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两种新课型的有益尝试
苏州市初中语文研究组老师们从使用新教材开始,就开设了一系列研究课,他们无疑具备了一些开拓性。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伴随着不断的思索、怀疑、摈弃、坚持,直到今天回顾一些课例,仍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在这里列举两个课例:
课例简要呈现
课例一:
课题:《狼》专题(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主讲:洪老师
时间: 2002年10月
课堂进程:
一、课前搜集材料交流:生物学关于狼的介绍、关于狼的成语(故事)、格林童话中的狼、学生作文中所写的狼、《大百科全书》狼的介绍、几幅狼的图片等等。
二、文学作品中的狼(课内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狼》(蒲松龄)与《母狼的智慧》(毕淑敏)的对比阅读
三、学生搜集关于狼的文学作品交流,其中《城里的狼》(选自《少年文艺》)《真正的朋友》(来自《故事大观》)《狼王》、《城里的狼》等作品为小组交流后推荐全班交流的。
四、总结:不同文体、语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作者----写出差异;读者----读出差异
五、教师推荐:影视歌曲中的狼;谚语中的狼;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的狼;有关狼的网站推荐。
(其中第 2、3两个环节为课堂重点。)
课堂环境:学生分小组围坐;教师的材料制作成PPT课件;实物投影仪用于学生展示;话筒等等
课例二:
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会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主讲:(当时未记录)
时间: 2002年10月
课堂进程:
1.分组展示读书笔记(四种事先规定的形式):读书摘录、读书思考、读书点评、读后感
2.老师在展示集体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也展示老师自己相应形式的读书笔记。
3.老师在展示集体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依次总结读书方法:读读背背多积累、读书圈画打问号、寥寥数语写评价、不拘一格写感受。
4.读书报告会总结。
5.教师提供拓展材料,学生讨论(关于影片和原著的比较)
(课堂主要环节 1、2)
课堂环境:学生分小组围坐;课前各组读书笔记制作成PPT课件,教师整合成带有超链接的总目录;话筒等等。
课例分析
研究组老师执教的这两节研究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个地区的示范课。他们选择了两个新的课题,从而也初步形成了两个新的语文课型----专题课和名著推荐与阅读课。
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设置是苏教版教材贯彻新课程精神的直接体现,是一种崭新的“课文”形式。洪老师的课堂教学给我们执教这种课型带来两点启示:
一、综合性是专题课的显著特点。
信息时代的信息是立体综合的,现实社会的存在是立体综合的,而学科学习的贯彻有时必须打破这种立体综合,转而成为片面。这是一组矛盾。从之前的教育现实看,这种片面的强化抑制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甚至就学科内部而言也存在割裂知识的现状,比如语文阅读,产生了对文章的过分支解,于是,很多人呼吁重视语文阅读的“整体感知”。在这样的现实下,课程标准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其中“开放的视野”带有浓重的现代气息。
专题的设置应该说很大程度上贯彻了上述表述。它把学习“专题化”,从多个视野看待同一个事物,实际也是“综合化”。
《狼》专题这一课,通过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狼的材料”,再通过交流让学生们了解了一个多视野下的狼。客观的、主观的,生物学的、文学的,文字的、图画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我们一般固有的概念(比如,狼是坏的凶狠的动物)。同时也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对其他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是否也存在简单和片面,甚至会促进一些人对许多事物的进一步探索。
二、语文课的综合性有自身的特殊性。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上,综合性是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但有时往往会忽略我们所执教的课的最根本的语文性。
语文课上成了“非语文课”:比如,语文课成为了“政治课”,让学生讨论,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伟人(《伟人细胞》);比如语文课完全成为了“模仿秀”(再现或改造课文呈现的生活内容,《晏子使楚》);比如语文课让物理老师花大量精力解释“夸克”(〈叫三声夸克〉等等。基本是丢开了文本的语文课。这应该说是无须讨论的错误倾向,因为这是本质上瓦解。
而本课的执教者洪老师没有忘记语文课本质。在课堂处理上把“阅读文本”作为重点。这节课没有成为一种极端(新和旧是完全不同的)行为的示范,而是传统的语文课的改良和完善。
在这里,学生们随着老师的组织和引导,抓住了两个文本,从故事情节、叙述语言、叙述目的、文章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实在的比较阅读。然后,学生自己进行了小组内的阅读交流(听说交际),接触了更多的文本,进行了更多的比较阅读。这恰恰又贯彻了“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然后通过小组推荐在全班介绍的形式实现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可以说,这是语文阅读的综合性,语文能力训练的综合性,语文的综合性。
“名著推荐与阅读课”同样是新课程在教材中的产物。名著阅读更多地应该属于学生课外学习的范围。老师不可能在课堂内逐一阅读整本名著。语文课本也只是原著的片段截选、简介和简评。因此也产生了一种“点到为止”的危险。如何把名著阅读落实,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新课程标准〉),同时又能读有所获,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所提升,成为“语文”的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会”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一、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在课堂上的落实(方法的指导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本课名称是报告会,可以上它只是一种结果的呈现,而我们看不见的准备过程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课前老师的分工(分组布置任务)使阅读具备了目标性,同时这种目标又具备相对的个性,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样是读书笔记,形式各异:读书摘录,摘录一些让你感动的语句,你觉得写得好的词语、语句;读书思考,主要记录的是疑问,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读书点评是片段式的点评,零散、随意的点评;读后感是比较完整地选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些任务是有一定的量的规定的。
这种任务对于初一学生当然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课堂学生完成的情况看也有参差不齐,有些不太符合要求。因此,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完成了所有形式的“作业”,在每一种形式的学生作业展示结束后,老师也展示了她相应形式的作业,这是一种平等的参与,更是承担着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角色。
这又形成了非常有意义的比较阅读。
二、如何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予以保证。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程的基本理念〉
近几年在贯彻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出现了浓重的为了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痕迹。实际上当交流、合作在课堂上成为“必要和必须”时,自然能发挥它最大的功能。《狼》专题这节课通过交流合作让学生包括老师,更大面积地接触了形式多样的语文文本,真正展现了不同的视角。
“读书报告会”这节课课前的分工更是教师的精心设计,展现了读书的几种方式:读书摘录、读书思考、读书点评、读后感,课前是分工,课堂是合作,课随着课堂的进展,形成了综合,通过老师的总结让学生比较好地了解了这几种读书的方法。
试想,我们如果换一种组织方式,比如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按小说章节分组,要求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再进行课堂整合,相互补充,也能够在部分学生集中精力读部分内容的情况下,落实对整本书的阅读。这可能更大地体现了合作的价值----提高了读书的效率。
这样,分工是课堂呈现的方式,更是教学任务完成的保障。分工也决定了合作的价值。从长远看,从实践的角度看,它将是一种有效的名著“集体阅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