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谷忠作品】水仙花,永远的故乡
一
在我看来,龙海的四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向上一望,无际的碧空日光熠熠,充满了抒情诗般的天真洒脱;向下一望,坦阔的平原澄碧无比,呈现着磨漆画般的圆熟精湛。
到处是焕灿的霞光,蓬松的云岚,丰盈的树木,青翠的草丛,以及火焰般燃烧的成簇成团的花卉;这一切,交织成一个色彩纷呈的万花筒;
到处是娇嫩的鸟啼,散落的笑语,飘移的人影,奔驰的车辆,以及水晶般闪亮的漫无际涯的莹露;这一切,勾画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世界。
地气,在发酵中变暖。
花香,在清风里飘散。
然而,雨来了。下了一阵,又下了一阵。
于是,一切就在这雨中,显出几分朦胧,几分缥缈,几分醉态……
就在这样的节气里,我来到了龙海。几天来,我虽也访山问水,走村串镇,但我匆匆的步履,却始终未走出龙海那张最靓的名片——水仙花。
水仙花,我怀着一种长久的渴望,急切地想去探望你。我知道,现在你已走过了开花的日子,但我知道,我不能只在你最美的时刻前来看你,我更应在你报春后离去时,前来表达我的敬意;因为,你的一切美丽和清香都是为了世人,我如何能在你隐去的时刻忘了给你深情的回眸呢?
水仙花,你总是在严冬里无畏地炫丽着自己。你向来不畏在一片清寒中绽放,但人们知道,你心中总是怀是不可抑制的火焰和美好的梦幻,承接日光和月光的爱抚;你的莹白剔透的茎瓣,总是像银光雪浪般闪烁在寒天之中,以自己天生的丽质和清香,向人们递送温暖和吉祥的祝福。
水仙花,我多么想知道你的一切啊!
二
水仙花,向来被人们视为纯洁、美好、吉祥的象征,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素有“凌波仙子”、“南国花王”之美称,也是福建省的省花、漳州市和龙海市的市花。
都说“水仙花江南处处皆有”,几天来,我通过勘察、了解,又通过数据查实,发现以上说法有语焉不详之处。严格地说,从分布上看,94%的水仙花是在龙海市,只有另三个2%,分别在上海崇明岛、浙江舟山群岛和福建平潭岛。当然也有不少地方自然生长的水仙,则因数量太少而无法占上份额。值得称奇的是,在各地水仙中,唯龙海水仙鳞茎硕大,箭多花繁,色香美郁,素雅娟丽,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而这个美誉,也是通称。往翔实之处讲,似可再加一句,即“最美水仙在龙海”。因为水仙主要产地是在漳州圆山东南麓琵琶坂周边地区,即龙海市九湖镇蔡坂、洋坪、新塘、下庵、田中央、大小梅溪等地。
漳州水仙花有文字记载,始于唐景云元年(710年)。漳郡别驾丁儒赋的《归闲诗》有“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句,其中“清波素鳞”形象地勾画了水仙花的形态。而宋代时,任提举福建武夷冲佑观的许开,也写过《水仙花》一诗曰:“定州红花瓷,块石灵艺庙,方苞出水仙,厥名为玉宵……粉蕊间黄白,清香从风飘。”此诗则详述水仙产于漳州及其风貌,十分传神。在这里,我发现最常被人沿用的是蔡坂村《张氏家谱》的一则记载:“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在河南为官的族人张光惠告老还乡时,船过洞庭湖,从水面拾得两颗水仙花头带回家乡,在圆山脚下的琵琶坂种植。此后水仙花日益繁衍,扩至邻村,到清代末叶,面积已达到800余亩,并始销往吴越等地。”据《龙溪县志》《漳州府志》所述:“闽中水仙,以发溪为第一,裁其根(鳞茎)至吴越,冬发花,时人争之。”
事实上,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龙海石码港就设立了海关,水仙花已成为当时大宗的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至今,龙海的水仙花栽培面积仍居全国之首。2000年,龙海市九湖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水仙花之乡”。
三
当然,漳州水仙花不是因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而独占花坛、声誉远播的;这主要是得益于九湖水仙花产地的地理、气候的得天独厚。九湖镇圆山南麓,是九龙江长期衡积而出的一块平原。琵琶坂下,北有风障,西遍疏林,向阳遮阴,兼而有之;加之山泉长流,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使花田温暖湿润,无雪微霜,地温适宜,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栽培水仙花的优良环境,由于龙海花农在世代栽培水仙花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研创了“三年复种”和“人工阉割”等独特技术,使花头增大,形态独特,因而产出水仙形似蟹爪,茎大花多,在水仙属的植物中是十分稀罕的。至于问到这栽培中到底还有什么“秘诀”,花农一般听了只会点头吟笑,说:“多多实践,就会知晓啦!”
而实践告诉人们,一颗可爱的水仙花,绝非天然生成。花农每一年都在精心选择水仙花种,其主要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六个字:庄、形、色、实、底、颈。据说,缺一不可。
好种要好土,好土要好水,水仙花落脚龙海圆山脚下,可算是找到了独立无二的去处。难怪当地人都说:水仙花只能在圆山山麓可以种活,隔一条阡陌却难以成长!
水仙花成了圆山的娇宠,圆山成了水仙花的福祉。
四
水仙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漳州有一朋友,每年春节前都会如期寄一些水仙头给我。20多年至今,我虽劝阻了几次,他仍不间歇地捎寄过来,甚至有两年我去乡下过春节,他竟然得知后又把水仙寄到我的乡下居所,这让我无以回报的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然而,我每年得以从别人的经验中学种水仙,却没有去探究水仙花到底有几个品种。这次通过采访,才愧以得知,这里的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是单瓣的,六片白色的花瓣向两边舒开,中间长有一个酒杯状的金黄色的副花冠,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其香气稍为淡些;另一种是复瓣的,卷皱的花瓣层层叠叠,上呈素白,下显淡黄,雅称“玉玲珑”,又叫“百叶水仙”,有浓郁的清香。这两种水仙形态俊雅,看去美而不媚,娇而不俗,清而不凡,却又百般婀娜,饱蕴风情,飘逸明丽,令人万般喜爱。又据说,这两种水仙是世界公认的多花水仙类中开花最多、香味最优的水仙,因而被历代许多诗人喻为“国香”之花,也真是名至实归。而在当代作家中,我发现唐敏特喜欢水仙。有一年我约她写篇散文,她过几天就送来一篇写水仙的美文《女孩子的花》。她在文中写道:
“水仙百叶的花瓣有四重,两重白色的花瓣中夹着两重黄色的短花瓣,看过去既单纯又复杂,像闽南善于沉默的女子,半低着头,眼睛向下看的。悲也默默,喜也默默。”
唐敏对水仙花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描摹,确实令我钦佩不已。而我接受了人家20多年馈赠的水仙,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至今想来,不免有些心跳面红。
五
不过,我所知道的水仙花,早已和龙海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了,他们种花、养花、护花,到处普及水仙花科学知识,为弘扬水仙花文化作出许多努力和奉献。除此,我也知道水仙花已成了漳州人代表吉祥美好的一份心愿和祝福。特别每当冬春时令,水仙花临水抚波、低吟浅唱的倩影,总是常常出现在北京国宴席上,而春晚舞台或贵宾几案,春意盎然、满堂生辉的水仙花,也总是以一种聪慧温婉的形象映入人们的眼帘。美丽的水仙花,“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那玉洁质白的花盏点缀在碧绿挺秀的叶丛中,金光璀璨又晶莹剔透的花瓣,由叶片扶持,清水濯润,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天性高洁,自成一格,更不以娇艳献媚、芳香争宠,而是在满目萧索的瑟瑟腊月中,以自己特有的从容和优雅,一往情深地与水相许,与水为伴,以水为怀,不离不弃;看到她,谁的心中不点燃了诗的火焰?
有感于此,前些年,我也写下这样的几句诗:
在寒彻肌肤的冬天
你有最出众的温柔
在无言逼近的黄昏
你有最默契的凝眸
在灯光朦胧的午夜
你有最晶莹的娇羞
在梦呓飘零的清晨
你有最鲜浓的香馥
……
难怪有人说,水仙花真诚地为人们传递一种美的品质、一种美的情思,让人们感悟到生命的一种本色和人生的真谛。
在龙海,我还了解到,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台海的水仙花经济文化出现了新机遇、新潮流。当地女作家叶子在她的一篇散文中兴奋地写道:“水仙花以凌波仙子之美,舞起了种花、卖花、水仙花雕刻、水仙花文化一条龙。以水之灵、水之韵奇妙组合而成的水仙花,成为台海五缘特别是地缘关系的生动缩影,成为台海区域独特的资源与人文特征的写照。”
六
在水润生香的龙海,水仙花不但成为当地的一种魅力和骄傲,更成为一种奇妙的艺术珍品。这是因为,水仙花可塑性强,聪慧的龙海人便据此培育雕刻出千姿百态的水仙盆景,从而蜚声中外。
我国第一家“水仙花雕刻艺术展馆”,就设在蔡坂村的张氏宗祠中。这里收藏的雕刻艺术作品,以“据形授意”的特点,展示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的水仙造型,其精彩图片令人过目不忘,难以释怀。艺人们创造的水仙雕刻如人们熟知的“桃李争春”、“孔雀开屏”、“鸳鸯戏水”、“双龙戏珠”、“金鸡报晓”等,被誉为“有生命的艺术珍品”。
据介绍,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主要是雕刻师采用钢制的刻刀、刻片、刻钳、刻剪、修叶刀、刻针等工具,对水仙茎球进行八个流程的雕刻;之后,还要经过浸洗、盖棉、定根、控温,促使水仙按各种形状紬绎生长成千姿百态的生肖、物具、人物,其栩栩如生,令人百赏不厌。这项技艺,在我听来确有些不可思议,难怪古人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就是:“隆冬调百卉,江梅历孤芳。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龙海有不少雕刻水仙的工艺师。如梅溪村民黄永华,便是其中著名的中国水仙花雕刻师,他的雕刻作品,造型拙朴,形象逼真,巧思妙作,新意迭涌,俊美飘逸,传神至极,受到人们广泛的赞颂,难怪能连续20年为中央电视台春晚演播厅现场提供水仙花雕刻作品。实际上,在春节前后,在龙海各地,许多人家都会摆出水仙花雕刻盆景,许多人都能运刀雕刻,临摹飞禽走兽、鱼虫蟹鳖、古玩雅品、自然美景,有时虽只是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但却能构筑出雅、静、仙、禅等意境,其宛如天成,足堪令人遐想。
水仙花,不但给无尽的远方送去春的温暖和祝愿,也给龙海当地的千家万户带来节日的欢乐和浓郁的乡情。“世界名花唯此有,人间异香别地无”,这是道光年间留下的一副对联,至今仍令人传抄不绝;而春节前亲朋好友互赠水仙更成了当地的一种习俗。水仙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更是深得历代人文雅士乃至皇帝的恩宠,诗词吟诵从不间歇。其中脍炙人口的佳句,诸如黄庭坚的“凌波现在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朱熹的“水中仙子来何处,翠绿袖黄冠白玉英”;姜特立的“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海相并时”;康熙的“骚人空白吟芳芷,未识凌波第一花”;还有秋瑾的“嫩白一期雪,清香不让梅”等等,早已家喻户晓,深获人心。除此,人们还喜爱昵称水仙花为“雅蒜、雪中炭、俪兰、天葱、配玄”等不下数十种。
水仙花,以满腹锦绣,化作人间不尽的清词丽句,以吐翠喷黄,增添人们心中的情趣向往,其贞雅高洁,更成了一代一代人们追寻的韵味。
七
龙海,历史悠久,繁荣富庶。
龙海,名人荟萃,文风昌盛。
龙海,是水仙花永远的故乡。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水仙花以她的一往情深,世代相袭,与龙海相依相伴,为世人展姿飘香,为各地人们送去了吉祥安康,为社会生活增添了不尽的情趣。如今,水仙花的足迹已遍布天涯。在跨越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龙海水仙花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地花区不但成立了“漳州市水仙花协会”,研究水仙花生产规律和市场销售规律,进行质量攻关,还创办了漳州水仙花宜春专业合作社;除此,还举办水仙花节,开展水仙花雕刻技艺比赛活动,并在台湾举办“水仙花技艺展”。而水仙花的产业化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经济发展,成为花区人民一大经济支柱。
龙海的水仙花,必将以她特有的高洁和秉性,一如既往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增色添香!
水仙花,你是龙海人民心中最美的诗行!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