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哪有你”“孝顺”的逻辑是片面的吗?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问答
求助:父母把“没有我哪有你”当做一切伤害我的借口。在他们看来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因为生育和供养,孩子就是欠父母的。
这让我觉得很痛苦,有时却又觉得他们是对的,我又走不出去他们套给我的逻辑,做不好自洽。希望可以帮我指出,父母这种逻辑的错误或者说片面?……
木兰木兰:心理学是人的使用说明书
从你的描述中看得到,你的父母非常的固执,且觉得他们的认知是对的,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不太明白人与人之间相处,靠的是感情的维系,而不是利益的驱使。
你的父母一直强调,他们为你付出了很多,所以需要你的回馈,但是他们不懂得,如果给雇主干活儿干错了,那雇主是有可能不给钱的道理。
可能他们的认知理解不了这一点,或者说他们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就觉得孩子是自己养的,而孩子的用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你不觉得痛苦,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你会为他们付出,你以他们为中心。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觉得很痛苦,那么有一句话说,谁痛苦谁改变,所以就需要改变对你父母的态度。不再去配合你父母要你去完成的任务,不再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再为了他们开心而努力,不再为了他们的认可而努力,不再为了他们的支持而努力。
你可以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做对自己有发展的事,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这个过程叫做个体化分离。
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我们每个人成长到一定程度,都是会跟父母分离的,这种分离不是家庭的分离,生活上的分离,而是心灵上的分离。
“我可以做到不会因为父母的一句怨恨而改变自己,也可以做到不会为了父母的难过而委屈自己。”我们虽然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但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是两棵相互生长在一起的树,不会不能分离,无法让彼此保持距离,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彼此配合,也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
也许这个过程会非常的艰难,因为你的父母会觉得你需要为他们付出,甚至觉得你要回报他们,回报的确是需要的,你可以给他们生活上的帮助,比如说给他们钱,照顾他们的生活,帮他们干活儿,但是他们不能干涉你太多。
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不平等的命令者与服从者的角色,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你有困难我来帮助,我有难题也需要你的理解,只有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让彼此的关系和谐,真正的拥有亲情,拥有美好的家庭关系。
当然这些在你的父母看来会觉得匪夷所思,所以你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你就要自己去努力改变,改变自己应对他们的方式,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当然不是说跟他们决裂,而是用一种更理智,更坚定的信念,让你跟他们从心理上分离开来,你是你,他们是他们。
也许一开始他们会无法接受这样的相处方式,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最后一定可以找到更恰当的相处方式。
可以想象,这中间一定会有很多的冲突和矛盾,甚至会有争吵让你服从,听他们的命令和指挥。但是只要你的内心真的想要你们的相处方式改变,那么你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应对这一切,让你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变得不同,也让你自己更自由、更灵活的应对他们的指责和需求。
祝好!
我是心探教练木兰木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蔷色:又佛又丧又上进的心理咨询师
来,抱抱你。为被家庭所伤的你。
原生家庭对人的伤害,已经引起了重视。有很多的书籍都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唐以琳的《为何家也会伤人》,约翰布雷萧的《家庭会伤人》,《原生家庭心理学》《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与原生家庭和解》《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父母的觉醒 解释亲子关系的真相》。
但总的来说,依然不容乐观。就像题主所说,很难自己走出来。在这里,我也只能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至于能不能帮到你,大概很难。
第一,父母是不成熟的父母,没有长大的父母。这可能不只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是受害者,可能他们也是家庭创伤的受害者和传承者。
他们并没有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学习到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待孩子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就是说,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而我们成长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的是男女平等的教育,更加的强调个人的权利。
这两种思想碰撞在一起,无异于火星撞地球。
对于父母的行为,大概只能接纳了。同时去理解他们的爱无能。不要把自己生活的改变,寄托在父母的改变上,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第二,也许可以冷血一点,与父母保持距离。
是的,冷血也许用在这里也许是要挨板砖的。但如果我们即想与父母保持现在畸形的亲密关系,又希望他们突然就改变对待自己的方式,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想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文章,比如,"我最后悔的事情是对父母死心太晚"。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早早的就对父母死心了,《欢乐颂》中的樊胜美最后对父母死心了,因为仅靠子女的努力,是带不动道德绑架的子女的。
但对父母死心对于中国子女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过不了自己的良心观。
对父母死心并不是说,老死不相往来了。而是,不再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得到关心,得到公平的对待,得到肯定。只是与父母保持距离,让自己的生活少受他们的影响。
有的父母可能会无法接受子女的疏远,但要相信他们,有接受的能力,需要的只是时间。
这个很难,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关。
对此,很多人的做法是,保留对父母的恨,担负起自己对父母的义务。就这样了。
第三,不再寻求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很多长大后依然在努力寻求父母和他人关注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年少时被父母忽略。但孩子的天性,又会让孩子从小就像得到父母的关注。真的是越是缺什么,越想得到什么,越难拿得到,最后会成为一种执念。
但往往这种被关注的需求,小时候得不到,长大了依然很难得到。因为父母还是那个父母,不能指望他们会改变自己几十年来的想法。
看过很多老人与孩子到了晚年和解的,你会发现,老人选择和解,是因为人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才真的看到谁是对TA最好的,而自己错误的方法,又是怎样伤害了需要他们照顾的孩子。每次我都想说,好吧,和解就和解。但这种迟来的对不起真还不如没有呢,因为孩子可能面临另外一种的道德绑架,比如,TA都老了。
也许是时候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孩子,关注自己的小家庭,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
如果有可能,建议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疗愈行者:4星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我是疗愈行者,首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没有我哪有你"“孝顺”,这种逻辑可以一体两面来看,一方面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没有父母的养育、精心的呵护也确实没有我们的现在,天下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大多数时候也处于生气的气话。
至于孝顺,自古以来没有顺哪来孝,不管父母说的对不对,我们都要听,即使是错的也是,更不用说忠孝不两全,就算是这样如果遇到尽孝,也要什么工作都不做的守满三年才行,所以孝顺能做到其实是非常不易的;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所说出偏激的语言以及所看到的愚孝都不是理性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因为生育和供养,孩子就是欠父母的。这让自己觉得很痛苦,有时却又觉得他们是对的,自己走不出去他们套给我的逻辑,做不好自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时也会带给孩子不好的表率,不能总把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管教孩子的借口,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爱,作为孩子是无法回报的,也正因为如此父母才会认为孩子总是欠着自己的,不知道上天给到自己的是惊喜还是意外,是礼物还是盲盒。
如果遇到了听话的孩子那就是过来报恩的,如果是不听话那就是过来报仇的,孩子的天性如此,作为父母也是无法选择的。
1. 为什么自己觉得痛苦:他们是不成熟的父母,家庭要他们为中心。东西永远比人重要。自己从未得到过他们的关注,自己的童年从未被他们看见。父亲是软弱且不责任的,而母亲又是自怨自艾的,在家里自己从未感觉到安全感,仿佛那个小世界随都会崩塌,自己随时会死去。可他们现在却又要求自己对他们百依百顺,是因为爱自己,而是需要自己。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少数不用考试就可以拿到毕业证的岗位,自然也是第一次养育孩子的,拥有的经验不得而知,需要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慢慢成熟,遇到不同原生态家庭环境成长的父母,我们不能选择,只能接受,无论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需要慢慢的适应,每个人的过往都是不堪的包括父母在内,所以我们想要成熟也需要感同身受的去理解和包容,看看性格色彩学、学学古人对待自己父母的实例,尤其是以怨报德的行为,我们就会成为有格局的人。
2. 自己为什么觉得他们是对的:因为一直缺少,所以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被他们看见,自己渴望他们的关注、赞许,可自己永远得不到。但因为长期的惯性,自己好像已经被他们控制了,他们指责我不孝,自己就会彻夜难眠,哭泣难过,自己无法走出他们套给自己的枷锁。
父母的缺失正是我们的缺失,因为一个家庭环境中的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父亲本是大山应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母亲是家风,影响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所以原生家庭的影响一定会带到新生家庭中,自然理解了他们也就说服了自己,但实际上自己又会陷入矛盾和纠结的漩涡当中,矛盾在于父母之命不可违,纠结在于知道他们不对但又无力反抗的无奈行为。
通过时间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交给时间来解决,如果时间不能解决我们就交给距离,距离会产生美,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界限;当我们无力改变现实,首先还是要学会适应、退而求其次的改变自己,继而影响相互彼此的关系。结合问题和现实给出几个建议:
主观上利用合适的机会与父母坐下来好好谈谈心,找到内心深处另一个自己,学会与心灵对话,学会和解和放下执念,不必刻意的看待一切周遭。
客观上理性对待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好的沟通来源于好的亲子关系,看得出来一直迁就对方和隐忍,除了对自己不好也没有太多好的办法,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就好像无法选择家庭一样,家并不是一个可以讲理的地方,灵活变通的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这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观上还是人性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智商是我们的下限,情商才是我们的上限,尝试着尊重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和关爱,父母也是,哄着永远比对立更有效。
建议仅供参考,世界连着我和你,一切祝好!
心玥诚服:4星优质答主
看了文字内容,我的心不由得有些”发紧“。是啊,多少中国孩子的”自由之心“都被无意识的控制在父母的手里。
也许因为童年被父母的一贯忽略,一方面让现在长大的你,仍然无意识的期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弥补曾经的亏欠,可另一方面,依他们所愿行事的你,突然发现,那样做,并没有赢得他们对你的爱和关注,而更多的是满足了他们自己的需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你感受到更多的是痛苦和被他们控制。
在满足自己内心对他们的渴望,和竭力摆脱他们给予你的痛苦之间,你煎熬了......
“没有我哪有你”是啊,没有父母是没有“你”,可这也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有权决定你的一切,甚至是伤害你啊!用一句类似耍无赖的话反驳说:谁让你们生我的,你们生我征得我的同意了吗?......
当然,这只是”气话“,解决不了问题,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会有个结果的。所以没有必要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了。
从文字中,感觉你的父母其实也像个没长大的小孩,所以不仅在你小时候,没有“父母的能力”来关照你,爱护你,反而随着你的长大,他们无意识的渴望从“你这个大人”身上得到“依靠”,也就是你说的安全感。也许父母是“借”用这种纠缠,牵制住你,怕你远离他们。
如果题主已成人,可以试着先从物理距离上离他们远一些,然后再慢慢修复他们曾经给你带来的“创伤”。为自己重塑一个”理想的内在父母“来关照自己。只有在你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之后,你才有”资源“来孝顺他们啊!
如果题主还有疑问,或想进行更多深入的探讨,可以在电脑端,点我的回答右上角的“找教练”,或手机APP我的回答的底部,进行一对一的私下深入交流。
我是壹心理的心探教练心玥诚服,希望我的回复部分的帮到你。祝好!
肖瑶Lidia:1星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听了你的描述,非常心疼你。
你对于父母的情感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感到“从未被看见”、而且父母“以他们自己为中心”,觉得你对他们有亏欠,于是要求你对他们百依百顺,这让你感觉到受伤害、感觉到很痛苦,这里面有很多你看见了但是并不认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你因为惯性,觉得他们的一部分是对的,因为你渴望被关注、被看见,你在行动上还是会依照他们的一些评价标准,随时会被影响情绪。我想,如果这个矛盾的地方被梳理清楚,可能会给到你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父母的情感都是复杂的,你不必因为这种矛盾本身而过分纠结,你不必因为“为什么我对他们又爱又恨”“为什么我明知道是他们还是错的,还是会去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行动”而批判指责自己。
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父母本就是又爱又恨的!我们的生命从他们而来,我们的最初的世界观从他们而来,我们的接受他们的抚养而成长成人,如何能够不爱他们、不依赖他们的关注呢?但当我们逐渐长大,我们的自我意识苏醒,而此时若他们再把我们当做他们的“附属品”或还是没有告别幼年时候习惯于我们对他们依赖的状态的话,我们苏醒了的“自我”就会感到不舒服了,他(自我)的成长和自我探索受到限制和打压,我们如何能不恨他们呢?
这种爱恨交织的状态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只是程度、时间有不同而已。
其次,从你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到你的父母和你的一些相处方式,确实给你带来了很多不安全感。如你所说,他们不够看见你,他们会因“没有我哪有你”这样的理由作为伤害和控制你的理由。所幸这些都被你看见了,你也很清醒的认识到,这个伤害和影响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这并非事实。
这份认识是非常珍贵且需要勇气的,我想你需要抓住并坚持自己的这份认识,慢慢的做剥离,让内心那个真正的自我发展起来。没错,幼年的时候我们的确总受到父母的影响,这不可避免,但是随着慢慢长大,需要对自我的成长负起责任的人是自己而非父母——即使这种影响真实的发生了,但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归结于父母只会让问题变得不可解决(毕竟我们很难改变父母,因为父母的性格往往受到他们的父母影响,这样追溯起来没有尽头也没有意义)。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从自己身上切断这种影响。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的做自我剥离,每次当父母让我们去做一件事、或对我们做出一个评价时,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我的事还是他们的事情?(这里推荐一本书: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我们只有接受了被讨厌这件事,发展出真正的自我,真正的做出自己的决策,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才能免受其他人的伤害)
最后,你提到“惯性”、“枷锁”,我想你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即为了打破这种惯性,你可以做些什么?去除这种枷锁,你又可以做些什么?往往当我们陷入一种感觉之后难以自拔,还是因为我们没有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来想这件事,而只是往悲伤的地方去想,没能抓住那些能做的事情的希望。
当然,我想在这里求助已经是一种方式,你还可以去寻求朋友、或自己尊敬的长辈的帮助,可以去找咨询师,也可以去跟父母聊一次这个话题,或去网上找一些资料阅读帮助你提升自主意识。
矛盾可能会一直存在,我们很难改变父母,只能从自我的想法和行动入手,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和父母的互动方式,最后可能也会对父母产生一点影响。重要的是,认识到成长是自己的责任,思考如何让自己免受这些负面影响,去靠近和汲取积极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