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班长带路支援上甘岭,半路含泪放弃替战友收尸:我还有任务

提起上甘岭战役,就不得不提15军45师134团8连,因为这支连队素有“钢八连”之称,他创建于1931年鄂豫皖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和两广战役中,都打出了自己的威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8连战士勇敢走出国门,在出国的首次战斗——沙五郎峙战斗中,他们顶住了敌人的4次反攻,还连续攻下了敌人7个山头,获得了“出国作战第一功”的锦旗。

坑道里的8连战士们

柴云振老人当年是8连7班的战士,他在朴达峰阻击战后失踪,三十年后在报纸上得知15军一直在寻找他,因此从四川来到了部队。原来当时柴云振和一个冲上阵地的黑人士兵扭打在一起,黑人咬断了他的一根手指,他朝着黑人的眼睛使劲挖去,并且拿起地上的石头一次次击打黑人头部,黑人见他以命相搏,吓得赶紧逃跑。柴云振也被打晕了过去,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他被救了出来,并被送回国治疗。

如今的特功8连

柴云振老人的出现,让8连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人们逐渐想起了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无数英雄的特功8连。在上甘岭战役的6名幸存者中,有一个名叫李保成的人,他是个从1946年就入伍的老兵,资格虽老,年纪却不大,当8连连长的时候,他才25岁,比他大的人都叫他“小孩连长”。

李保成是8连的第6任连长,当时第5任连长侯有昌因为神经大条,在一次作战中贻误战机,团长段成秀把他降为副连长,而刚刚从军校学习回来的李保成,幸运地成了8连连长。那时候8连刚刚打完一仗,过了好几天也没有仗可打,李保成无聊极了,这个连队的炊事班里还有个叫王国富的老头,仗着年龄大整天教训他这个连长,李保成很想出去打一仗,离老头子远一点。

李保成

几天后,志司向15军司令部要前方敌人的部队番号,可是军长秦基伟问遍了所有人,居然都没人知道。秦基伟大发雷霆,把作战科长和侦查科长大骂了一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连敌人部队的番号都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仗,马上给我去前面抓几个俘虏,把他们的番号问清楚!”闲得发狂的李保成接到了抓俘虏的命令,他二话不说带着队伍就去了。

他们一直埋伏了5天5夜,连他自己都怀疑敌人不会来了,结果第6天早晨,美七师三十一团就来了一个加强排,企图偷袭295.1高地。李保成带着战士偏偏绕到了三十一团的后面,截断了他们的后路,捉了两个俘虏,把敌人的部署和武器装备都问了出来,团长段成秀对李保成大加赞扬,志司也致电表扬:“这次战斗打得很好,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战果”。

1952年10月18日,是上甘岭战役爆发的第4天,李保成趁着夜色掩护,率领8连战士向579.9高地运动,准备进入1号主坑道。要进入主坑道,就必须穿过高地北边的山坳,那里美军火力密集,很多队伍就是在进入主坑道的时候,被美军炮火疯狂压制,倒下的战士数不胜数。李保成很聪明,为了不重蹈覆辙,他提前派人去炸掉了队伍经过时会遇到的地堡,然后不从“死亡地带”经过,而是选择从半山腰摸黑向坑道匍匐前进。

秦基伟

带路的是8连的小通信员,他奉7连连长的命令在这里观察了好几天,对地形非常熟悉,可是当他把大家带到1号主坑道的时候,却急得快要哭了,明明昨天还在的坑道,居然被敌人的炮火炸的稀巴烂,根本就找不到洞口。

李保成赶紧安慰小通信员:“这怎么能怪你呢?都是敌人干的好事,我们慢慢找。”李保成眼睛很尖,在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阵地上,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洞口,他朝着洞口迅速跑过去,结果一下子就掉了进去。大家赶紧拉住他,李保成大喊:“这就是坑道口,被敌人炸塌了。”找到了坑道入口的众人悄悄欢呼着,依次钻进坑道里。

李保成命令坑道里的战士们,把储存在里面的面粉搬出来,朝坑道的方向向前延伸做标记,因为只有8连率先找到了入口,后面三个排还不知道坑道的具体位置,所以8班班长崔含弼接到了带领他们进入坑道的任务,可是在这艰难爬行的一夜中,他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他带着四排往前爬的时候,突然前方升起了美军的照明弹,在漆黑的夜里发出刺眼白光,透过白光他看到了前方战友们的尸体,人死的太多了,都来不及打扫战场。

想到这里,崔含弼心如刀割,他很想替战友收尸,因为这里马上要爆发新的战斗,他们的尸体没有人处理,很有可能会在炮火中被炸为灰烬。当年雄赳赳气昂昂来朝鲜作战的英雄,最后血洒异国他乡还尸骨无存,这是多么令人难过和愤怒的事情,可是崔含弼不能替他们收尸,他还要带领战士们进入主坑道,所以他只能含着眼泪离开,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崔建功

崔含弼一夜没有休息,他来回不停地爬了20多趟,地上的石块、破碎的弹片、荆棘把他的双腿磨得血肉模糊,胳膊和胸口也鲜血淋漓。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比起战友们的死,他并不觉得这是痛,因为心里的痛苦远远要高于肉体的疼痛。在他的带领下,八连成功将其他人带入了主坑道,但是也为此牺牲了5名战士。而熟睡中的美军,对志愿军这一夜的行动一无所知。

此时已经转移到坑道的李保成和崔含弼,脸上也显露出了重重的焦灼。崔含弼为死去的战友而痛心疾首,想到他们天亮之后就会在炮火中尸骨无存,他觉得自己痛苦的无法呼吸。李保成的神情也很严肃,他不仅为横尸遍野的战友痛惜,更要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坚守,撤入坑道只是战斗的开始,后面还会有更严峻的现实考验着8连。

在10月19日的大反攻中,八连失去了赖发均和龙世昌两名优秀的战士,而135团的6连也失去了英雄黄继光。这一天黄昏,志愿军134团6连,以及一个侦察连和一个工兵连,还动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团,集中44门大炮,向南朝鲜军驻守两个山峰发起猛攻,很快就将驻守在那里的南朝鲜军一个营给端掉。随着战线推移到579.9高地以后,8连战士率先从1号坑道一跃而起,攻下了1号阵地。

赖发均

下一个目标是9号阵地,那里有美军的地堡火力,八连战士抵挡不住如此猛烈的火力,接连爆破也久攻不下,战士赖发均身上三处负伤,连机枪都打坏了。李保成很心疼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弟弟,他在别人眼里就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可是他早就端着枪上战场了,在炮火和烽烟中打出了倔强的性格。

李保成接到了指挥所的电话,他示意赖发均休息一下,不要继续去爆破敌人的地堡,可是当他接完电话回来,赖发均却不在坑道里,原来他自己拿着手雷,向敌人的地堡匍匐前进。赖发均本来身上就有伤,接连不断地爬行磨破了他的衣服和裤子,手臂、大腿、胸口都磨出了鲜血,身上也中了好几枪,已经接近生命的极限。

赖发均疼得几乎没有力气再爬,可他强忍着剧痛,爬到了距离地堡只有十几米的地方,紧接着用尽了自己最后的全部力气,猛的向前扑过去,地堡刹那间轰然坍塌,21岁的赖发均也永远离开了他最爱的8连。在占领9号阵地,向3号主峰进攻的过程中,敌人的地堡又冒出了密集的火力,8连战士龙世昌扛着爆破筒,在左腿被炸断的剧痛中,用胸口顶着爆破筒,炸掉了美军的地堡,这一年他19岁。

在这一天夜里,135团6连战士向6号阵地反击战中,志愿军英雄黄继光壮烈牺牲。根据当时的6连连长万福来回忆:“美军伤亡很大,6连的伤亡更是惨重,他们打得昏天黑地,待到最后攻克0号阵地的时候,6连就剩下了16个人,师长崔建功命令他们必须攻下0号阵地。敌人的地堡火很猛,可6连已经没有弹药,为今之计只有炸了敌人的地堡。”

龙世昌雕塑

战士们都身负重伤,这时营部通信员黄继光挺身而出,通信员吴三羊和肖登良也主动请缨,万福来决定他们三个人组成一个班,去完成爆破任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在吴三羊的掩护下,黄继光和肖登良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的地堡,可是吴三羊为了掩护他们牺牲了,肖登良也被打成了重伤。这时敌人的主地堡里仍然喷出火舌,黄继光朝着地堡扔了一颗手雷,地堡却只是被炸毁了一个角。被炸晕的黄继光很快醒了过来,当他看到敌人的地堡仍然坚固,他思索了一会,突然猛冲到那个还在喷射火焰的枪眼跟前,用自己的胸膛顶住了火焰。

6连指导员冯玉庆、二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牺牲的全过程,冯玉庆来不及悲痛,冲着战士们大喊:“冲啊!给我冲!”所有战士都悲愤地端着枪向那个罪恶的地堡扫射过去,阻挡他们夺取高地的最后一个障碍没有了,可这是黄继光拿命换来的。

连长万福来多年后回忆,黄继光牺牲的时候,根本没有像电视剧里喊什么口号。当他们抱起黄继光的尸体时,看到的是已经被烧糊了的胸口,脊椎骨都被打得露了出来,他的血也已经流干。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一会就要从这片阵地上离开,而黄继光也要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黄继光

万福来一直没有忘了黄继光,他在负伤期间看到了一则有关于黄继光牺牲的材料,得知黄继光被追授为“二级英雄”,当场就发火了。万福来悲痛地说:“黄继光去堵枪眼,他死得有多惨,只有我们知道,冯玉庆和张广生都牺牲了,可我还活着,就要为黄继光正名,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黄继光也不能就是个二级英雄。”在万福来的努力下,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才被全军上下知道,志愿军总部收回之前的成命,追授黄继光为“特级战斗英雄”。

英勇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去,赖发均、龙世昌、黄继光,他们用鲜血捍卫了志愿军的尊严,只要敌人一天不走,哪怕剩下一个人,也要守卫这片土地,8连连长李保成坚定着这样的信念。8连是45师师长崔建功的尖刀连,崔建功对8连连长李保成寄予厚望,他命令李保成在1号坑道坚守,等待时机成熟,夺取597.9高地,在长达14个昼夜的坚守中,8连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首先是坑道里“脏乱差”的环境,和极度狭窄带来的空气不流通,在这个长度和宽度不到2米的坑道里,挤着80多名战士,还有很多战士受了重伤,血腥味在狭窄的坑道里弥漫着,使人头脑昏沉。而且有很多战士是后来补充进来的,大家都不认识也不说话,气氛降到了冰点。李保成进来以后,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对情绪消极的战士鼓劲,使战士们很快平静了下来。

电影《上甘岭》桥段

之后就是坚守坑道,在如此狭窄的坑道里坚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朝鲜军和美军不停地在坑道口扔炸弹,还用轰炸机扫射,守在坑道口战士们被炸死,后面的战士再补充。敌人还用毒气攻击志愿军,将他们呛得涕泗横流,甚至炸毁了坑道出口,企图把志愿军活埋在里面。志愿军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拼命冲出去,伤亡37人,才把洞口重新挖开。

李保成让战士们在夜里偷袭敌人,他们在坚守的14天里,10次出动偷袭敌人,美军三十一团的一个老兵回忆:“我们的士兵经常被击倒,这让我们都变成了神经病,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大惊小怪。”8连主动出击损伤最惨重的一次,是在10月23日这次战斗中,战士们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10月23日,8连和135团5连出坑道配合作战,反攻597.9高地的东北山梁,夺取579.9高地的2号阵地和8号阵地。我军准备好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地向东北山梁射去,但是由于他们对地形的估计不足,没有发现东北山梁的山脊处很薄,宽度也不超过50米,所以几百发火箭炮如同下雨一样发射过去,最后却只有几十发落到了敌人的阵地上,结果敌人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可5连和8连并不知道敌人没有受到重创,他们依然向阵地发起了冲锋。

喀秋莎火箭炮

5连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在1951年的朴达峰阻击战中,负责守卫广德山,结果因为麻痹大意贻误战机,导致美军25师迂回偷袭的阴谋得逞,占领了广德山。此后我军不断向广德山阵地进攻,结果都很难打下来,5连也因为战败一直抬不起头。其实5连战士为上甘岭战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10月19日的大反击之夜,5连战士们以排为单位,被调到其它连队作战,5连战士为了一雪前耻浴血奋战,最后只剩下20多名战士活着回来。

上一次5连战士虽然被分开作战,但是他们杀敌无数,可以说一雪前耻,这一次接到配合8连协同作战的命令,战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然而喀秋莎火炮没有伤到敌人,敌人也不是没有脑子的傻瓜,就在5连战士们向597.9高地进发的时候,他们突然发动攻击,导致5连伤亡30多人。

敌人的地堡

接着驻守2号阵地的敌人又佯装在睡觉,5连侦查了很久,最终还是错误地认为美军在睡觉,连长大胆带领战士们涌上了阵地。结果5连刚刚进入2号阵地,敌人几个坚固的地堡里就喷出了火舌,轻机枪和重机枪同时开火,没等战士们反应过来,战友们就一片片倒下。虽然身处绝境,但5连战士仍然坚持和敌人战斗了半小时,半小时后他们发现根本不可能攻克阵地,于是只能撤退。

8连失去了兄弟部队的配合,只能孤军奋战,他们杀红了眼,拼命抵挡住敌人的9次冲锋,终于拿下了1号阵地。在攻克8号阵地时,8连战士所剩无几,敌人看准时机反扑,又夺回了1号阵地。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8连战士只剩下了5个人,李保成下令撤回坑道。可是,8连副连长侯有昌的胸口已经被打烂,被抬回坑道时只剩一口气, 4天后壮烈牺牲。

上甘岭战役获胜

在坚守坑道的日子里,战士们几乎是没吃没喝,因为通往上甘岭所有的后勤补给线,都被万恶的美军用炮火阻截,后方补给好不容易拼着性命送来了一袋饼干,战士们口中却已经没有津液,根本无法吞咽下去。大家实在渴得不行,李保成只能带着大家喝尿,李保成鼓励着大家:“我们就当这是光荣茶,喝了它,再坚持几天,咱们就能出去打仗了。”

10月30日,在战士们渴望的眼神中,8连终于迎来了大反攻的日子,重新组建的8连,和86团3连协同作战,攻打东北山梁的1号和3号阵地,他们像看到了猎物的狮群一样,纷纷从坑道里跃出,向着阵地进发。这一仗打得很惨烈,8连在战斗的同时,其它部队也在拼命攻克阵地,负责攻打9号阵地的135团4连,在攻下了9号阵地后,只剩下4个人。

黄继光生前所在的6连,负责协助8连攻克主阵地,6连黄继光班班长吕慕祥,在出发前向连长万福来表示:“我就是爬,也要爬到主峰上去。”在之后夺取主峰的战斗中,6连只剩下了吕慕祥一个人,这个23岁的年轻人,和英雄黄继光一样,拿起身边的手雷,冲向了那座阻挡队伍前行的地堡,攻下了主峰。

6连连长万福来

敌人不断对主峰组织反扑,在30日夜争夺主峰的战斗中,134团7连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顶着敌人密集炮火,连续发动了11次进攻,终于占领了主峰阵地。七连的连长赵黑林,和李保成是老相识,他成功攻占了主峰以后,给李保成写了一张字条:“主峰我守住了,敌人上不来了!”从10月30日夜晚到10月31日下午,十五军血战将近10个小时,投入了11个连队作战,使用了30多万发子弹、2万多发炮弹以及3万多颗手雷,夺取了大多数重要阵地。在坑道里坚守了14个昼夜,又参加了大反攻的8连,在11月1日接到了后撤的命令。

在14天的坚守中,8连补充过800多名战士,他们几乎全都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下,只有李保成等8个人活了下来,可是在回撤的路上又牺牲了两名战士。8连留给世人的是那一面布满了381个弹孔的战旗,至今仍然迎风展扬、还有他们钢铁一般坚硬的意志、多次打光重建的悲壮历史。

布满弹孔的战旗

残酷的上甘岭战役中, 8连战士赖发均和龙世昌以身躯炸毁敌人地堡, 6连战士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用血肉之躯换取597.9高地,他们用铮铮铁骨和血肉之躯构筑了固若金汤的防线,换取了一次次来之不易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中的6连和8连的钢铁精神,永远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