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谈对待“善”与“不善”的态度以及诗的作用等。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集大成者, 其中与他对待“善”于“不善”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只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0
1
【原文】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做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遵循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评析】
孔子这里评价了两种君子的修行。一种是能够及时学习别人好的行为和避免他人所犯错误的人,另一种是儒道兼修的君子。在孔子看来,他已经见到前一种君子了,可谓见其人而闻其语,但还没有见到第二种君子,即闻其语而未见其人。
实际上,从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优化互补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典型的是儒道互补,外儒内道。孔子这段话中所谈的第二种君子,“隐居以求其志”是道家中的君子,“行义以达其道”是儒家中的君子。
《孟子·尽心章句上》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以参照。
0
2
【原文】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评析】
本章两处疑有脱文:一是文首没有“子曰”二字;二是文末“其斯之谓与”。文意前后不连贯,似有脱漏。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也是抱节守志的典范。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拦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本章中孔子通过对齐景公与伯夷、叔齐的比较,客观上揭示了人生能够流芳千古、让后世称颂的并不是人活着的时候拥有大量财富,而是你的人格力量、你的仁德修行。富而无德,很快被人所遗忘;贫而仁德,后世千古称颂。
0
3
【原文】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他面前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他面前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
陈亢:即陈子禽,陈国人。伯鱼:即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陈亢以己度人,猜测孔子教育儿子可能会有特别的教诲,故此发问。本章说明孔子非常重视文学教育与礼的教育。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已经阐释了诗与礼以及乐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从人才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活动,不但有利于学习语言,而且非常有利于激发美感,拓展想象力,开发人的潜能;而礼的教育则是人之所以为人乃至成人必不可少的社会教育,所以,孔子叮嘱孔鲤要学《诗经》,要学礼。陈亢通过询问伯鱼,从中“问一得三”,可谓收获多多。
0
4
【原文】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评析】
这套称号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中国礼仪之邦尤其讲究人际交往之间的称谓,尊称他人,学会自谦。本章中的“小童”是自谦,“君夫人”是尊称。
责任编辑:张涛
新/书/推/荐
薛永武教授新著《论语译评》列入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论语》纳入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进行现代阐释,通过对《论语》的丰富思想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力求对《论语》思想做出新的阐释,揭示其多维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