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之交丨消失的小巷
消失的小巷
作者:莫逆之交
离开老家已38年了,自2000年退休后,一直想回去看看。因父母不在,老姐相继成家远嫁,故无紧迫感,直至2016年6月17日才成行。
凭着近四十年前的记忆,我从五一路沿藩城堤直奔老屋。
藩城堤历史上是环绕城墙的堤壩,分堤上、堤下。明月池在五一大道北侧,藩城堤下,为一弯形街巷。明崇祯《长沙府志》载:“明月池世传在长沙星下,故不涸。宋政和中令取酸陵明月石置他上,因名。“
从藩城提沿十八墩直走称明月池,它右边的第一条巷叫明月池仁兴园。——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十八墩再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水泥路。没有台阶,一条斜坡下去,如天寒地冻,行走平路都难,这条路真不知如何前行?
原来的十字路口是儿时捉迷藏的首选地,我们总是将右则巷口的木质电杆当作大本营,在这儿开展游戏。
儿时的游戏很多,如打跪碑,拍油板,点弹子,甩泥炮,跳房子,丢扎子……我们还经常将自家的门板拆下,组织乒乓球赛。
我清楚地记得在这里学会的许多首儿歌,其中最有意思的一首莫过于宛若回文似的歌谣:
“麻雀子生蛋粒粒滚,又说哥哥冒买得粉;买哒粉来不晓得搽,又说哥哥冒买得麻;买哒麻来不晓得渍,又说哥哥冒买得笔……”
此刻仁兴园巷早被“明月商厦”大楼代替,巷内那些熟悉的房屋、街道、纵横交错的巷中巷,不见踪迹。狗哥,建士,贤姐,袁大嗲,三娭毑等等儿时的玩伴、街邻有的已作古,有的已搬迁,只能在梦中与他(她)们相见。
穿明月街登石栏杆再上藩城堤,便是学校的旧址。围墙上“长沙商业技校”的红色字体依稀可见,但大门紧锁。
转过去看,前门紧闭,门口堆放的已斑驳陆离的杂物证明:卷闸门不知封闭多少年了!想当年,学校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几间教室满负荷运行。由于场地小,学生太多,只能租赁诸如湘江中路小学,曙光路小学,蔡锷路小学等场地办学,生源景气得要找局长批条……
围墙内原局机关六层干部住宿楼依旧存在。近三十年了,楼内的原业主或离世,或易主,或让儿、孙辈继承,岁月如烟,一切物是人非!
生命总会给你一个答案,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一切都是刚刚好。
儿时的伙伴慰农与我同年,曾住学校附近。他的母亲和我的邻居三娭毑曾是远亲,因两家往来密切,使我们也相识相知。
文革中停课在家,我们一起推过板车;参加工作后,又一块参谋过相互的女友;再后来,我在单位搞人事,将他介绍到我们单位共过事。
十几年前,慰农因尿毒症住院,单位花巨款为他准备肾脏移植手术,术前我去医院看望过他。此后不足一月,再次见面时,却是火葬场他的遗像,他因术后出现排异而悄然离去。
堤上变化不是很大,堤下却变得不敢相认。原来闭塞眼睛都不会走错的麻石街,现在因好几栋高楼的拔地而起使我找不着南北。我记忆中的仁兴园巷老家永远回不去了。
仁兴园巷从巷口到巷尾住有23房人家。
靠东面8户,门牌号从1号至8号,全部坐东朝西;从9号开始,至15号,除开11号刘三娭毑家为坐北朝南、大门正对巷口外,其余均为坐西朝东,与朝西向街邻开门相望。然而这唯一的一栋坐北朝南的住宅,却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
8号和9号之间,由两家的墙距形成一个容一人通过的出口,从这里出去,是另一条叫明月街的麻石街道。
仁兴园巷从16号开始经由几级台阶向西延伸,里面住有8户人家,我们叫“堆上”,这里是封闭的小天地。其中有两户人家的另一扇门,朝向明月池大街。
刘三娭毑的家与位于东西朝向的我家斜对面。
某晚我们正在巷口捉迷藏,远远望去一人正走向她家。经过我家门口时,我看见狗哥妈正和我母亲聊天。
我忙叫:“三娭毑,您家来客人了!”
“满娭毑暂时多谢,我回去看看!”狗哥妈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她折回我家。
“球球也,客在哪里啰,我家里没看见呐?”
“我看见他进了您家!”我大步走向狗哥家,迈入二道门时,我抬头看到了一双赤脚。
进狗哥家第一道门是一间一层楼的厨房,二道门是一楼一地,狗哥妈住一楼,狗哥睡阁楼。
因楼板稀疏,缝隙大,我害怕那人用脚往下扫东西,连忙缩回厨房去。
“瞧,脚在这儿!”我惊叫一声。
“贼上楼啦,快来人呀!”三娭毑大叫。很快,邻居们赶来了,拿菜刀的,拿扫帚的,拿扁担的,拿木棍的,一个接着一个,沿着单人楼梯上。
见鬼了,人呢?我仔细寻了一遍阁楼,也没找到。“球球也,你怎么撒谎啰!”有人埋怨。
“我的确看见。我是共青团员,决不说谎!”
事后,有人说我火焰低,能见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事隔半个世纪了,至今我仍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以前家里无钱买相机,我不能将眼中的仁兴园永远留存;现在摄影设备比比皆是,却找不回记忆中的小巷!只能用此文记录下那些不能忘却的、再也回不来的过去。
“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生活。”
再见,我的小巷!再见,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杨振球 2021年1月于贵阳)
文/莫逆之交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莫逆之交,本名杨振球,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师、校长,有专业著作和获奖论文发表。退休后,任某高职院系主任,喜爱写作。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