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四)
原文地址: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四)作者:斋戒
第四节 表部兼、合证
一、麻黄汤证
1、麻黄汤主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诠释:麻黄汤证为表寒实证,即大寒束表而表阳亢盛,仲景重新命名为伤寒。根据临床观察,伤寒一般在4-5小时后就发生传变,一则寒邪化热,转为大青龙汤证,或麻杏甘石汤证,一则寒邪入里,直中少阴,而成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有的可延至1-2天,但很少见。
46条为倒装句,“麻黄汤主之”应在“此当发其汗”之后。麻黄汤证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化热加重,故服麻黄汤后出现衄血,这是“阳气重故也。”
2、麻黄汤适应证
原文: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正误:伤寒,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正误:伤寒,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诠释:只要是表寒实证,脉浮紧,无汗而喘,不必全俱,皆可使用麻黄汤治疗。
3、麻黄汤禁忌证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诠释:伤寒化热,出现烦躁,不可再使用麻黄汤,而应用大青龙汤,否则出现46条之衄血。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诠释:项背强几几,为太阳热证,汗出恶风为厥阴虚寒证,二者相互复合,形成厥阴病兼表热证,即桂枝加葛根汤证。
成本《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本方皆无麻黄,从之。
三、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诠释:本条为仲景辨证法的体现,为中医病案书写树立了典范。辨证准确,叙述精练,病机分析,丝丝入扣,脉证描述,字字如珠。
本证的发病初期为大青龙汤证,汗不如法,形成220条之大承气汤证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下后不解,则形成166条之瓜蒂散证,病如桂枝证,头痛,项不强,寸脉微沉,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这样8-9天的过程中,汗、吐、下三法使用之后,虽然大病已除,但正气也伤,余邪未尽。所谓“阴阳俱虚”,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面色有热色,身痒诸症,脉微而缓,此为表虚寒而余邪未尽,治以小发其汗,取桂枝汤、麻黄汤各1/3量合用。
四、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正误补缺:太阳病,若形似,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脉微弱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诠释:本条为错简,前半段为桂枝汤证,汗不如法,出现一时性脉洪大,但证仍不变,故与桂枝汤如前法。后半段为23条类证,病情较之为轻,所以用桂枝汤2/5,麻黄汤1/5量合用。
五、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汗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诠释:本证为23、25条类证,较二者皆重,属阴阳俱虚表热证。
《伤寒论》中无越婢汤证,而此处出现合方,可以推知,越婢汤证遗失。《金匮"水气痰饮病篇》越婢汤方为: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参麻黄汤、大青龙汤可知,大青龙汤为越婢汤和麻黄汤的合方。本方为2/8桂枝汤量与1/8越婢汤量相合。
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了佳。(1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诠释:本证为桂枝证兼里虚证,以方测证,补入厚朴证腹胀满。
七、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174)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诠释:本证为厥阴表寒兼里虚证。“大便硬,小便自利”属太阴里虚证。“大便硬”,为初头硬,后必溏。湿气重,津液不行。去桂意在避免桂枝燥便之弊,加术用于躁湿之功。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温分五服。
正误补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干呕,吐涎沫者,其人内有久寒,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诠释:本证为厥阴病兼里寒证,参396、378条吴茱萸汤证补入“干呕,吐涎沫”。
九、小青龙汤证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干姜三两,五味子半斤,甘草(炙)三两,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二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正误补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而微喘,口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无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诠释:40条或见证非仲景之意,违背证变方变,重新命名,另立方证的原则。药物加减上也不附合仲景用药习惯,恐后人所加,故去。
本证为太阴病兼表寒实证,为麻黄汤证不解,与里寒证相合。
一、麻黄汤证
1、麻黄汤主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诠释:麻黄汤证为表寒实证,即大寒束表而表阳亢盛,仲景重新命名为伤寒。根据临床观察,伤寒一般在4-5小时后就发生传变,一则寒邪化热,转为大青龙汤证,或麻杏甘石汤证,一则寒邪入里,直中少阴,而成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有的可延至1-2天,但很少见。
46条为倒装句,“麻黄汤主之”应在“此当发其汗”之后。麻黄汤证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化热加重,故服麻黄汤后出现衄血,这是“阳气重故也。”
2、麻黄汤适应证
原文: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正误:伤寒,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正误:伤寒,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诠释:只要是表寒实证,脉浮紧,无汗而喘,不必全俱,皆可使用麻黄汤治疗。
3、麻黄汤禁忌证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
诠释:伤寒化热,出现烦躁,不可再使用麻黄汤,而应用大青龙汤,否则出现46条之衄血。
二、桂枝加葛根汤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诠释:项背强几几,为太阳热证,汗出恶风为厥阴虚寒证,二者相互复合,形成厥阴病兼表热证,即桂枝加葛根汤证。
成本《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本方皆无麻黄,从之。
三、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诠释:本条为仲景辨证法的体现,为中医病案书写树立了典范。辨证准确,叙述精练,病机分析,丝丝入扣,脉证描述,字字如珠。
本证的发病初期为大青龙汤证,汗不如法,形成220条之大承气汤证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下后不解,则形成166条之瓜蒂散证,病如桂枝证,头痛,项不强,寸脉微沉,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这样8-9天的过程中,汗、吐、下三法使用之后,虽然大病已除,但正气也伤,余邪未尽。所谓“阴阳俱虚”,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面色有热色,身痒诸症,脉微而缓,此为表虚寒而余邪未尽,治以小发其汗,取桂枝汤、麻黄汤各1/3量合用。
四、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正误补缺:太阳病,若形似,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脉微弱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诠释:本条为错简,前半段为桂枝汤证,汗不如法,出现一时性脉洪大,但证仍不变,故与桂枝汤如前法。后半段为23条类证,病情较之为轻,所以用桂枝汤2/5,麻黄汤1/5量合用。
五、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汗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诠释:本证为23、25条类证,较二者皆重,属阴阳俱虚表热证。
《伤寒论》中无越婢汤证,而此处出现合方,可以推知,越婢汤证遗失。《金匮"水气痰饮病篇》越婢汤方为: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参麻黄汤、大青龙汤可知,大青龙汤为越婢汤和麻黄汤的合方。本方为2/8桂枝汤量与1/8越婢汤量相合。
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了佳。(1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诠释:本证为桂枝证兼里虚证,以方测证,补入厚朴证腹胀满。
七、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174)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诠释:本证为厥阴表寒兼里虚证。“大便硬,小便自利”属太阴里虚证。“大便硬”,为初头硬,后必溏。湿气重,津液不行。去桂意在避免桂枝燥便之弊,加术用于躁湿之功。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温分五服。
正误补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干呕,吐涎沫者,其人内有久寒,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诠释:本证为厥阴病兼里寒证,参396、378条吴茱萸汤证补入“干呕,吐涎沫”。
九、小青龙汤证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干姜三两,五味子半斤,甘草(炙)三两,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二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正误补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而微喘,口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无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诠释:40条或见证非仲景之意,违背证变方变,重新命名,另立方证的原则。药物加减上也不附合仲景用药习惯,恐后人所加,故去。
本证为太阴病兼表寒实证,为麻黄汤证不解,与里寒证相合。
第二篇 阳明病与太阴病
第一章 立纲
第一节 阳明病提纲
原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新纲:阳明病,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诠释:阳明病为里部阳性病。胃家包括了以胃为主导的整个消化道,实即有形之物结于里部而形成的病证,包括痰、水、血、食等诸多因素。
第二节 太阴病提纲
原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新纲:太阴病,腹满,时腹自痛,或吐利。
诠释:太阴病为里部阴性病,腹满,时腹自痛为太阴病必见证,吐利为或见证。
第一章 立纲
第一节 阳明病提纲
原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新纲:阳明病,胃家实,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
诠释:阳明病为里部阳性病。胃家包括了以胃为主导的整个消化道,实即有形之物结于里部而形成的病证,包括痰、水、血、食等诸多因素。
第二节 太阴病提纲
原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新纲:太阴病,腹满,时腹自痛,或吐利。
诠释:太阴病为里部阴性病,腹满,时腹自痛为太阴病必见证,吐利为或见证。
第二章 归类
第一节 阳明病类证
一、大承气汤证
1、大承气汤主证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气汤重证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诠释:“潮热”是阳明病的热型,“手足澉然汗出”是大便硬的外证。“汗出不恶寒”是太阳病表解入里的指征。“脉迟”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之脉。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中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单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3、大承气汤适应证
(1)潮热,谵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
原文: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诠释: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四证是大承气汤四大适应证,标志着燥屎已经形成。只要胃家有燥屎则可使用大承气汤。
原文: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215)
诠释:“胃中”只是体表定位,燥屎不在胃而在横结肠。阳明病只要燥屎不升至模结肠,不影响饮食,同时也不会出现腹胀痛。
(2)汗出,潮热,谵语,大便难
原文: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17)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诠释:大承气汤证的“汗出,日晡所发热”与54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之桂枝汤证有相似之处,故仲景特以“脉实”“脉浮虚”以资鉴别。同时汗出特点也不相同,参182条,阳明病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3)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也。(241)
正误补缺:阳明病,下之后,六七日不大便,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而成宿食故也,可攻,宜大承气汤,损谷则愈。若下后,腹微满,初头碍,后必溏,不可攻之,宜栀子厚朴汤。
诠释: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203)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解,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
上述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的形成为伤寒下后胃气尚弱,食谷不化,形成燥屎。故民俗有“饿死的伤寒,撑死的痢疾”之说。
(4)小便不利,大便难,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
原文: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诠释: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本条讲述了小便与大便的关系。《内经"经脉别论》说:“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再看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由此可知,阳明病的形成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小便不利,水走胃肠燥屎不能形成。小便自利,水走膀胱,不能回流胃肠,大便则硬。
(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
原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承气汤。(252)
诠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里实影响神经系统后引起的病证,为越部证,只要攻除里实,病变即可自解,故曰:“无表里证”即非半表半里证。
(6)发热,汗多,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者,宜大承气汤。(253)
诠释:本证为大汗伤阴,燥屎内结之证,须急下之,否则很快形成212条大承气汤重证。
(7)腹满痛,不大便
原文: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诠解:“腹满痛”是燥屎升至模结肠的标志,为阳明病急证,故须急下之,否则形成肠梗阻。
(8)口燥咽干,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正误补缺:阳明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脉沉迟”为阳明病的大承气汤证常脉,为燥屎内结,邪伏于里之象,如不识此,误以为少阴病,则大错特错。
(9)自利清水,色纯青,口干燥,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正误补缺:阳明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脉沉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本证为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多为伤寒四五十天,不吃饭,只饮水,水伴胆汁沿燥屎间隙而下,故而形成自利清水,色纯青。内结之势更盛,故须急下之。
(10)腹胀,不大便,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正误补缺:阳明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燥屎内结,腑气不通,病情危急,故宜急下之。
4、大承气汤禁忌证
(1)表未解,不可攻下,先解表,后攻里。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44)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08)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106)
诠释:表证未解,攻下则引邪入里。
(2)太阴虚寒,胃中冷者,不可攻下
原文: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194)
正误补缺:太阴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4)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诠释:呕,腹大满皆为太阴虚证,治疗必须兼顾虚实两个面,方不至误。“满”与“胀”的区别在于满为患者自觉症状,腹部柔软,喜按。胀为他觉症状,腹部硬而拒按。
二、调胃承气汤证
1、调胃承气汤主证
原文: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以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之,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213)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正误补缺:阳明病,谵语,汗出,蒸蒸发热,大便硬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213条“小承气汤主之”为错简,参29条“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改为调胃承气汤)和之。(250)
诠释:阳性病,汗清不解,燥屎还未完全形成,表现为胃气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三、桃核承气汤证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诠释:“热结膀胱”与“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表述方法相同。膀胱,胃中都不是指脏腑本身,只是在体表投射区,代表病位,膀胱即下焦小腹部位。
关于“热结膀胱”的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认为是太阳病不解,遂经瘀热,结于膀胱,形成膀胱蓄血。这是六经立论的依据,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的血不是蓄于膀胱,而是蓄于大肠,与桃核承气汤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出血为热迫血行,同时也是泄热自救。参46条在上可衄,本条在下可便。血出热泄后,在里形成蓄血证,出现少腹急结,病机仍然是阳明里实证。
四、抵当汤与抵当丸证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正误补缺:伤寒有热,表解已,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脉微而沉者,为有血也,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诠释:124、126两条,是完全相同的两个证,故把126条抵当丸改为抵当汤,合为一条。“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说明了经络参与了病邪传变,但必须指出的是经络并非是太阳膀胱经,血也不是蓄在膀胱腑,而是蓄于大肠。
原文: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
正误补缺: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本有久瘀血也,若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丸主之。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诠释:两条皆改为抵当丸主之,是因为喜忘,身黄非短期所能形成,皆久瘀血。“丸者缓也,汤者荡也“,新病速取,久病缓攻。小便不利者,为无血。
五、大陷胸汤证
1、大陷胸汤主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149)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煮,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诠释:本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参136条:“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证属阳明病。“结胸热实”既说出了病位,也指明了病机,同时也含有“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三大主证。
2、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原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
诠释: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与小承气汤证的合证,病位涉及半表半里与里部,主证为发热或往来寒热,呕不止,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郁郁微烦,但头汗出。与大陷胸汤证在病位与病证上都有相象之处,所不同的为大柴胡汤证为热结在里,心下急,心中痞硬,但不痛。大陷胸汤证为水结在胸胁,为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参条文103、165条大柴胡汤证。
3、大陷胸汤适应证
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者,大陷胸汤主之。(137)
诠释:本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合证,即水食互结。由于大陷胸汤本身是具备泻水,泻食的双重作用,故水食互结仍然使用大陷胸汤。
如果二证单一出现是不可混淆的,如尤在泾所言:“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 ,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夹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大承气先煮枳朴后纳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纳诸药。夫治上者制以缓,治下者治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4、大陷胸汤禁忌证
原文:结胸证,其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
诠释:阳明病脉常沉伏而迟,出现浮大数疾之脉皆胃气衰败之象,慎用攻下之法。如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六、大陷胸丸证
原文: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131)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两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沫一钱匕,白密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正误补缺:阳明病,结胸热实,脉沉而紧,项亦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大陷胸丸。
诠释:大陷胸丸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证。参《金匮要略》补入喘鸣迫塞。本证较大陷胸汤证病重而久,故以丸剂缓图。
七、十枣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大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正误补缺:大青龙汤证,表解后,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诠释:本条“太阳中风”非12条之桂枝汤证而是38条之大青龙汤证。“下利呕逆”与本证不符,去掉。
本证为皮水证与里水证合证,表解里未和的阳明病,“汗出不恶寒”是表解的标志。“头痛”为越部证,由水气上犯所致。
张隐庵说:“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诠释:本方服后,副作用很大,上吐下泻,丢钾严重,容易导致心衰,故凡见数、涩脉者,皆不能使用。
八、蜜煎导方
原文: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方去之。疑非仲景意,己试甚良。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诠释:本证为麻子仁丸重证,津液内竭,不可用攻下法,当因势利导,故曰导法。
九、瓜蒂散证
原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66)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家,不可与瓜蒂散。
诠释:“胸中有寒”汉朝时没有痰字,借用寒字。痰饮停于胃中,因势利导,吐而越之。
第一节 阳明病类证
一、大承气汤证
1、大承气汤主证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2、大承气汤重证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潮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诠释:“潮热”是阳明病的热型,“手足澉然汗出”是大便硬的外证。“汗出不恶寒”是太阳病表解入里的指征。“脉迟”为阳明病大承气汤证之脉。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中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单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3、大承气汤适应证
(1)潮热,谵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
原文: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诠释: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四证是大承气汤四大适应证,标志着燥屎已经形成。只要胃家有燥屎则可使用大承气汤。
原文: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215)
诠释:“胃中”只是体表定位,燥屎不在胃而在横结肠。阳明病只要燥屎不升至模结肠,不影响饮食,同时也不会出现腹胀痛。
(2)汗出,潮热,谵语,大便难
原文: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17)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诠释:大承气汤证的“汗出,日晡所发热”与54条“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之桂枝汤证有相似之处,故仲景特以“脉实”“脉浮虚”以资鉴别。同时汗出特点也不相同,参182条,阳明病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3)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也。(241)
正误补缺:阳明病,下之后,六七日不大便,心中懊恼而烦,腹满而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而成宿食故也,可攻,宜大承气汤,损谷则愈。若下后,腹微满,初头碍,后必溏,不可攻之,宜栀子厚朴汤。
诠释: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203)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新病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解,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
上述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的形成为伤寒下后胃气尚弱,食谷不化,形成燥屎。故民俗有“饿死的伤寒,撑死的痢疾”之说。
(4)小便不利,大便难,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
原文: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诠释:参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本条讲述了小便与大便的关系。《内经"经脉别论》说:“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精并行。”再看179条“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由此可知,阳明病的形成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小便不利,水走胃肠燥屎不能形成。小便自利,水走膀胱,不能回流胃肠,大便则硬。
(5)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
原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承气汤。(252)
诠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为里实影响神经系统后引起的病证,为越部证,只要攻除里实,病变即可自解,故曰:“无表里证”即非半表半里证。
(6)发热,汗多,不大便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者,宜大承气汤。(253)
诠释:本证为大汗伤阴,燥屎内结之证,须急下之,否则很快形成212条大承气汤重证。
(7)腹满痛,不大便
原文: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诠解:“腹满痛”是燥屎升至模结肠的标志,为阳明病急证,故须急下之,否则形成肠梗阻。
(8)口燥咽干,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正误补缺:阳明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脉沉迟”为阳明病的大承气汤证常脉,为燥屎内结,邪伏于里之象,如不识此,误以为少阴病,则大错特错。
(9)自利清水,色纯青,口干燥,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正误补缺:阳明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脉沉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本证为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多为伤寒四五十天,不吃饭,只饮水,水伴胆汁沿燥屎间隙而下,故而形成自利清水,色纯青。内结之势更盛,故须急下之。
(10)腹胀,不大便,脉沉迟
原文: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正误补缺:阳明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脉沉迟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释:燥屎内结,腑气不通,病情危急,故宜急下之。
4、大承气汤禁忌证
(1)表未解,不可攻下,先解表,后攻里。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44)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08)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乃可攻之。(106)
诠释:表证未解,攻下则引邪入里。
(2)太阴虚寒,胃中冷者,不可攻下
原文: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194)
正误补缺:太阴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4)
……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诠释:呕,腹大满皆为太阴虚证,治疗必须兼顾虚实两个面,方不至误。“满”与“胀”的区别在于满为患者自觉症状,腹部柔软,喜按。胀为他觉症状,腹部硬而拒按。
二、调胃承气汤证
1、调胃承气汤主证
原文: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以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之,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213)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正误补缺:阳明病,谵语,汗出,蒸蒸发热,大便硬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213条“小承气汤主之”为错简,参29条“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改为调胃承气汤)和之。(250)
诠释:阳性病,汗清不解,燥屎还未完全形成,表现为胃气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三、桃核承气汤证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诠释:“热结膀胱”与“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表述方法相同。膀胱,胃中都不是指脏腑本身,只是在体表投射区,代表病位,膀胱即下焦小腹部位。
关于“热结膀胱”的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认为是太阳病不解,遂经瘀热,结于膀胱,形成膀胱蓄血。这是六经立论的依据,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的血不是蓄于膀胱,而是蓄于大肠,与桃核承气汤作用部位是一致的。
出血为热迫血行,同时也是泄热自救。参46条在上可衄,本条在下可便。血出热泄后,在里形成蓄血证,出现少腹急结,病机仍然是阳明里实证。
四、抵当汤与抵当丸证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卒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正误补缺:伤寒有热,表解已,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发狂,脉微而沉者,为有血也,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诠释:124、126两条,是完全相同的两个证,故把126条抵当丸改为抵当汤,合为一条。“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说明了经络参与了病邪传变,但必须指出的是经络并非是太阳膀胱经,血也不是蓄在膀胱腑,而是蓄于大肠。
原文: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
正误补缺:阳明证,其人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本有久瘀血也,若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丸主之。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诠释:两条皆改为抵当丸主之,是因为喜忘,身黄非短期所能形成,皆久瘀血。“丸者缓也,汤者荡也“,新病速取,久病缓攻。小便不利者,为无血。
五、大陷胸汤证
1、大陷胸汤主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149)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煮,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诠释:本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参136条:“伤寒十余日,……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证属阳明病。“结胸热实”既说出了病位,也指明了病机,同时也含有“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三大主证。
2、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原文: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6)
诠释:大柴胡汤证为小柴胡汤证与小承气汤证的合证,病位涉及半表半里与里部,主证为发热或往来寒热,呕不止,下利,心下急,心中痞硬,郁郁微烦,但头汗出。与大陷胸汤证在病位与病证上都有相象之处,所不同的为大柴胡汤证为热结在里,心下急,心中痞硬,但不痛。大陷胸汤证为水结在胸胁,为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参条文103、165条大柴胡汤证。
3、大陷胸汤适应证
原文: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者,大陷胸汤主之。(137)
诠释:本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合证,即水食互结。由于大陷胸汤本身是具备泻水,泻食的双重作用,故水食互结仍然使用大陷胸汤。
如果二证单一出现是不可混淆的,如尤在泾所言:“大陷胸与大承气,其用有心下与胃中之分,以愚观之,仲景所云心下者,正胃之谓,所云胃中者 ,正大小肠之谓也。胃为都会,水谷并居,清浊未分,邪气入之,夹痰夹食,相结不解,则成结胸。大小肠者,精华已去,糟粕独居,邪气入之,但与秽物结成燥粪而已。大承气专主肠中燥粪,大陷胸并主心下水食……大承气先煮枳朴后纳大黄,大陷胸先煮大黄而后纳诸药。夫治上者制以缓,治下者治宜急,而大黄生则行速,熟则行迟,盖即一物而其用又不同如此。”(《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4、大陷胸汤禁忌证
原文:结胸证,其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
诠释:阳明病脉常沉伏而迟,出现浮大数疾之脉皆胃气衰败之象,慎用攻下之法。如吴人驹说:“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医宗金鉴》)
六、大陷胸丸证
原文: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131)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两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另捣甘遂沫一钱匕,白密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正误补缺:阳明病,结胸热实,脉沉而紧,项亦强,如柔痉状,喘鸣迫塞,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宜大陷胸丸。
诠释:大陷胸丸证为大陷胸汤证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证。参《金匮要略》补入喘鸣迫塞。本证较大陷胸汤证病重而久,故以丸剂缓图。
七、十枣汤证
原文: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大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正误补缺:大青龙汤证,表解后,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诠释:本条“太阳中风”非12条之桂枝汤证而是38条之大青龙汤证。“下利呕逆”与本证不符,去掉。
本证为皮水证与里水证合证,表解里未和的阳明病,“汗出不恶寒”是表解的标志。“头痛”为越部证,由水气上犯所致。
张隐庵说:“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诠释:本方服后,副作用很大,上吐下泻,丢钾严重,容易导致心衰,故凡见数、涩脉者,皆不能使用。
八、蜜煎导方
原文: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者。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方去之。疑非仲景意,己试甚良。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诠释:本证为麻子仁丸重证,津液内竭,不可用攻下法,当因势利导,故曰导法。
九、瓜蒂散证
原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66)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家,不可与瓜蒂散。
诠释:“胸中有寒”汉朝时没有痰字,借用寒字。痰饮停于胃中,因势利导,吐而越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