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处暑:暑气消退,秋天来临,中医教你防秋燥,解秋乏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的“处”,应该是第三声,有停止、隐退的意思。字面上理解,处暑也就是暑天结束了。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暑气消退,秋天来临。处暑养生,防秋乏、防秋燥是重点。
处暑寒来,天气进入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侯应”不能如期而至,就会相应出现军队无战功、君臣无上下之别、温热的天气将引发灾祸等异象。
处暑寒来。处暑的到来,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还没有到,白天天气依然炎热,但是早晚已有凉意。
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虽暑气呈退减趋势,气温不会异峰突起,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而但并未真正凉爽,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期间,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人体出汗渐渐减少,代谢相较于夏季逐渐减慢,集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
防秋乏
暑后入秋,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
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让人消耗了较多能量,到了处暑时节,人们开始休整,生活也应该相应调整。
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即“秋乏”。
处暑时,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暑湿最易伤脾,中医称暑湿困脾,而脾主管人体肌肉四肢,当脾被湿困后,就容易感到疲乏。
秋天一到,天气变凉,应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并保证早睡早起,防止上班犯困。
具体来说,每个人应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同时,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在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感到特别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马上就会觉得全身舒展,精神爽快,十分自在。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
锻炼也是解除秋困的好方法。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
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防秋燥
秋燥是处暑时节的一大特点,处暑之后天气转凉,降雨减少,天气变得比较干燥,此时人们常会感觉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出现大便干结等不适情况。
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
初秋的天气火力依然十足,少吃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牛羊肉、带鱼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津液。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多喝温水,以缓解和防止便秘症状。
经过一个“盛夏”的煎熬,很多人的脾胃都会变得比较虚弱。所以这个时节,饮食当以清淡为主。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鸭肉有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和治疗小儿热惊痫的作用,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我国南北方都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
在北京,处暑一到,人们就会买上一只鸭子,全家人食用。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在南京,人们处暑要做老鸭煲,除了自己吃还喜欢分送给邻居。
在经历了一个夏天之后,脾胃虚弱,还是要进补的。只是这个补,要注意方法。像一些大鱼大肉、辛辣的或烧烤的食物要尽量避免。
但是可以吃一些鸭、黄鳝、猪瘦肉、海产品等,烹饪的时候也不要口味太重,这样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缓解秋燥的状况。
此外,“少辛增酸”也是此时节的养生法则。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而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
处暑食疗方:青椒拌豆腐
[配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