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以治
各得所宜
掌握了
针刺、药物、
导引、砭石
等多种治疗方法
就能根据天时地域之宜
五方之人的,不同体质
及具体病情,进行治疗
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而要达到
这个目的
必须做到
得病之情
知治大体
总之,如果要
尽快治愈病人
不仅要
精通多种
医疗技术
而且要遵循
因地、因人
制宜的原则
灵活地施治
医者治病,手段高明
已达到了,“杂合以治
各得所宜”,的境界
绝对堪称是:
“华佗在世”、
“扁鹊重生”
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之前冠以,“圣人”二字
此足可见,其高明度
经文曰:
故圣人
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治所以异,而病皆愈
得病之情,知治大体
如果能够,将天下
所有疾病的治疗方法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三者综合起来
再根据
具体情况
随机应变
灵活运用
使患者得到
最适宜治疗
即境界最高
的圣人神医
这些圣人
神医面前
疾病治法
各有不同
结果疾病
尽皆痊愈
原因即是
这些医者
了解病情
掌握治法
基于“杂合以治”思想
运用综合疗法
治疗疑难杂症
“杂合以治”理论及其
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
什么是“杂合以治”:
运用综合的疗法
治疗疾病的理念
《洄溪医案》:
乾隆御医徐灵胎
治莫秀东“怪病”医案所用方法为:
“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
其中的治疗方法就包括了:
针刺、灸法、熏蒸、湿敷、
推拿、汤药、丸药等
方法可谓“杂合”
“杂合以治”的必要性
各种,治疗方法
都有其优势与劣势
以推拿和针刺为例:
针刺刺激的主要是
十四正经上
的某个穴位
刺激范围为点
通过十四正经上的穴位
来调节对应的脏腑功能
脏腑多为
广义之脏腑;
推拿手法以调节
奇经八脉、经筋、
气街、四海为主
刺激范围,由点及面
同时调节,多个穴位
对脏腑的
调节除了,广义、“无形”脏腑
更加兼顾,狭义、“有形”脏腑
对经脉的刺激,相对较深层
针刺中的一些禁刺穴
反而是推拿的特色穴
所以
“杂合以治”能将多种
治疗方法的优势
进行互补治疗
疑难杂症
效果更显著
中医原创思维指导下
擅于对各种疗法进行
优劣互补、合理应用
充分发挥各疗法的优势
“杂合以治”治疗
痉挛性斜颈
疾病介绍:
属于中医学
“痉证”范畴
《痉病》:
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
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
病在血液
血液枯燥
所以筋挛
总结来说:
痉证
的病机特点
为内外合病
本虚标实
肝风上逆
而成痉证
而其
本质在于
气血不足
西医
认为本病原因复杂
且无最佳治疗方式
推荐应用祖国医学
行之有效的方法
治疗思路:
本病
病因复杂
单一方法
恐难奏效
因此将
方药、推拿、针灸
相结合
使其发挥
各自优势
急性期很多患者惧怕他人
触碰其颈项部挛缩的肌肉
此时不宜直接
用推拿或针灸
去激惹患者
那么
方药汤剂
就是首选
玉真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以祛风化痰
定搐止痉,恢复项部痹阻之阳气
使津液得以布散,挛缩之筋脉
得以濡养而舒缓
待到颈部
肌肉挛缩缓解后
可在颈部施以手法
以缓解胸锁乳突肌的痉挛
中药汤剂
加止痉散
以加强治疗效果
配合津沽
脏腑推拿
调冲通脉
宏观角度
整体调控
阴阳平衡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
王金贵教授提出
“治痉独取宗筋”
后期的针灸治疗
以此为治疗原则
通过泻法针刺宗筋
所过的十二经合穴
起到
调节宗筋
缓解肌肉
韧带痉挛
症状的作用
方药平肝解痉配合
推拿、针灸止痉以治标
津沽脏腑推拿核心手法层按法
调整阴阳,补益气血、扶正以治本
根据
各方法的优势劣势
在不同的时期选用
内外诸法
杂合并用
疗效颇佳
相比外科手术
中医综合疗法
副作用小
伤害少
花费低
“杂合以治”
治面瘫——风痰阻络型
疾病介绍
此类患者多属
痰湿内盛体质
或饮食油腻无节制
使脾胃
运化失调
聚湿生痰
又遇风邪侵扰
风痰流窜经络
痹阻血脉
经络气血不通
而见
口眼歪斜
面部麻木
语言不清;
痰阻清阳不升
则会头晕目眩
痰阻气道
喉有痰鸣
舌脉表现多为:
舌暗苔白腻
脉弦滑
治疗思路
针灸治疗面瘫,疗效肯定
病人对针存在,心理恐惧
于是综合考虑,患者情况
采用
方药汤剂加用
燥湿化痰之品
以祛风燥湿化痰
再用疏经通络方面
更有优势的推拿手法
作用于头面部相应经络
手法强刺激
祛风要穴
风池、大椎等穴
杂合各法优势
祛风化痰通络
则病自愈
总的来说
充分利用了
方药调其脏
针灸引其经
推拿和气血的优势
同时推拿不仅能
调无形脏腑气血
还能直接作用于
有形脏腑
从而对机体功能
进行,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