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堂 | 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自问世至今,就始终备受追捧,从清代的曾国藩、到日本的稻盛和夫,全是他的追随者,王阳明的心学究竟有哪些能量,为什么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呢?

王阳明是心学的开创者,也是明代唯一一个封侯的文官,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一辈子追求的儒家文化中,他独创“心学”,开拓了另一条文化之道。

贵州龙场是王阳明人生道路的低谷,同时也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在抵达龙场的道路上。王阳明一路上避开追杀,先是经历了政界的黑喑,再是认清了人性的险恶,总算到了龙场,而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又使他生不如死,一同来的手下多得病而死,王阳明也多次差点送命。

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王阳明开始思索,自身立志做圣贤,而假如圣贤遭遇这种状况,他们会怎么做呢?最后,他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

于是他得出了“心即理”思想。

在心学出现以前,儒家文化将人分为圣贤和平常人,因此读儒家思想书籍变成了读圣贤之书,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变成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

儒家思想学强调的是圣贤修为,读圣贤之书是必经之路,将儒家思想放到了神的高度,而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的个人修为,让圣贤走下神坛,只要修好自身,人人都可成为圣贤。

简单地说便是心学认为人人平等,和睦相处,如同王阳明在龙场和庐陵时与普通百姓共处和睦,这也是心学得民心的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王阳明还提出了“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认知是行为的开始,行为是认知的路径,这一见解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目的是实践”不谋而合。

王阳明主张“事上练”,自己要认识一个事件,唯有去干了,才能够知道,即“事上练”。

王阳明年轻时,也是朱程理学的追随者,为了验证格物致知,他去格竹子,却终饿得虚脱!

“知行合一”,即“用心反应事实,才能够获得认知”,也就是说:人的认知没有唯一性,即圣贤说的话也有可能是错的,人应该自由地思索,不受他的思想的影响。

宁王谋反以后,王阳明立大功而被污蔑,在和奸佞斗智斗勇的全过程中,他明确提出“致良知”。

心学又被称作良知学,良知是一切的根本,心不正,则事不成。最后王阳明形成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主体架构的心学,从此以后,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拥有显著的差别。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良知,假如用良知去为人处事,便能真正地遵照良知做人做事,就能存善除恶。“生而为人,应当善良”这一大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却难以真正做到,在良知以前便是知行合一。

良知又可以理解为善恶,但善与恶是相对的,王阳明的弟子薛倪问他:“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王阳明说:“予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如佛家所说,善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所求不同罢了。

以下是由王阳明机器人书写的“心即理”。机器人通过交互认知的技术,临摹和示教书法真迹和碑帖,以此实现王阳明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作品的重现。

图片:跟王阳明学修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