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倍速人生

用耳朵“听”书来代替以前只能通过眼睛“看”书已经是现代人的一个学习途径了,我也不例外。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听书出现了“倍速”这功能。在正常语速(1.0倍)的基础上,出现了0.7、1.25、1.5、2.0、2.5、3.0几个倍速。

为什么选择倍速,因为节省时间呀。以一段30分钟的内容为例,调整到1.25倍速,播放时间就缩短为24分钟;调整到1.5倍速,播放时间缩短为20分钟;调整到2.0倍速,播放时间缩短为15分钟。简单选择,就能节省出这么多时间,并且内容没有减少,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的。

倍速简直是实现高效人生的首选途径,但是结果真的如此么?

在选择倍速听书一段时间之后,对应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缺乏耐心了。恨不能一本已经精简成30分钟左右的文案,再进行精炼,把核心再提炼出来,然后只听那几句话就好。失去耐心的同时,人没有更高效,而是更焦躁。

其次,因为总是听那些倍速化的语言,正常语速下的语言,尽然觉得是一种拖沓不习惯了。

听书文案原本已经是浓缩的内容,再经过倍速,相当于又浓缩了一次,而由于速度快,需要在听书时更加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否则错过5秒的内容,实际上可能错过的是7秒甚至10秒以上的内容。听书场景很多是在通勤开车路上,更多注意力从交通路况环境转移到听书,显然也是危险的。

不仅止用耳朵的听书有了倍速功能,现在很多网络平台的影视作品、综艺也都推出了倍速功能,我在看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除了开启倍速播放外,还加持了另外一个功能“快进”,在最快速的时候,一部40分钟左右的剧集,运用“倍速+快进”的方式,不到十分钟,我就刷完了。然后还沾沾自喜,这些节目注水这么多,我这么看也没有什么问题。

真的没有什么问题么?表面看好像是刷完了,但是对于电视剧里的内容,基本也就是过目就忘,对于一些综艺节目特别的环节,也可能就因为我快进的十几秒就错过了,我到底是得到了更多,还是失去了更多?退一万步说,我看这些电视节目本来不就是图一个休闲放松么,怎么还被自己自以为是的高效弄得紧张兮兮?

在这些小事上选择倍速的时候,会渐渐习惯甚至去攀比,你1.25倍节省时间,那我就选1.5倍,你选择2倍,我就选择3倍。2、3倍速的语音我听过,也尝试看过,简直可以用人间灾难来形容,听不到内容,听不清情绪,感受不到创作者的意图,唯一剩下的,就是一串短促而不清晰的影音,转瞬即逝。

选择倍速,会忘记了有一些事情就是需要时间来孕育的,人就是需要十个月的受孕才能呱呱坠地,就要经过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年才得以结束。都知道拔苗助长不好,怎么换个方式就自动接受了呢?

事物原本都有自己的节奏,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已经习惯内卷,习惯提速了,却丢失了拥抱自己原本节奏的能力。

有一部动画短片,一个小女孩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按一个神秘盒子的按钮,迅速过完一天,于是,她疯狂地按那个按钮,从小女孩变成了少女、青年、中年、老年,一切都只是在短短几十秒发生的事情,在变成白发苍苍的时候,她按了最后一下,变成一堆骨灰。

你要过几倍速的人生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