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地道道的莱阳名士,宋琬一生坎坷,两次饱受牢狱之灾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土生土长的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代初期最有影响力的诗坛领袖人物之一。高祖宋黻,是有明一代莱阳的第一位进士,曾经官至浙江副使。其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等职。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街,始建于明朝末年。清光绪五年(1879),莱阳知县茅芳廉为其立碑'宋荔裳先生故宅',道光年间故居内开辟'卢乡书院',光绪年间改为官立小学,后为莱阳中学。1981年,当地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保单位,1992年升级为省重点文保单位。

诗文全才,名噪京华

宋琬秉承书宦门第家风,他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科举,皆名列榜首,才华名动当时。王熙《宋琬墓志》记载,'年虽尚少,而诗文名实闻见四方'。明末崇祯八年(1635),他以地方高才生的身份,拔贡入京深造,跻身国家高等殿堂。他的才华,与父亲宋应亨、兄长宋璜三人,一时名噪京华。

崇祯十六年(1643),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清兵屡屡南下,侵略山东等地。当年一股清兵逼近莱阳城,宋应亨散尽家财修固城墙,与时任莱阳县令陈显际、工部侍郎宋玫(族子)一起,带领宋氏宗族及当地乡民,组成地方武装力量,抗击入侵者,到底敌人势大,莱阳城沦落敌手,宋应亨被清兵俘获,吊在秋千上乱箭射杀,以身殉国。

当时宋琬恰好出游吴中诸地,到杭州拜访二兄宋璜,在外得免兵祸。城破家亡之后,他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宋琬的思想品行无不深受父亲影响,寓居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生活,感受平民疾苦。

家风清正,受益深远

在清丰县,宋应亨主政深得民望,百姓修建'益咏堂'供奉,每年二月宋应亨生辰之日,必捐钱备礼祭拜一番。明末闯王途径清丰县时,特别告诫军士'宋公有德于民,祠不可毁'。 顺治帝登基,清廷自知杀孽太重,对明朝故吏积极复用,对易代之际死难的抗清义士予以表彰,宋琬的父亲身死劫难,朝廷特别旌表其功,诏赠太仆寺少卿之职。

明清易代,中华大地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清朝入主中原,特别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选拔和笼络,顺治三年(1646),在清廷的主持下,首次开科取士,虽然有国破家亡难以忘怀,但宋琬仍以高超的学识,乡试得中亚魁,翌年又中进士,朝廷初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后调任吏部稽勋司主事。

擢升外放,初涉牢狱

在京的这段生活,无疑是宋琬生涯中最惬意风发的时光,正在而立之年的宋琬豪情万丈,对前途充满希望,立志像父亲一样,为百姓做出一番事业。顺治六年(1649),宋琬在京城结识了许多有才华的友人,给事中严沆、部郎施润章等七人饮酒赋诗,酬答唱贺,一时名满京师,人称'燕台七子'。

七子成就及诗风不同,其中以安徽宣城的施润章和山东莱阳的宋琬影响较大,有'南施北宋'之誉。顺治七年(1650),在弟子的协助下,宋琬的《荔裳文集》《荔裳诗集》各一卷刊刻出版,时年三十七岁。

顺治十一年(1654),外任陕西分巡陇右兵备道佥事,赴任时途经清丰,到'益咏堂'祭拜先灵,当地百姓闻之,纷纷到郊外迎候,宋琬在祠堂看到父亲遗容,'悲不自胜,目为之肿'。宋琬知道新朝文网缜密,丝毫不敢流露出父亲的死因实际。即便如此,也未能躲过天降灾祸。

宋琬从政生活刚刚开始,就遭遇了沉重打击,他在职不到三年,受小人谗言,朝廷翻出了他的父亲宋应亨抗清之事,宋琬随即被捕入狱。三个月后才被平反出狱,官复原职。对后来的遭遇,这还只是'毛毛雨'。

遭遇诬陷,二次入狱

可以说,宋琬的每次升迁,都伴随着一次牢狱之苦。顺治十八年(1661),宋琬被朝廷擢升浙江按察使。次年春,宋琬的同族侄子有叫宋彝秉的人,因为盗窃案发,着落在宋琬长兄宋璠手中办理,宋璠秉公无私,坚持依法依规处置。宋彝秉苦求不得,恼羞成怒,竟然诬告宋璠、宋琬兄弟与栖霞抗清义军首领于乐吾(即于七)通谋造反。

朝廷对宋应亨的抗清举动原本心存疑虑,此刻对宋璠宋琬的'通匪'深信不疑,随即下令,将宋琬及妻、侄等人全部解送京城受审。宋琬被捕下狱,关入西曹刑部大牢。关于这次遭遇,宋琬在后来的祭父文稿中写道,'罪彰事发,兄璠不救,衔恨入骨,飞章告密,震惊天阙',致使'几膏斧钺,亘古奇冤,全家缧绁'。个中凶险溢于笔墨。

二次入狱共计两年零一天,宋琬的许多诗作中,对此经历有所记载,他在《报钱湘灵书》、《答方丽祖书》等诗文中写道,监狱里'圆靡幽暗,白日无光,击柝之声不绝于耳。夏则蚊蚋攒集郁蒸,秋则地湿坐起靡宁,冬则冰天雪地未足为喻'。他在狱中饱受煎熬屈辱,过着'朝为要囚,夕为历鬼'的凄惨生活。

幸亏此案有大司空蒋国柱为之周旋,亲赴莱阳核查真相,'知其冤,力为申雪'。直到康熙二年(1663)冬十一月,清廷对宋琬案审结,认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简单说,就是没有查到什么实际证据,将其释放。这还是因为康熙初登大宝,为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稳定全国政局采取的怀柔政策所致。

虽然朝廷没有治罪,但是出狱之后,也没有给他平反官复原职。此后宋琬一直在家赋闲,不久他又前往江南寓居,没成想浙江又发生狱诉,涉及他在浙江按察使任上的事情,差点又被抓进监狱,幸亏有大司空蒋国柱再次施加援手,将其保释,总算没有'三进宫'。

心怀父难,讳莫如深

宋琬虽然有多次祭文,但是对父亲的死因始终讳莫如深,唯一一次,在《先大夫祭日设醮于润州上方寺文疏》中,写出了父亲的遭遇,'矢英魂于锋镝,视死如归'。浙江案发之后不久,他的长兄宋璠客死临淄他乡。

康熙三年(1664),宋琬的弟弟宋珣中进士,朝廷授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此时的宋琬,依然寓居江南,先后流落于杭州、江宁、苏州等地的友人处所,他曾在《贺山东袁抚台新任启》中写到自己境遇,'谗遘含沙,七尺卒逃于鼎镬;身如败叶,八年飘泊于江湖'。

康熙十一年(1672)宋琬投牒自诉,浙江冤案终于得到昭雪,再次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一职。次年正月,宋琬回莱阳省亲,随后奉诏命入京觐见,此时宋琬已经身患疾病。在'整治三藩'的政策压制下,吴三桂在云南、四川发动叛乱,攻陷成都,宋琬在蜀中的妻子儿女俱都陷入叛军之手。宋琬刚入京中,闻讯'惊恐忧郁',竟然病逝于京都馆舍内。走完了他五十九岁的人生。

【题外话】

这其中有个难以索解的谜团,宋琬之父宋应亨身死抗清保家战斗,身为人子的他,面对国仇家恨,为何又选择入仕清廷?或许有两个原因:

一是迫于家族生存的延续。明清鼎革之际,多少兴旺世家大族,瞬间毁于兵祸,世居莱阳的宋琬家族和宋玫家族,都没能独善其身,遭逢重创。与身死战阵的宋玫相比,宋琬举家南迁漂泊京口,'宅第为邑豪所据'。

顺治二年得以返乡时,宋琬面对的是一片荒芜废墟。为了解决眼前最急迫的经济窘境,宋琬不得不'货卖帝王家',他放下家国仇恨,选择了'应诏公车解褐衣',确实也是逼于无奈之举。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宋琬是否后悔,在他的诗句'为儒易成腐,误人惟薄宦'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二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关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宋琬曾经提及三个途径,庙堂之中立文治,疆场之上建武功,二者不能得,则遁迹山林,不问世事。对于'疆场建功',宋琬的机会机会为零,而他也有过遁迹隐居的设想,在父亲身死国难不久,宋琬曾写下《纪愁诗癸未八首》,其中有'此身甘隐逸,终剪墓边莱'一句。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对于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是无可抵挡的,生于孔孟之乡、书宦之家的宋琬别无选择。宋琬痛定思痛,终于走上出仕一途,这说明宋琬心中认可的人生价值,还是'经纶济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