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一)
读《正面管教》(一)
文|李宾之
第一次听闻《正面管教》这本书是在我们新教师培训讲座上,初为人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尤其是在面对我们的“熊孩子”时,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爱孩子。郑建萍老师的“后进生分析与转化策略”让我困惑已久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如获至宝。听完讲座,我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既温和又坚定,让孩子感受到你在感同他的身受,又让他明确你对他有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后进生的逆反顶撞其实是一种向你呼救的蜜语,渴望被理解被关注被鼓励被认可,当我们明了才能做对做好。”
真正获得了这本书,细细读来,更觉道理深刻,耐人寻味。
我们必须明了,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我想,若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不应该只是老师或家长感到认同,更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舒服,受尊重。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孩子,面对三种声音,“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会更倾向哪一种?
第一种想想都有些恐怖,这样蛮横可怕的控制没有哪个人会甘之如饴吧!第二种其实对孩子的诱惑力很大,自由、任性、无限选择。蜜糖陷阱之所以存在且有用,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拒绝不了蜜糖的诱惑,心甘情愿落入。可怕的是,不管怎么用蜜糖包装,陷阱终归是陷阱。孩子看不出来,他还小,更何况这陷阱可能是由他最信任的家长或老师摆在面前的。但我们不能做设陷阱的人,更不能引诱孩子沉沦,这蜜糖背后的令人心悸的后果,我们可以预见。相较而言,第三种可能是最安全的,是孩子可以做到的。“尊重”这个词理解起来或许有些难,可以具化成一件件小事,我做到了,就能有选择,那也挺有成就感的!
孩子觉得舒服,安全,那家长呢?书中,3岁的乔尼在一个寒冷的雨天拒绝吃热乎乎的玉米粥,在三个不同的家庭上演了这一幕,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三种方式的截然不同。严厉的控制型妈妈因他的不服从而教训他一顿,告诉他只能饿肚子了。然而30分钟后愧疚感汹涌而来,面对乔尼玩够了后的饥饿,开始了可笑的说教和唠叨。但这样的情况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骄纵型妈妈宠着这位小霸王24小时忙的团团转。“正面管教”式妈妈跟孩子说“那你去玩吧,吃午饭时再见”两个小时后饥饿的乔尼来找妈妈,她也只是这样说,“我想你肯定饿坏了,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孩子或许会发脾气,妈妈可以用“冷静期”方法,坚持使用,效果更佳。
事实上,在没有了解正面管教之前,大多数的父母和老师可能也并不喜欢过度控制或骄纵,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就会在这两种无效管理方式之间来回摇摆。要知道,过度控制的代价是孩子走向极端,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而骄纵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羞辱,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
船在大海上航行,偏离位置后的坚持是愚蠢而可笑的,更何况在这个坚持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因此感到受尊重、舒服、自在和快乐。及时调整,或许偶有风浪,但大家都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激励自己,望向远方的星辰大海,驶向春天。
在读第一章的过程中,我时而是孩子,时而是家长,时而又是老师,以三种不同的身份去看同一件事,我想,若是可以让三个身份同时感觉到舒服自在又积极向上的,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入学习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