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会如此受到列强们的推崇?只因一点别人没办法做到
提起李鸿章,很多人都会想起那句“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颇有一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之所以会“年少不懂李鸿章”,那是因为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其阅历没有办法去真正理解李鸿章毁誉参半的一生,他代表清廷和列强签订了包括《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在内的三十多条不平等条约,分明就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形象。只有等到一个人的阅历慢慢丰富起来以后,才会慢慢地体会到李鸿章的挣扎、痛苦和无奈,才会发现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想卖什么国,也更不愿意求什么荣。1876年,当他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时,已经是清廷的封疆大吏之首——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难道后面所背负的三十多个丧权辱国的骂名还能给他带来更高的官职,更多的好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1883年李鸿章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之前,清军明明打了胜仗,结果却落了个“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果,这难道这还不是李鸿章卖国的体现?对于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发生在1859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大沽口战役(清军取得了胜利),正是因为此次战役的胜利,也导致后来英法联军增派了更多的军舰和军队,从天津一直打到北京,然后一把火烧毁了圆明园,咸丰皇帝匆忙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避难,结果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而收场。所以说,实力摆在那里,一个局部胜利非但影响不了大局,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
从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李鸿章从此便刹不住车——每逢外交棘手事务,清廷便想到了这个屡受排挤的汉人(功劳再大,李鸿章也毕竟只是个汉人),以至于后来只要是签订协议,列强们只认李鸿章,只因为一句话:官比李鸿章大的,没有他懂洋务;懂洋务的,官又没有他大!
先说做官方面,自1862年担任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先后担任了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重要职务,曾国藩死后,他就成了清廷官职最大的汉臣(除了皇帝和亲王,后面就是他了)。再说洋务方面,清朝一贯闭关自守,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以后,清朝统治者仍然不思进取,结果被列强一再蹂躏,结果每次都是以割地或赔款求和而结束。李鸿章自组建淮军进驻上海防御太平军以后,就一直在和洋人打交道,当然一开始也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因为列强们为了保住其在华利益,也在竭力防御太平军向上海发起的攻击。另外,为支持李鸿章的淮军,英、法等国还组织了洋枪队(后改为常胜军),这支军队后来在剿灭太平军、捻军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定国内所有动乱以后,不得不说当时整个大清最懂洋务的人非李鸿章莫属。
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以后,李鸿章首当其冲地开始大展宏图——不但组建了北洋海军,在采购洋枪洋炮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本国的军工业,为清政府的苟延残喘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北洋海军被全歼,清廷本来不想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谈判求和,但日本却点名要求必须是李鸿章,否则拒绝谈判,一来想必是怕和别人谈不清楚,二来是想羞辱一下亲手组建北洋海军(当时北洋海军的实力号称世界第九)的李鸿章。这次赴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李鸿章便被当成战争的替罪羊解除职务,得以赋闲的他也开始了访问欧美各国的历程,结果意外地受到了列强们“外国元首”般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有人说列强们如此追捧李鸿章是因为他是大清朝的“金主”,我觉得并不是很准确,毕竟他去德国采购大炮是为了加强国防,与俄国打交道是为了制约日本,与美国打交道是为了制衡列强。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官比李鸿章大的,没有他懂洋务;懂洋务的,官又没有他大,大概是列强们难得找到一个能把“国际事务”捋清楚的“中国代理人”吧。
1901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以后,为了继续给大清续命,“裱糊匠”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最后时刻,签字本来应该轮到中方职务最高的庆王奕劻,结果李鸿章对他说:“王爷,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签字回来后,李鸿章便大口吐血,不久就撒手红尘,说到这里,你一定会想起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