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攻灭蜀国后遭到诬蔑陷害,被收押时说了十个字,不料一语成谶

三国末期,在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等人弑杀了曹魏皇帝曹髦以后,司马昭为了转移舆论焦点,悍然发起了“魏灭蜀之战”。据历史记载,这场战争曹魏一共出动了十八万大军,其中钟会率十多万主力从东路进军汉中,而邓艾仅率三万士兵从西路进军沓中。
结果,邓艾趁姜维大军与钟会主力对峙之时,率领部分精锐披荆斩棘,穿越七百里阴平古道偷袭成都得手,一举迫降了蜀国君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邓艾在创造了战争史上一个奇迹的同时,也立下了盖世奇功。
有一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说由于战场形势万变,将领在外作战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置应急事件,不必事先等待君主的命令。邓艾此次出其不意攻取成都,同样也是远离魏国都城,如果要按常规操作——等待司马昭的命令再来处置蜀国君臣,那估计至少得等上一两个月(这一点请参考李白《蜀道难》),期间万一出现什么变数,“灭蜀之功”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另一方面,此次灭蜀之役,邓艾在自己所取得的巨大胜利面前,也难免有点居功自傲,于是他擅作主张效仿东汉初年名将邓禹作法(受刘秀之命攻入长安,因为处置得当而得到一致好评),以魏帝的名义处置了一帮投降的蜀汉君臣——将蜀汉皇帝刘禅任命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任命为奉车都尉,蜀汉诸王任命为驸马都尉,其它大臣则按照地位高低分别授予官职,以便于让其统一听从自己的指挥。
邓艾如此擅自承制拜官,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或许没什么毛病,放到现在甚至还可能会受到表扬,但在古代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其做法或许不能说有所僭越,但起码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说野心家钟会在得到这些消息后,便趁机大做文章,不仅在半道修改了邓艾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内容,还乘隙在司马昭面前各种构陷邓艾,甚至还诬告其所作所为悖逆不道——有谋反的迹象。
司马昭闻讯,便以朝廷的名义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准备用槛车将他们押送到京都审讯,然后再做处理。可怜邓艾一介忠臣功臣,正是踌躇满志之时,却因为别人的诬陷,摇身一变成了“阶下囚”。
在被收押的那一刻,邓艾仰天长叹道说了十个字:“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意思就是说,从前白起遭受的惨祸,于今又要重现啊!白起我们都知道,他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战神,后来却因为范睢的诬陷而被逼自尽,死得非常冤屈。
其实,邓艾最初只是被收押,并没有性命之虞,一切处理都还要等待司马昭等人的详细调查结果——即便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但凭借其“灭蜀之功”,是有很大概率被赦免的。
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钟会率大军进入成都后果然意图谋反——准备效仿蜀汉建国,结果被卫瓘等人识破。卫瓘在诛灭钟会后,一跃而成为魏军的最高领导人,但由于他曾经也参与了诬陷邓艾——害怕将来会受到朝廷的处罚,所以便派人追上邓艾父子,将他们在半路杀害了。
不得不说,邓艾在被收押时说的那句话,只是在感慨自己的遭遇,不料一语成谶,真的就像白起一样被冤杀了,而且因为卫瓘是司马昭心腹的缘故,此事最终成了一个悬案——司马昭不仅没有追究卫瓘的过错,也没有为邓艾父子平反。
直到西晋建立以后,邓艾的孙子邓朗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郎中,邓艾父子的英灵才总算得到了些许安慰。
参考资料:《魏氏春秋》、《三国志》

更多三国历史故事:

说诸葛亮成就刘备,那是不懂三国

这三个谋士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三国将更加精彩

诸葛亮定策三分天下,殊不知东吴早就有三分天下和二分天下的国策

杨修看透了曹操很多次,却因一件事疏忽而丢掉性命

曹操养子:画地令方,少年大义,最后却因失节而被诛灭三族

论识人辨人用人,他比曹操还厉害,比诸葛亮更高明

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有没有埋伏刀斧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