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搞钱年轻人:100块钱怎么理财?

导语

老陆上次在一个年轻用户居多的社区里刷到过这样一个话题:“我有100块钱,该怎么理财好呢?”

可见,哪怕只有100块,也要好好守护。现如今,爱理财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今天和老陆一起来看看当代年轻人是如何理财的。

年轻人理财从借钱开始

这代年轻人在不少自媒体口中是极其危险的一代人,从”脱发秃头”、“油腻中年”再到“人均负债12万”,在财务方面他们“乱花钱、月光族、提前消费……”一提到90后就会瞬间联系到这些经典标签。

图源:网络

根据《9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我国90后(含95后)短期消费贷款超过3万亿,约占全年短期贷款总规模的1/3;国内某平台也针对90后消费者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90后”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提前消费的比例超过五成,这样看现在的年轻人近半数深陷提前消费的深渊啊!

但事实证明,年轻人可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败家。某消费金融平台使用数据显示,90后在使用小额贷时欠钱不还或者经常逾期的比例仅有1%,和整个年龄段的用户比起来,这个比例算是非常低了。

另外2019年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90后攒钱报告》,里面提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即90%的90后使用提前消费,并非是没钱,而是想利用免息期来理财。对比他们的攒钱数据和提前消费金额发现,90后每月在攒的钱,平均是其提前消费账单的4.5倍。

这样来看,先借别人的钱消费,自己的钱躺在理财产品里赚赚利息,免息期一到再按时还款。这样循环往复,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东西,顺便再把钱也赚了!这分明是妥妥的“靠谱”青年啊!

当代年轻人,理财,是从借钱开始。

年轻人理财新趋势:搞基金

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超级大年”,基金发行规模破3万亿创历史记录,不仅“基金”频上热搜,连基金经理都solo出道,拥垒众多,“涨时蔡经理、跌时经理菜”,基金评论区页面每天都有基民在里面嬉笑怒骂。

基金登上年轻用户占大多数的微博热搜,再加上2020年基金市场的风生水起,年轻人对于基金投资的投资热情也盛况空前。

老陆看到过一组数据,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52.9%。随着最老一批90后迈入30岁大关,这52.9%的新基民都是90后,甚至00后。

为什么年轻人开始关注基金了?老陆分析了一下,主要是:

1)基金赚钱效应明显。2020年权益市场有两个标志性时刻,一是3月份美股熔断四次连续上热搜,不少90、95后高喊“抄底”借基入市,再加上A股也在去年7月迎来高潮,随便买一个基金都能赚钱,说是全民养“基”也不夸张;

2)去年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且资管新规下打破刚兑后,“稳赚不赔”的时代没有了,理财产品的吸引力明显不如基金;

3)买基金门槛低,方便便捷。现在买基金渠道众多,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操作,而且没有资金门槛,一些基金销售三方平台引导的“10元买基”成功吸引年轻用户入市。

搞基金 并不简单

年轻人学习能力、获取资讯能力强,相比上代人整体财商水平高很多,《90后攒钱报告》显示90后初次理财时间比父母早了10年,不过其中也不乏很多小白用户。

在一些投资理财兴趣小组的讨论交流里,有人觉得场外基金适合“短线操作”的,原因还说的“头头是道”;

图源:豆瓣社区

还有人已经买了40多只基金,每只都舍不得丢……

图源:豆瓣社区

老陆也有位新人投资朋友,去年开始买基金,了解了基金适合定投之后开始周定投基金,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个交易时间他都基金看盘,时不时喊基金涨了,没多久又喊开始跌了。要知道定投的好处之一在于省时省力,每日盯盘这样不是已经丧失了定投的意义了吗?

这届投资基金的年轻用户身上很多有这样的“共性”,看到周围人赚得“盆满钵满”才开始蠢蠢欲动进场买基金,完全没有经过投资者教育,不懂看持仓、挑基金经理,哪个涨的好就买哪个。当然,2020年市场红火背景下,很多人确实是赚了钱,给了大家自己理财水平很高的“错觉”。

一份调查显示,5成人在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时会忽视风险,其中一半是90后。大部分投资者选择产品的理由为“投资门槛”、“产品收益率”,完全不把风险放在眼里。

要知道牛市里虽然大部分人买啥啥涨,但牛市也是大部分人亏损的原因!

某基金分析人士表示,近来基金市场火热,对于投资者来讲,也更要冷静思考自己的投资需求,不追热点,理性投资,明确自己的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把基金作为长期的资产配置工具,而非期待“暴富”的手段。

老陆也提醒一下年轻朋友,面对权益市场这样一个高风险领域,如果大家盲目进入,很可能以亏损离场结尾,“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