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姊妹品牌大撤离,传统品牌“复辟”,快时尚“败退”

ZARA姊妹品牌大撤离,

传统品牌“复辟”,快时尚“败退”


ZARA在中国市场可能要“孤军奋战”了。1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ZARA母公司Inditex确定将关闭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品牌在中国的所有实体门店,且预计所有关店工作将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众所周知,ZARA的这些姊妹品牌,都称作为“快时尚”。快时尚一度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最吃香、最火爆、最吸引眼光的消费业态,颇受消费者喜爱,也掀起了一股股的消费浪潮。包括H&M、ZARA、优衣库、MJstyle、无印良品、UR、C&A、GAP等在内的快时尚品牌,都在中国市场找到定位,也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扎下了根。一时间,各大商场都布满了这些快时尚专用柜台,单独设置的门店更是不计其数,大有将传统品牌全部赶出市场之感。

而面对快时尚品牌,中国消费者也是爱不释手,只要进入到这些门店或柜台,多多少少都要带几件商品走,而且是老少皆宜,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喜爱,也能感受到时尚带来的快乐。很多人认为,快时尚让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时尚了。即便对时尚有点羞涩的消费者,看到快时尚商品,也忍不住放弃了羞涩,选择一些快时尚商品。

然而,快时尚的“快”,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刺杀传统品牌的同时,也从掀起快时尚风潮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剑锋对准了自己。可不,从2002年优衣库率先在上海开出2家门店,让中国消费者接触到了快时尚开始,到近两年传统品牌“复辟”,让快时尚用“快”这把剑刺向自己,也就10多年时间。就商业经营来说,20年有点短。就快时尚来说,既然是“快”,自然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了。

快时尚能够一度成为消费者的挚爱,主要源于其可提供海量单品的选择模式,以及T台流行的男女成衣设计元素转化成青少年和婴儿衣物等的产品线,让年轻父母们爱不释手。同时,较高的性价比,又让快时尚具有了价格上的强大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快时尚的这些特点,或者说优势,也是很脆弱的,是易碎型的。一旦哪个方面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节奏,或者出现审美疲劳,就会慢慢被消费者抛弃。快时尚与传统品牌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快和多,而传统商品的优势,则在于耐用和实用。当快的优势不再、多的优势也失去,等待快时尚的就是节节败退和日趋萧条。大约从2015、2016年开始,快时尚的“好日子”就有点到头的感觉了。一些快时尚品牌开始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出现衰退现象。首先是也曾风光无限的马莎百货宣布关闭中国内陆的所有实体店铺,次年出售了港澳两地的门店。紧接着就是曾经在上海一号店创下3日销售400万的韩国品牌SPAO开始大规模关店。到了2018年,曾经立下“3年开满全国500家店的“New look”宣布关闭所有门店。等等,再到ZARA母公司Inditex确定将关闭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个品牌在中国的所有实体门店。快时尚,真的是来得快、去得更快。“快”这把剑,真的锋利而无情。

传统商品“复辟”,当然是一个方面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但是,电商的出现,也是快时尚衰落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快时尚依靠的就是“快”,而电商之“快”,电商能够提供的海量选择,那是快时尚无法相比的。纵然快时尚品牌也进入到了线上销售,但由于单靠自身一个品牌或几个品牌去与电商的无数品牌竞争,当然是缺乏竞争力了。因此,撤退也好,关门也罢,就成了快时尚的必然结果。

快时尚能够像传统品牌一样东山再起,说实在的,不看好,也不抱多大希望。因为,传统品牌玩的不是速度,而是节奏,快时尚玩的是速度,不是节奏。节奏可以永久保持,企业也可以自己掌握。速度则无法永久保持,企业也难以把控。所以,当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脚步后,快时尚就只有被淘汰的份,取而代之的是掌握节奏的传统品牌。传统品牌可能不会像快时尚一样风生水起,但也决不会像快时尚一样快速消失,而是会稳稳当当地站在消费者心中。就像电商一样,一旦政策趋于平等,以速度见长的电商,也会像快时尚一样,让位给实体店。只是,不会像快时尚一样出现秋风卷残叶现象。

快时尚起步于“快”,兴旺于“快”,也受伤于“快”,衰落于“快”。没有节奏的“快”,确实是难以长久的,更不可能永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