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璹《耕织图》

南宋有个叫做楼璹(shú)的读书人,熟知耕桑,他曾在杭州临安做过县令,有感于农夫与蚕妇的辛苦,将农桑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画了下来,并对每一环节都赋诗一首,他这一套画册,名叫《耕织图》。

后来这一套耕织图轶失,只剩一些摹本,康熙在第二次南巡途中,得到江南士子进献的一套《耕织图》,十分喜爱,令宫廷画家焦秉贞根据楼璹原意另绘耕、织图各23幅,并亲自题诗。

焦秉贞绘制的这套《耕织图》后来刊印的版本很多,这一套是康熙三十五年,即1696年,由朱圭、梅玉凤镌刻的内府刊本,是最早的版本。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册子每页横34.7厘米,纵27.7厘米。钤:渊鉴斋,康熙宸翰,保合太和。渊鉴斋是康熙书房的名字,宸翰指帝王的墨迹。

这里是拔秧和插秧两幅图。种水稻,要先在秧田育秧,等秧苗长大一点之后,将其从秧田拔出,再插到大田里去,故先有拔秧才有插秧。

拔秧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濯,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着畦东西。

青葱刺水满平川,

移植西畴更勃然。

节序惊心芒种迫,

分秧须及夏初天。

插秧

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

溪南与溪北,笑歌插新秧。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

我教插秧马,代劳民莫忘。

千畦水泽正弥弥,

竞插新秧恐后时。

亚旅同心欣力作,

月明归去莫嫌迟。

康熙作为一个开创了一代盛世的皇帝,为什么对农业生产有如此大的兴趣呢?实在农业乃社稷之本。虽说人活着不止为吃饭,但没有饭吃是万万不行的。只有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几乎是古代每一个明君的梦想,但究竟终他们一生,也未曾实现,只因农业主要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

后来这个梦想被袁隆平实现了。

袁隆平院士带领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产量,粮食安全这个困扰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难题迎刃而解。从此泱泱中华,再无饥馁。此等功德,深不可量。

袁老千古。

(0)

相关推荐

  • 《耕织图》:为皇帝所作,绘农民艰辛,证农桑功绩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一年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不仅仅代表着百姓们的衣食充足,也代表着国库的充裕.所以中国历代的帝王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无数和农业活动有关的文字资料,比如农事政 ...

  • 今日推荐——耕织图

    该书为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楼璹任于潜令时,绘制了<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耕织图>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 ...

  • 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度,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亦是广大民众的最主要衣食之源.因此,从中国历史的早期开始,上至帝王,中至地方官员与士绅,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由 ...

  • 《胤禛耕织图》里的古代农业智慧

    <胤禛耕织图>里的古代农业智慧 周  乾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4月16日第8版) 自古以来,春耕是我国每年立春之后的重要农事活动.我国古代帝王非常重视春耕,如故宫博 ...

  • 帝王干农活:雍正耕织图

    <雍正耕织图>也称<胤禛耕织图册>,是康熙朝四王爷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当时还是王爷的雍正,在即位之前,在潜邸命宫廷画师绘制的.这是以康熙年间刻板印制的<耕织图>为 ...

  • 清朝西洋画派人物焦秉贞四十六幅《御制耕织图》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焦秉贞的《御制耕织图》既是单独的小画面,又是连环画

    耕织图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从广义上来讲,是用图像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农业生产.早期的耕织图多是单幅的小画面作品,例如战国时期的宴乐射猎采桑纹铜壶.汉代的画像石等.从宋代开始逐渐由单一的绘画创 ...

  • 颐和园玉兰盛开《耕织图》

    注:图系怀旧梦缘原摄颐和园2021年3月31日

  • 从圆明园中清漪园的耕织图,到清末颐和园的水操学堂 | 颐和园中的小众景点“耕织图”景区

    第221篇 [心尧爱北京] 在颐和园众多的知名景点里,耕织图和水操学堂这里应该算是存在感不那么强的. 这里鲜有游客,基本都是来散步遛弯儿的大爷大妈.比起十七孔桥.长廊和佛香阁,耕织图景区清净得几乎不像 ...

  • 乾隆爷的瓷板画 |墨彩书折式耕织图诗瓷板

    故宫博物院里馆藏着多不胜数的宝贝,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陶瓷青铜器抑或是其他,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多不胜数的宝贝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陶瓷器了,清三代,陶瓷制作技艺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尤其是乾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