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经大师

那一日,看见了时空传媒发出了一个聚会帖子,打开一看,是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茂叔在休宁县打造的一个田居项目,邀请了杨老师来一个即将推毁的建筑工地进行创作。看了几张图,觉得这个形式从未近距离见过,一定很有意思,于是就报了名。

到了现场,在茂叔的带领下,大家在几成废墟的一个小学教室里,欣赏到了前一日杨老师创作的作品,视觉上巨大的冲击,和我们素日里见到了艺术创造形式迥然不同,同行的一些朋友在议论看不懂,我不敢妄言,隐隐约约的总有一种感觉浮上心头,正好杨老师到了临时布置的会议室,带着巨大的好奇,我认真的听了杨老师的发言。

(photo by tutu)

可以说,有点被惊住了。

一般的各种各样的见面会,恳谈会,大会小会,也参加了不少。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这样的一位艺术家,面对着一批素昧平生的人,那么坦诚的“交代”自己,用这个词,好像有点滑稽,但是杨老师是真的,在诉说着自己的狂妄和自否,坚强和脆弱,理性和感性,如此矛盾而又统一的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且还是如此的真实。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好像一个多棱镜,更加的立体和丰富起来。而气质素雅的杨老师的太太,一直微笑和沉默的陪伴着杨老师,谁也不会猜到,“一条”视频播放的网红花园—莫奈花园,完全是她一人亲手打造!

再见杨老师,是半个月后,他带着好友和弟子,来九月徽州了。我赶紧化身小跟班和迷妹,跟着杨老师下到村子里,目睹了杨老师的创作过程。

如果一定要为艺术家归类的话,杨老师是脱胎于印象派,野兽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的当代艺术家,抽象主义画家。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杨老师在圈子里是真正的大佬。可是这些离平头百姓十万八千里远的头衔,对美术盲的我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他的作品,会被一般人认为“不正经”。我只是好奇,杨老师的创作过程,和他的灵感来源,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创作形式——在废墟上作画。

可是在目睹了他的创造过程,我不得不说,当下的徽州,就是最适合他的天然画布。他的儿时芜湖记忆,他父辈和至亲的苦难,他在德国的经历,他的生活经历的沉淀,和现如今的光鲜亮丽背后的破败徽州如此契合。

一只长得像拖把的长刷子,一个墨水桶,一个小喷壶,杨老师到了现场,自然而然的,大家都开始了沉默,他往往并不会思考很久才下“笔”,而是上手就画,边画边思考,好像害怕灵感会跑掉。小的墙面往往他显得意犹未尽,在面对一个很大的墙面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仿佛同时开动了很多个机器,而试图搞懂他布局和逻辑的我也在脑子里很吃力的跟着后面在跑。

几场下来,我倒是有点羡慕工笔画匠了,因为似乎他们要做的,唯一就是一个“定”字。

只有在杨老师画小画的时候,气氛得以轻松不少。杨老师和同行前来的细心呵护他的好朋友高老师,互相演绎着好基友的玩笑。

回到客栈,我兴致勃勃的想挖掘出杨老师作品里的积极意义,因为我深知他的作品普罗大众是不可能接纳的。但是嘻嘻哈哈的杨老师却突然严肃的回答我:“没有积极意义。这就是一个生命力放弃的过程,所有的都会消亡”。他的回答和他的作品一样真实的仿佛一勺凉水,我贼心不死的继续辩驳:那您选择一处处的废墟,就是一次次的死而复生。

不管杨老师如何认为,我坚持这样认为,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因为翻开杨老师的画册,沉重的作品背后,我看见的就是生命力的真实和强悍!

仅以此小文,送给杨老师,有一句网上流行很久的话,最适合他——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杨重光,一个久别重逢的好画家!

点击蓝字阅读业内人士关于杨老师的介绍

©九月徽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