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与油画,历史的错失

国画对于西方油画影响甚微,以前我们从技术角度分析,国画的表达语言,与油画表达语言差距太大,而浮世绘比较接近。所以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很多人学习日本画的技法。

不仅是技术的差异,还有诸多原因。西方研究艺术史,往往从工具的革命,可以推导出一系列有趣的结论。

本篇我们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看中西绘画错失交臂的原因。

西欧绘画的创新第一浪,是莫奈等人,他们在1863年举办了“落选沙龙画展”,之后在1874年展出中有莫奈的《印象.日出》,1876年再一次办展,此后一发不可收,成为欧洲绘画的新浪潮。

中国跟西方交往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1851年至1864年为太平天国战争。1853-1868年为捻军战争。此后,清朝陷于多次与各国列强之间的冲突,到1894年甲午战争失利。

换句话说,印象派在欧洲发展过程中,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与欧洲的交流多数在枪林弹雨和丧权辱国的条约间逶迤而行。

而日本的浮世绘,1800年左右开始出现锦绘,就是版画的浮世绘。这种大量复制的画片,通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出口到欧洲。50年时间里,在欧洲市场流传甚广,在欧洲画家中间也受到模仿和欣赏。到了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中国内困不能参加,日本参展产品大出风头。正赶上印象主义的时代,法国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专注到日本浮世绘上。

等到了1910年左右中国的徐悲鸿等人出国留学到了巴黎,现代主义的风潮已经孕育中,最前卫的欧美画家,已经无暇再探索东方绘画的神秘了。

1911年,杜尚的自行车轮子,登上了舞台。西方的绘画大步奔向另一个极端,离开中国绘画犹如南辕北辙越走越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