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雜誌電子報137期
壹、典籍記載1
本方出自清代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用以治療中風後遺症。諸如半身不逐、口眼歪斜,言語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弱、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苔白、脈緩。適用於中風後遺症,諸證乃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故其方功效可分為補氣、活血通絡兩大部分,而現已成為中風氣虛血瘀證的經典名方。方中組成藥物有黃耆、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及紅花共七味藥,故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現今研究顯示,補陽還五湯對腦部傷害性循環有改善作用,可以促進損傷後神經元的修復,臨床廣泛應用在缺血性腦中風之後病人會呈現正氣虧虛、瘀血阻滯現象症狀如“單側肢體無力、肢體麻痺、嘴歪、眼斜、頭暈、嘔吐、步態不穩、說話不清楚、短暫的視力模糊、失明或複視。臨床使用上亦有作為改善血液流變、抗血栓、抗動脈粥狀硬化、抗腦缺血、缺血性腦中風、血管性癡呆等作用。
貳、方藥配伍義理
半身不遂,為一側肢體不能隨意運動,屬中風病常見症之一。又名偏枯、偏風。先秦醫書《靈樞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風中五臟六腑之俞,所中則為偏風。」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治篇》雲:「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由上述知道,半身不遂之因乃源於邪氣入經絡,使氣不能順利行走,無力佈散全身,半身無力循行,氣血經脈必致瘀滯所引起。補陽還五湯主要運用氣行血行的理論,利用大量補氣藥黃耆,大補營衛元氣功效,依循氣旺則血液通暢原理;再酌量搭配活血通瘀作用藥物,如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川芎作為活血、補血,通絡不傷血,祛瘀且不傷正;搭配地龍來通經、活血,行走全身作用1。總結本方特色是運用大劑量的補氣藥黃耆,其性味特性:甘、微溫,益衛氣固表,補元氣升元陽,再搭配少量活血藥,作為袪瘀通絡,補活結合,以補為主,去除裏虛而消散瘀血,幫助病人補其虧損之氣2。
參、補陽還五湯中黃耆扮演角色
補陽還五湯何以選擇補氣藥-黃耆?這與王清任認為半身不遂發病原因和黃耆的藥性特點有關。《醫林改錯》提到“夫元氣藏于氣管之內,分佈周身左右各得其半…元氣易虧經絡自然空虛,有空虛之隙難免其氣像一邊歸,歸併於左,則右半身無氣;歸併於右,則左半身無氣,無氣則不能動,不能動,名曰半身不遂。”黃耆功效是行氣,善於走表,不但能大補元氣、升氣於表、遍佈元氣於人身,疏通經脈、補虛通痹、補陽利陰等功效。綜合近年補陽還五湯拆方研究結果發現,黃耆和活血藥一起搭配對腦缺血後引起海馬組織損傷有改善效果,可能促進腦缺血後神經發生和恢復神經功能,使體內促進腦缺血後內源性神經幹細胞增殖、遷移和存活因數 BDNF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數;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提高,增加 VEGF (血管內皮生成因數;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蛋白進行有絲分裂,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分泌 BDNF,進一步使神經幹細胞增殖和分化,恢復神經功能,但是如果單純只使用活血藥 (沒有補氣藥黃耆存在) 對修復神經和神經功能恢復毫無作用,由上述碩明為何補陽還五湯會使用大劑量的黃耆3,4。另外,補陽還五湯中阿魏酸 (川芎、當歸成分) 和芍藥苷具有穿過血腦屏障,到達腦部發揮直接治療,擴張血管、抑制凝血功用,將補氣藥和活血藥一起煎後利用 HPLC 分析主要指標成分阿魏酸和芍藥苷變化,發現黃耆會影響阿魏酸及芍藥苷含量5。總而言之,黃耆在補陽還五湯中,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目的是補氣、行血、通絡,利用該方中的活血藥一起搭配作用,可能可以用來改善腦缺血引起中風後遺症。
肆、黃耆和紅耆是否可互相替代
根據《台灣中藥典》記載黃耆基原:豆科植物蒙古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或膜莢黃耆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乾燥根。紅耆:豆科植物多序岩黃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 乾燥根6。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黃耆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活性,可改善腦水腫增強全身營養狀態,擴張血管作用而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之可能。依據本草學上的考證,黃耆的正條品應為蒙古黃耆、膜莢黃耆的乾燥根,紅耆僅是在中國西北地區局部使用的生藥,但自古以來耆類生藥的使用黃耆、紅耆常不分,特別在台灣市場上幾乎都是紅耆。隨著對黃耆、紅耆化學成分研究,1985年版的《中國藥典》正式將紅耆單列為一種生藥。儘管紅耆在《中國藥典》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用法記載上與黃耆相同,黃耆有明顯改善腦中缺血及全血黏度,減輕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水腫,抑制腦神經細胞的凋亡,改善腦組織病理學,提高 CGRP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 含量,當大腦產生瘀血時,腦中微循環缺血,引起腦血管痙攣、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加重缺血引起的腦缺氧情況,降低腦的血流量使,同時會產生過多的 Ca2+ (calcium overload) 加重腦繼發性損傷,造成體內內皮素 (endothlin;ET) 增加,使 NOS 會活化促使體內 NO (nitric oxide) 濃度升高,使腦血管收縮造成腦組織內因性傷害,這時投與黃耆後發現能減輕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損傷,擴張腦血管、改善大腦的血流,緩解腦組織鈣超負荷,降低 ET 含量及 NO 與 NOS 的含量,改善血液流變性,提升腦的血量改善腦中缺血情況作用7。但是動物實驗中發現,紅耆降壓效果比黃耆差,且黃耆增加血流量跟毛細管通透性優於紅耆8。進一步以成分分析來看這二種耆發現黃耆中成分毛蕊異黃酮,有防止腎臟纖維化、保護腦細胞作用、保護神經元細胞能力和抗氧化活性。指標成分黃耆甲苷 (Astragaloside IV) 藥理作用也有抗氧化、減輕腦血腫、調解 MMP9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MMPs 腦水腫基質金屬蛋白酶) 和 AQP-4(水通道蛋白:維持腦內水、鹽的平衡的活性),可能進一步保護神經的作用,降低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和保護腦組織,降低小鼠的缺血性腦損傷及糖尿病產生周圍神經病變、也會保護神經突觸及預防小鼠記憶力衰退。總而言之,黃耆有益氣扶正、促進血液暢通特性,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加強毛細管抵抗力,延長細胞壽命,清除自由基和 NO 的活性。在治療腦缺血作用方面,紅耆雖然沒有黃耆的指標成分黃耆甲甙 (astragaloside Ⅳ) 跟毛蕊異黃酮成分,但卻有許多黃耆所沒有的其他有效成分,但是這二種耆的水煎劑都是可以提高 CGRP 的含量,降低 ET、NO 與 NOS 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動性、減輕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水腫,抑制腦神經細胞的凋亡等活性9。至於黃耆與紅耆可否互相取代,是有必要再進一步研究佐證二種耆的藥理活性差異。
伍、黃耆劑量多寡於補陽還五湯中合理性
王清任於《醫林改錯》醫書中提到補陽還五湯所使用黃耆劑量120 g,與其他組成生藥10 g 差距極大,此一劑量屢屢引發後世學者的疑慮與爭議。臨床觀察指出,在應用黃耆劑量15、30、60、120 g 的補陽還五湯來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針對 CCCI 患者中發現劑量為120 g 是最佳抗氧化作用,不但可改善腦缺氧、腦部血液迴圈、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腦血流量10。『註:CCCI 由1990 年日本厚生省循環系統疾病研究班提出,於1991年日本第十六次腦卒中學會正式命名,是指大腦整體水準每分鐘血液供應減少 (低於40-60 mL/100 g 腦組織) 的狀態,會造成老年性癡呆和腦梗死。』近年來文獻研究分析黃耆劑量120 g 有效的緩解患者臨床症狀有改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血液濃度、改善微循環、抗血液凝集、增加血液流動性、降低血液黏度、對血液黏度紅血球變形指數有明顯調解活性11,12。動物實驗上發現,當黃耆劑量逐漸提高,會抑制大鼠腦缺血後神經細胞凋亡,改善神經功能的損傷,但劑量若增加到120 g 以上細胞凋亡作用效果較差且出現腹脹氣滯現象13。局部性大鼠腦缺血實驗中,發現劑量120 g 以下,體內保護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抗發炎因數 IL-6維持正常含量,但是若達到240 g,IL-6含量反而是減少。總結,補陽還五湯用量特點:黃耆劑量是120 g 為合理劑量,但是黃耆劑量上的使用要有所拿捏,應該保持一定合理範圍,而不是劑量越大越好。
陸、補陽還五湯的不良反應
民初醫家張錫純於《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經提到:「補陽還五湯于方中重用黃耆,如遇有頭疼眩暈之病,至病發時,更覺頭疼眩暈益甚,或兼覺心中發熱者,此必上升之血過多,致腦中血管充血過甚,上升之血益多,腦中血管必將至破裂不止也,可不慎哉!」上述瞭解補陽還五湯是有副作用的,現代臨床也發現用量過大且久服,會在體內造成蓄積,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有血壓上升、頭痛、眩暈、煩躁、胸悶、皮膚丘疹,出現奇癢、肢痛、震顫等症狀。黃耆劑量不宜超過120 g,否則會導致患者病後無力轉化,導致氣機壅滯,輕者會影響食慾,嚴重者會導致濕熱內生、痰濁壅滯。建議黃耆在該方的用量中,一般劑量不超過120 g,但是臨床使用的劑量還是需要依據病人症狀做適當調整14。
柒、討論
黃耆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有明顯改善心臟活性,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律,增加冠狀動脈血液容量,調解心肌血氧供應,抗凝血活性,因此在補陽還五湯中是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靈魂藥物。臨床劑量是依據病人症狀做適當的調整,建議一般劑量不超過120 g,否則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另外值得注意,本方含有三個黃酮類有效成分,可能會抑制體內代謝酶 CYP2E1和 CYP1A2,間接導致經由此酶代謝的其他藥物,作用的血中濃度被增高、作用時間被拉長,會有體內蓄積。對於中西藥合併治療的病人,要考量劑量的合理性,注意中西藥合併使用的用影響,避免藥物併用後體內的蓄積所產生的不良反應15。
捌、結論
“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中藥複方的療效與方劑中各個成分有關,但是單獨成分的藥理作用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方劑的生物活性。運用中醫方劑學『整體取性』原理,因病體虛,重在補氣以行血;因血脈弱,輕逐瘀以活血通絡作用,無論是補氣、活血、通絡藥物都是缺一不可角色,每一種藥物發揮協同作用,配伍特點:黃耆能扶正補氣,且搭配活血通絡藥物發揮協同作用,以達到氣行則血行,發揮活血祛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