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幽门螺旋杆菌
上一期我们大概说了,消化需要胃液保持一定酸性,但酸性应该维持在特定水平,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产生诸多消化问题,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消化道疾病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与判断。
比较普遍而简单的检测办法是c14检测。判断标准为100个单位,超过这个即被定义为该病菌超标,所说的“阳性”。
问题来了。
当c14检测值低于100,比如,值为90,是不是说明胃液中存在幽门螺旋杆菌,只是病菌数量较低,没有引发病症?或者说,这个程度时,身体能控制病菌而达成某种平衡?
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绝对不会如此模糊,一旦检测出病毒核酸,就确定为阳性。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传染源。
由于此病菌对生存环境有严苛的要求,所以,目前认为人是唯一传染源。但防人,太难了。看看现在新型冠状肺炎防疫难度就知道了。
这个难题如果交给传统医学会怎么办?
古时候没有显微镜,所以看不到有这么奇怪的生物;也没有PH试纸,不会想到去测试胃液的酸碱度。
但古人善于在自然中发现规律,运用朴素的思想达到实用的目的。
中国古代有个“五虫”说法,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虫,人是倮虫,老虎叫大虫。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湿热生虫”。一语道破,“虫”的生命必然条件是:水+热量(能)。
北方只有夏天才有蚊子;湿热的南方,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都更丰富;干燥的沙漠地区,所有的动物都活的很艰难;
一堆垃圾,在北方的冬天里,无论如何也酝酿不出苍蝇来。
用中医的视角看,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生是因为胃部环境异常的湿热。
那么,想要治疗病症,先要改变环境。
中药是怎么改善胃部环境的呢?
经方里有三种“泻心汤”。
泻心汤,不是指心脏,心下是胃,古人习惯说法都是针对胃肠问题的。
比如,用干姜来暖胃的虚寒,用黄芩黄连来清胃肠里的实热,用黄连来燥湿……
以上举例中药只是为说明问题,吃中药也必须经过专业医生辨证后服用。何况,问题可能更为复杂,个体差异很大。
治标与治本,在关键时刻中西医握手言欢,其实医学的本质是统一的,视角不同,策略不一而已。
西医说,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那对于胃病,为什么没有想到治疗照顾肝脏呢?而只是想到抑制胃酸!)
中医说,肝胆犯胃。脾胃出了问题,肝胆不是主谋也是帮凶。
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大多肝胆功能有问题。
嗳气吞酸、烧心、食道反流、口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肠道反应……这些症状,中医都会指向肝胆异常。
中医认为肝胆和情绪最有关联性。
反复口腔溃疡的人,普遍反应有情绪焦虑,通常这类人胃肠都不好,肠炎症状很明显。更有趣的是,这类人,基本是幽门螺旋杆菌患者。
肝胆功能或许才是幽门螺旋杆菌疾病的根源,现在的人压力太大了,情绪变成健康的一号杀手。
总结一下,这种虫之所以能够在胃里滋生,是因为胃里环境变差,异常湿热适合此虫繁衍。
西医治疗策略是抑酸消炎,暂时牺牲消化功能,把虫子赶尽杀绝。
中医的治疗策略是改造环境,让虫子自生自灭。环境改造成功,身体本身变成个消毒器,虫子进来自己死(就是把自己变成c14检测低于100的人)。
就啰嗦这些吧,请专业医生批评指正。
————————————————————————
中医重视气机,所以传统功法都有普遍积极的治疗意义。《黄帝内经》:“肝有病摩两胁”
胃酸、烧心,尽量不要吃抑酸或者碳酸氢铵之类的药物了。
试试中医的办法(暂时应对),胃酸的时候吃苹果,此酸与众不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