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玉明
公元纪年,岁在辛丑,初秋周日,邀冀眼院贤达好友,有携家眷子女三十余人,并驾十一辆车西行,穿邢汾高速,过邢左线路罗、白岸,翻山越岭,驰越峡谷,七十余公里,达太行山之中段,天河山之北,大峡谷之南,天河梁之下——洺水山庄。
此为千年古村落,地高海拔八百余米,不仅有崇山峻岭,茂林翠映,蝉鸣阵阵,喜鹊声脆,空气清新,云雾遮山峰,时显时没;更有泉溪清流激湍,三十余层梯瀑布弯曲映带,哗哗瀑流,雄壮震耳,犹如迎宾的交响乐,又如千万匹战马出征奔腾之声,是否可引以为流觞曲水?虽非丝竹管弦之盛,可为迎群贤之乐奏,亦足以畅叙欢迎诸贤达之情矣。
是日,天朗气清,爽风和畅。仰观群峰云绕,时遮时露;俯察石房依山错落别致,街道整洁干净,处处花坛中步步高、山菊花、麦穗花、格桑花,竞娇争艳。依青山叠峦起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观山听水涛之娱,信可为游山览水之趣乐也。
午时,聚餐于老村长王老五河坝旁简易农家院,因防洪之需,坝门仍用铁合板及钢筋加固,沿坝傍小道进入院内,品尝山村农家特色大铁锅炖菜。炊烟袅袅,直上天空飘绕,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更有忙于向炉灶添加木柴,有者忙于拍摄大锅炖菜各个程序及环节。更感激王老五夫妇为招待大家,整整忙了四五小时。
群贤中,虽有为眼院院科领导及学科权威,均自由列座,有者却站着、蹲着吃饭,少长咸集,欢声笑语,热闹非常。大家边吃饭边交流,得知该村已是千年古村,始于唐末黄巢起义,始有人居。清顺治年初,始由冯姓由本县冯家沟迁居,王姓由太子井王窑迁居,现冯姓为多,占十之有八,其次王姓、郭、郝、梁、陈、要姓。该村现存古石房,均有二百余年。自1938--1946年,曾建八路军纺织厂、皮革厂、造纸厂及利用水之动力钢炮厂(系黄崖洞三分厂,又称十三所、试验所,主产迫击炮及炮弹)厂长(所长)为高义武,后为九大时中央委员,兵器工业部部长。1943、1944年秋时,彭德怀、刘伯承均来短期居住及视察工作。所生产钢炮及炮弹,在抗日、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洺水村系信都区西部山区有影响的文化村,抗日战争时期有夜校,解放初期有小学,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初中。现存初中遗址,仍是村里最好的二层楼石块砌墙,石板苫顶的建筑。四十年来,该村三百余口,发展到现在430余人,共有博士4人,硕士17人,大学生50余人,在外工作成家立业,已达200余口。村里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居多至20余人,皆体健,可从事田间劳动,90岁以上十几人,且无耳聋眼花,生活自理,从未去医院看病吃药。传其因,皆赞其水美矣。去年该村获邢台市最适合“人居山庄”、太行水乡之赞誉。现有卓识远见的高贤志士,进行考察,拟以水湾、水寨为特色,打造文旅康养基地,日前正进行前期工作。午饭之毕,大家继驱车至王山铺。此为冀邢最西山庄。海拔一千二百余米,西靠天河梁主峰,仰视云雾旋绕,不见巅顶;东望大峡谷顶端,峭壁赤岩,映日霞光;环视四周,群岭叠伏,郁郁葱葱,漫山遍野,层林茂密,依山梯田,玉米茁壮,谷穗金黄,在微风中摇摆,似向来宾问候致意;一棵棵核桃树、苹果树、栗子树,枝条弯弯,果实累累,向来人展示着自己的风姿和骄傲。更有村北石房错落,拥簇一株参天挺拔的老槐树,径粗四人难以合围,古老的枝干上的枝条,绿油油叶子,掩遮串串金黄色的槐米,溢放着甜甜清香。据村翁介绍,该树龄已跃一千多年,相传系黄巢王揭杆起义时植种,大唐末年,农民义军聚集太行山一带,黄巢王隐居大峡谷巢王岩洞,此为首府根据地,遗留跑马栈道,骑兵场走马槽,南北岭头、前后营地名村名矣。
大槐树上方一座古老石墙二层石楼房屋,居住一位98岁老翁,鹤发红颜,手持木棍坐在墙根一石臼旁,两目炯炯,打望着游众。此翁系1983年于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术后一直生活居住此地,虽耳失聪,但体健硕,自理生活,其孙子已做爷爷,五世同堂。贤友众赞其仙翁矣,忙将随带桃子、苹果及西瓜赠与老翁。太阳西下落山,众贤友拍照,浏览深山之风貌,有者不畏陡险,采野韭菜花,忙着,喊着,跳跃着,快乐至极。返程时,大家仍依依不舍。贤友王建国主任即兴赋诗:初秋登太行,峰峦翠绿装,彻谷泉瀑响,大美山村庄。滕晓晓女士脱口赞言:仙山、仙境、居仙人也。夜返邢台,脑海翻腾,久不平静,书此句,并存下诗句唯念:
青山起舞迎,洺水泉唱歌,
眼院群贤至,山庄生辉跃,
村长王老五,炖菜赞好喝,
味香飘山谷,会餐特热烈。
驱车王山铺,天河梁峰遮,
千年古槐旺,石房别错落。
叠峰峭壁险,拍照忙停车,
本文作者冯玉明,河北省邢台县南洺水村人,1959年1月出生。现任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河北省眼科司法医学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眼科分会副会长、秘书长,邢台市海外联谊会、邢台市姓氏宗亲联谊会、邢台市发明协会副会长,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十五项,发表医学论文19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7部,曾获河北省十大科技青年奖,河北省十大青年中医,河北省政协双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自幼喜欢文学,热爱山水田园,业余小吟诗词,现有诗稿15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