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起源!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部被称为“有字天书”的典籍。它流传了几千年,涉及诸子百家。它用筮与卦来解说问题,其玄怪气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科学技术理论的滥觞和渊薮,传统的数学、天文、地理、医学乃至建筑营造,无不援用其理;至于它对哲学、文学、民俗的影响,更是人所共知。这部书就是《周易》。

《周易》对中医学理论的深远影响,取类比象、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被后世历代医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六经理论”也深受其影响?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伤寒论》六经是阐述外感热病规律的理论框架,明确六经涵义是把握《伤寒论》的关键所在。各家对此争论已久,莫衷一是。

欲明六经,得从张仲景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入手,但更深层次的开掘,还得从《周易》之理分析,才能解说得透达。因为,连《黄帝内经》也是以《周易》为框架建立起的理论规范,张仲景的时代正是易学大兴,数学、天文、地学、化学、文学等都援用易理来建构本学科理论的时代。

《伤寒论》之六经所表述的是六种“象”,而病象的演进乃是对“六爻之动”的模拟,具体来说,是对乾卦初九到上九的模拟。病的表现也是“象”,为了使“立意尽象”能“象其物宜”,《伤寒论》没有选择八卦模式而选择了六爻。因为,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变化的特征最为明显。发病时为太阳病,向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乃至厥阴病演化。与《易传·系辞》“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相似,而六爻,可表示天地阴阳之多少,也能表示人在疾病过程中阴阳之多少,即《易传·说卦》所谓:“立天之道,日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伤寒论》贯穿了人与天地节气相合的思想,开宗明义地道出六爻和一年季节的关系:“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伤寒论》之六经,其六种病象,正合三阴三阳,与《易传·文言》及《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一年六节一致:阳气外盛为太阳,故高热在体表,是为太阳;阳气内外俱亢,体内外高热,则为阳明病;而少阳时节阳气初生,时冷时热,故当有往来寒热之特征为少阳病。六经之太阴,象于长夏,长夏多雨湿,故以水泻为主之病象为太阴病;少阴象初夏,初夏火热益升,故少阴病象常伴烦热失眠。厥阴象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时节,故厥阴病以寒热错杂为特征。明代医家张介宾在论医易的关系时,就指出《伤寒论》六经对《周易》六爻模拟的特征,他以此说:“故以爻象言之,则天地之道,以六为节。”(《类经图翼·医易义》)

以病象模拟六爻,还能在时间顺序上合六节,即《黄帝内经》所谓的“和于术数”。《周易》的“数”,表示一定的规律。《伤寒论》主要引用了“天以六六为节”和“七日来复”的《易》数。六经的病象从发生到结束的时间有一定的对应,如以一日分六节言,中午为太阳本气之旺时,故“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9~15时)阳明之气旺于下午,故“阳明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5~21时)少阳之当令时间是上午,故“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3~9时)而晚上是太阴之旺时,故“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1~3时);子夜是少阴经之当令之时,故“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3~5时)厥阴旺于黎明,故“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7时)。《伤寒论》吸收了《周易》的时象观念,而推导出六经时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疾病的病情变化趋势。

《伤寒论》在客观记述病象的传经特征的同时,还以“七日来复”为据,判断六经病的转归。复卦、震卦、蛊卦、巽卦、既济卦的卦辞、爻辞中记述了阴阳变化有一个“七日来复”的小周期,《彖传》称此为“天行也”。在人体上,妇女行经期为七目,急性炎症经变质、渗出、增生到愈合也七目,这是由“近取诸身”而认识到的“易数”。《伤寒论》以“七日来复”为据,据少阳、老阴之数推论病愈的时间,在《伤寒例》中说:“病发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虽是一种“和于术数”的推理,但可以说明《伤寒论》六经和《易》数的关系。反映《伤寒论》在六经辨证时具有“象以定数”“数以征象”的特征。

(0)

相关推荐

  • 有意思:周易八卦与伤寒论(四)

    坎,厥阴之卦,主肝,补法为本. 终于到了伤寒论的最后一经了. 厥阴主肝,这也是众多医家的共识. 厥阴排在六经最后一经,说明仲景认识到这是人体正邪交战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肝是人体内最强的器官,现代医学也证 ...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北京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韩世明主任医师 <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极为复杂,正应了张仲景的这句话'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但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渐地去思悟.首先,学习<伤寒论>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且亭读医笔记 2020-12-09 09:27 + 关注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

  • 10分钟捋顺一遍伤寒论六经框架!

    ■ 太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 ...

  • 伤寒论 六经篇

     一.太阳病提纲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病发热寒,头项强疼风出汗,舌苔白薄兼恶风,脉缓需把桂枝选, 头身疼痛无汗喘,脉紧麻黄汤发汗. 2. 桂枝汤中桂芍甘,姜枣加入营卫安.麻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伤寒论六经病各自的纲脉:尺寸俱浮者,太阳...

    伤寒论六经病各自的纲脉: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 尺寸俱沉细者,大阴受病也.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