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作者:李广生

周三到港馨小学调研,听了一节四年级数学课,屈老师执教,内容是认识线。

毫无疑问,这节课的重点是线段、射线、直线三种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作为一个显性的知识点,它必然会出现在相关的考试中,教师之所以反复的强调、练习,原因大致也在于此。我很想问老师一个问题:如果明确告知考试绝不考这个内容,绝不会让孩子辨析三种线型,那么,这节课还用不用教、怎么教?

我曾提出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为什么教决定教什么,教什么决定怎么教。一旦教师决定为了考试而教,必然会把教的重点指向“考点”,教的方式因此成为最大化实现考试利益的手段。在我看来,有些时候,所谓的“考点”就像是一片乌云,遮蔽了课程的本质,阻断了教师深入探究的目光,导致学习流于表象和形式。

这部分知识我非常熟悉,得益于小时候教师的反复训练。三种线型的特点——线段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射线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我至今烂熟于胸,但至今都不知道它们的意义何在。当初的学习,似乎只是为了记住这些,并把它们应用到考试中。我不希望现在的课堂,依然重复我当年的故事;我希望教师在知识点之外,还能关注一些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的东西。

屈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希望。她让孩子们自己阅读教材,通过自学完成对三种线型特点的总结,然后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研究三种线型的区别和联系。她布置完任务之后,我心里有点担忧,四年级的小孩子能自学吗?他们会讨论吗?他们知道怎么研究吗?

课堂安静下来,小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看书,有的孩子拿起笔,在书上做标注,有的孩子拿起本子,填写任务单上的相关内容。学习发生了。我站起身来环顾教室,发现原来坐在学生后面听课的教师,似乎也被这安静所吸引,站起身来,凑到学生身边,看他们在学什么、怎么学。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低头看书,教师低头看孩子,多么美好的安静。忽然想起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教师简单提示之后,小组讨论开始了。四五个孩子聚到一起,每人拿着自己的本子,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这个说说,那个说说,没有具体的分工,没有激烈的争论,声音不大,气氛和谐融洽。我喜欢这种氛围,坚信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会真实的发生并深度的进行。合作是人的天性,其实没有必要为合作做出过多的规定、进行太多的训练。我们为促进合作所提出的要求,往往会变成合作的羁绊,导致合作流于形式。

我被一个小组所吸引,不由自主的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受他们影响,我也压低了声音、俯下了身子,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并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我的加入给他们带来片刻的不安,但很快消失。感觉他们确实把我当成了小组成员的一名,还认真询问我的想法。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学习很美好。我又加入到另外一组的讨论,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我们以有没有端点、有几个端点区分线型,那什么是端点呢?一个小男孩尝试着做出解释,旁边的小女孩明显不太认同他的解释,但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进一步询问。她倾听着,思索着。

我再次站起身环顾教室。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投入到孩子们的讨论中,就连坐在最后排的教师,也走到了前面,俯身立在或坐在孩子身边。校长把听课本卷起来,拿在手里,背在身后,他的头和几个孩子的头凑到了一起,几乎要碰到一起。副校长趴在桌子上,像个小学生一样,和几个孩子小声研讨。孩子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和副校长一样趴着,旁边的几个教师也探过头来。几十个人同时在讨论,教室里并不显得嘈杂。教师正在巡视,被一个小组拦下,她弯下腰,低下头,面带微笑。于是,我又想起了那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场效应”,是学习、合作所产生的“场效应”,不仅把顽皮的孩子,也把矜持的教师、严肃的校长吸引过来、融入进去。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旁观的课堂,就这样诞生了。

学校这两年一直在开展“适学课堂”的研究,教师们有很多困惑,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叫“适学课堂”。有人建议,请专家来学校帮助教师梳理“适学课堂”,为教师示范“适学课堂”。我倒是觉得,不如发动教师的力量、挖掘教师的潜力,主要依靠自己,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适学课堂”。什么是“适学课堂”,真的有必要进行严谨的定义吗?真的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模式吗?“适学”的真谛其实就藏在那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那个知识点,其实没有必要这样设计教学。这样做的结果,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让孩子品尝到学习本身的意趣——发现、探究、思考、合作、倾听、质疑等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带来的意蕴和趣味。这份获得和知识的获得相比也许显得不很实际,但它对孩子终身发展意义重大。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更有价值。

“既然如此,自学为什么非要学教材呢?”我对屈老师说。因为我发现,孩子所使用的教材,非常不适合自学,或是可以这样说,这些教材都是为了教师的教所准备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的。教材总是急于把结论呈现出来,用最少的篇幅、最少的文字、最少的材料,就像是一个撇脚的魔术师,迫不及待的揭开蒙在箱子上的黑布。教材是薄薄的一本,缺少必要的学习活动、充足的背景资料、丰富的学习素材,自学教材的结果,往往是直接获取结论,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让学生自学,或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看教材不是很好的选择。

“既然有没有端点、有几个端点是区别线型的主要依据,那为何不从“点”入手开始“线”的研究?”我这样建议屈老师。希望她能把自学从看教材的窠臼中“解救”出来,用具体的任务引导学习。不看教材,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把点绘成线,同样是自学,而且是更有深度的自学。看教材,直接获得结论,虽然也可以称作自学,但往往是浅表的自学。

由点而到线,由线而到面,由面而到体,孩子的空间概念得以建立、想象能力得以发展,孩子们获得的就不在是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而是系统的数学素养。深度学习往往发生在结合部,如新旧知识的结合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部、跨学科知识的结合部等。虽然我反对惟知识的教学,但我不支持淡化知识的教学,所以我倡导深度学习,不专注于表象化的知识,追求有生命的知识。就像这节课,如果孩子只学会辨析三种线型,不管学的多么扎实,我都不认为是成功的。

那一低头的温柔让我看到了希望,所以我更希望那一低头的温柔引发深度学习的发生。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

  • (原创)读书随笔:要从“学会”到“会学”

    要从"学会"到"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读后感 建议: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要从"学会"到&q ...

  • 小伙伴分享|第17期——手工丝带自制蝴蝶结头饰,最是那抹低头的温柔

    这次小伙伴们有点变懒了,快有2周时间没有收到比较完整的创意作品了.今天我们旧物改造家群里的一个心灵手巧的姐妹"颜颜"为我们大家带来布艺手工的创意,第17期小伙伴作品-- 手工丝带自 ...

  • 黄琳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800字作文.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很寻常的小店 ...

  • 穿着开叉旗袍的美女,风姿绰约,那一低头的温柔,美丽动人

    旗袍,它表现了女子的贤淑.典雅和温柔,它是中国女人的一种情结.一种梦幻,是镌刻在中国女人骨子里的美丽.穿旗袍的女人是一部移动的书,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演绎着炎黄子孙传唱千年的梦幻:穿旗袍的女人 ...

  • 夏雪片莲,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初遇夏雪片莲是在三年前的四月,在武汉植物园的药用园中,本是作为收边的麦冬丛中抽出了几枝细长的绿色花茎,顶端挂满了一串串下垂的白色小铃铛,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那可爱的小模样,不禁让人心生爱怜. 彼时年少, ...

  • 铁筷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杭州的朋友传来消息说,杭植老鸦瓣已有部分绽放了,隐约间带来了春的气息.沪上的公园里并未见过老鸦瓣,而它尚未开放的花苞低着头垂立的模样,倒是让我想起了月初刚刚见过的也即将绽放的铁筷子. 第一次见到铁筷子 ...

  • 华北耧斗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尽管已经写过耧斗菜(耧斗菜,一个被名字耽误的仙女植物.),但此际百花山的华北耧斗菜还是深深打动了我. 它们或者在远处的石崖,或者在休息的长椅旁,像林下的精灵,隔不久就跑出来和你打招呼,劝你歇歇脚. 虽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马帮诗歌第83期

    刊头题字:廊桥水落痕 编     委:墨脉 潜东篱 思豪 刘春志              兰兮 萧郎 威力 孤僧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荷花缘> 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等),应该是我们最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

    中国画对色彩的调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欣赏它,源于它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最直白的就是色彩视觉.任何一位画家,对中国画色彩的运用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特色,这些绚烂的色彩构成了中国画之魂,让中国画的内涵得 ...

  • 刘振伟: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那日登山,将至凌绝顶时,那段路叫"一线天",又叫"一步登天",山峰直插云霄,上山的石阶有半米宽,仅能容下一人攀爬,七十多度的陡坡,扶着钢管栏杆向上爬, ...

  • 最忆那一低头的温柔(烟花三月下苏州)

    爱旅行,是因为,站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每一处,你都可以用新生儿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去享受.在这个新鲜的地方,你完全可以发乎心,做最真实.最放松的自己. 在苏州几天,走走停停,摸摸看看,感觉像是将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