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波 ▏下雨天的乐趣
作者 ▏卢兴波
最近一直在下雨。
出门在下雨,上班在下雨,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一边听窗外雨声,一边看电视新闻——最多的还是防汛抢险的消息。
无聊得开始刷手机玩。朋友圈里也多是晒下雨、晒看海的,如此千篇一律,从无趣到无感,最后变得无动于衷。最遗憾的是,这种天气不便于外出,即便出去也找不到地方可耍。无奈感慨,如今的下雨天,竟然这般无味!
三十多年前却不然。那时若遇大雨天,我们这班小孩子哪个还坐得住!幼时暑天最见不得的就是下大雨,尤其是电闪雷鸣的暴雨天。
每当下起大暴雨,小孩子们都兴奋得不得了!完全不用动员,每个人都提上捕鱼工具,挎上一只笆笼(一种由竹篾编制的容器),或提一只小桶,披起蓑衣戴上斗笠就冲出家门了。
外面到处都是积水——池塘、沟渠、稻田和菜地被连成了一片,而地势低洼处早就一片泽国,只剩几条田埂若隐若现时而浮出水面。
风雨交加时刻,四处涨水的时候,鱼儿会异常兴奋,正是逃出池塘奔向沟渠田间的好机会。这时的池塘、稻田出水口,时常见到鱼儿在往上窜,我们称这叫“游上水”。此时只需扔一只簸箕在出水口下,洪水顺流冲下,水中鱼虾就被截留在簸箕里面了。
每隔一段时间提一次簸箕,几乎都不会落空。运气好时有几条小鲫鱼,运气差时也有一两条小泥鳅,它们又滑又腻,在簸箕里活蹦乱跳。
另一种工具是一种网兜(客家话叫“漏箕子”),网口套在木条或粗铁丝撑成的圆形圈口上,网身拖得很长并逐渐缩小,直到合拢。将网口置于沟渠最狭窄处,当洪水顺流而下,裹挟在水的所有东西都被冲进网中。每间隔一段时间提一次网兜,将截取物全部倒出,小鱼小虾便从杂草树枝之中挣扎着蹦跳出来。有人还不满足,干脆跳进沟中,冒着齐腰深的水,从上游一路扫荡,奋力将鱼虾往兜中驱赶,危险倒是危险,但往往能有更多斩获。
我是不喜欢这种深沟作业的,一是水深沟宽,操作难度大还费劲;二是鱼虾并不见得都会听你的,有时收成也要看运气。我最喜欢在支流小沟中作业,有更多的控制余地,鱼虾虽然少一些,但基本上漏网的少。在我的记忆中,那些捉到的稍大一点的鱼,反而大多是在小沟渠中捕获的。
狂风暴雨有时还会卷起小鱼小虾,再裹挟到别处,然后从天而降。小时候多次在田坝空旷地捡到过小鱼,也曾经亲见过泥鳅从家里天井里落下!后来我把天上“下鱼”的故事讲给老婆儿子听,可他们不知是没兴趣还是不相信,听完后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每个村都有几个捕鱼能手,雨天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赶上逢场天就摆到赖家店菜市坝售卖,各种各样的盆和桶歪歪斜斜摆成一排,里面装着大小不一的鲫鱼、鲤鱼和草鱼,以及乌棒、黄鳝和泥鳅。而我们小孩就不行,折腾来折腾去也就几条不大不小的货。
捉到的小鱼小虾大多都被我做成了菜肴。
先把鱼虾肠肚挤干洗净,准备适量葱姜蒜末和茴香,再捞一大把泡菜切成细末待用。锅中放入少量菜油,将小鱼略炸过油后装碗。在锅中剩油中依次放入豆瓣和姜蒜末,再放入泡菜炒香,加入少量白糖和清水烧开,然后放入小鱼炖煮。待到收水后再放入茴香和葱起锅,一大碗香喷喷的“鱼香菜”就出锅了。
其实这种级别的小鱼更多时候是被人烘干用于喂猫的,之所以叫它“鱼香菜”,是因为鱼少泡菜多,我们只是借猫猫鱼烧一份下饭的菜。特别每天下午游泳回来,肚子饿得呱呱叫,此时舀一碗冷稀饭就着“鱼香菜”,呼呼啦啦一口气吃得干干净净,那才真叫一个香!
一直到现在,有时到菜市场买了鱼,我都会多加一些泡菜,照从前的方法做成“鱼香菜”。然后一边吃一边讲给老婆孩子听。本来想引起他们共鸣,哪知一对大眼两对小眼却傻傻瞪着,和我完全没有互动,不禁让人失望之极!
其实我现在写回忆文章,除了怀旧之外,最主要的想法就是给老婆孩子看。让他们了解过去的生活,感受从前的美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可叹的是,我的每一次忆苦思甜,在他们这儿都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每次都让人无比丧气!
现在的雷雨天,再也见不到鱼虾出没(连很远的乡村都见不到了),只有满河沟飘浮的垃圾袋和饮料瓶!每想到这些,我就感到无比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