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来越远

世界越来越远

作者:李广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或是告诫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或是提醒自己不要脱离实际。是呀,一点不错,理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好大的距离、好大的落差。但是,为什么呢,理想何以丰满、现实何以骨感?

从单位出来,天已经全黑,登上开往马坡的3路汽车,我想到了这个问题。车上人不是很多,几乎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低着头,看手机。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年轻的女孩,穿着漂亮的羽绒服,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她一边看视频,一边回微信,纤细的手指在屏幕上下翻飞。偷偷看了几眼,真美。窗外是匆匆的车流、幢幢的人影,灯火斑斓。出了县城,车速明显加快,司机好像着急回家,一车人跟着提心吊胆。

赛马场下车,决定不再倒车,步行回家。一是因为路程不远,二是因为夜色很好。有月亮,不是满月,但很亮。夜空深邃,没有星星相伴,她静静地挂在半空,散发着柔柔的光。

柳叶已经落尽,枝条尚在,纵横交错,像是顶着一头蓬乱的发。透过杂乱的枝条看月亮,别有一番情致。若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或是草木葳蕤的夏天,哪怕西风渐冷的秋天,只要是有柳叶,不管是嫩绿的柳叶,还是翠绿的柳叶,即使是微微泛黄的柳叶,“月上柳梢头”的情景,总会让人心里涌动起浪漫的情怀,就算没有“人约黄昏后”。圆月也好,半月也好,或是如细眉般弯弯的新月,都无所谓,有了柳叶的妆点,就有了情趣和情味。柳叶早已落尽,被送到河东的垃圾处理厂,或焚烧,或掩埋,只剩下这一团蓬乱的纸条,干枯而而脆弱,一阵风就能把它们折断。它们用粗细不均的、纵横无序的线条把月亮分割的七零八落,像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一张画有月亮的纸上率性的涂鸦,搞得乱七八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月亮的端庄和恬静,在乱成一团的枝条的后面,它依然那么柔美,竟让人的心里充满了敬意。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想起了张若虚的这首诗。在纷乱的红尘中,持守一颗安静的心。这会不会是月亮的想法?

穿过马坡路口的地下通道,里面很空旷,很安静。拿出小口琴,随意吹了起来,竟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地下通道有回音效果,像是一个巨大的音响,琴声也变得好听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停在我身边,静静的听我吹完,说:“大兄弟,吹得不错。”我笑了,随口说道:“瞎吹。”也许这就是光阴的故事吧:“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理想之所以丰满,可能是因为它具有可塑性,是柔软的,你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随心所欲,毕竟是理想嘛。现实之所以骨感,可能是因为它的客观性,不随任何人的意愿而改变,现实是刚性的。走出地下通道,我这样想。

一方面是刚性的现实摧毁柔性的理想,一方面是一个个不切实际的理想汇聚成一股力量不断改造着似乎坚不可摧的现实。这算不算世界运行的基本原理?但无论如何,都觉得我与世界越来越远,摧毁也好,改造也好,与我无关。

走进小区,万家灯火。家越来越近,世界越来越远。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