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吗?

作者:李广生

早晨起床,先去厨房鼓捣早餐。
特别羡慕那些喜欢睡懒觉的人,能睡懒觉,特别是能睡得着,也是福气。躺不住,据说是衰老的表现。
早餐是挂面汤,卧了两个鸡蛋,柴鸡蛋,放了些菠菜。菠菜是母亲烫好的,放在冰箱里,已经泛黄,但舍不得扔。扔了就觉得对不起老太太。出锅前点了几滴香油。
用父亲的话说,过去的地主也不过如此。若以饮食为标准,现在的很多人,都超过了地主,有些人还算得上大地主呢。
才站了一会儿,腰痛难忍。腰疼了好几天了,想扛过去,却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但依然坚持。对这一点儿子很是不满,说我继承了奶奶的性格,讳疾忌医。我承认,但很难改。几年前便发现,父母的影子越来越清晰地投射到自己身上,如宿命一般。
放弃了骑行,开车上班,还是因为腰的缘故。出小区不远,看到路边站着一位穿半袖的老人,怀里抱着手风琴,旁边是一辆装满东西的三轮车。乍一看,像是个拾荒的老人,在路边演奏。又让我想起欧洲街头的流浪艺人,一个人、一把琴、一辆车,游荡在各个城市之间。
一晃过去了,心中甚是好奇——他究竟是谁,为何大早晨在路边演奏,那辆车是他的吗……路口掉了头,转了过来,车停在路边,上前与他攀谈。
先向他伸出大拇指,说您拉得真好。老人连忙说,您这是鼓励我,我拉的真不行。当时他正演奏一首很熟悉的曲子,却忘记了名字。有种冲动,拿出口琴,合奏一曲,还好有自知之明。
老人说看来您是个行家,来一段怎么样。我连忙推辞,把话题转移到琴上。他怀里的琴很破了,琴身和键盘都能看到清晰的龟裂,说实话,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但音色还可以。他说这把琴是别人的,自己还有一把琴,儿子给买的,在车上。果然,那辆三轮车是他的。
他还告诉我,学琴已经十几年了,但进步不大,两只手鸡爪子似的,在键盘上爬来爬去,好歹弄出个音儿。他说自己在路边弹琴,有真正的行家过来,用他的琴演奏,手指上下翻飞,眼花缭乱,那才叫棒呢。他误以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在练琴这件事上,我们的遭遇是一样的,下功夫不小,进步很慢,所以安慰他说咱就是自己玩玩,不跟人家专业的比。老人非常认同我的观点,说赶上了好社会,可不就自己找点乐。
说起好日子,老人打开了话匣子。特别是得知我是掉头回来专门找他聊天的,表现非常高兴的样子,说你要是记者我就出名了。我连忙告诉他,自己不是记者。他并没有表现出遗憾。
老人说他就是这个村的,向阳村。村庄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住宅小区和办公楼。十年前,我刚到这里的时候,还有大片的槐树林,如今踪迹全无,高楼拔地而起,商业日益繁荣。他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我不缺钱。”他特意强调,说话时满脸的自豪。
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走南闯北,开过黑车、摇过煤球,独挑一摊,干过不少事,但实诚的本色没变。“村里人都知道我实诚。”他对我说。
在社区里干点杂活儿,领导特别信任他,但同事骂他,因为他实在。谁迟到了、早退了,他就拍下照片,照片上有日期,捣不了鬼。有两次,他也迟到了,因为手表慢了两分钟。同事说他,他一生气,手表都扔了。他积极建言,因为发现物业和社区缺乏沟通,于是领导就派他肩负起沟通的任务。他不辱使命,建立起很好的协调机制。
疫情期间,他一直没有休息。最近人手多了,领导让他隔一天休息一天,于是他就有时间在这里弹琴了。
“现在的日子就是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感谢谁?虽然我不是党员,但要感谢党,感谢国家领导人!”他说的慷慨激昂。
他让我看了他的“大篷车”。一辆人力三轮,带个棚子,封闭的,里面东西真是不少,还有各种工具。车顶上是一辆婴儿车,据说是他的孙子的。路上看到有谁需要帮忙,他可以伸出援手。负重骑行,还可以锻炼身体。
我问他多大年纪了,他张口就说84,吓了我一跳,根本不像,八十多岁还能如此健硕,太不简单了。看我目瞪口呆的样子,他又说,现在的日子,一天顶过去十年,你信不信,多好的日子。我表示确信无疑。他又说,其实自己是46年的,今年74。即便如此,也很是厉害。
虽是暮春,早晨还是有些凉,连我都穿着长袖,而他居然半袖,迎风而来,朗声阔谈。
经他同意,拍了几张照片。转眼半个小时过去,我只好告辞。他告诉我自己的姓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他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给出了答案。
路上想起了《俗世奇人》这本书,冯骥才写的,记录早年间天津卫的一些民间奇人,很有点市井杂谈的味道。自己买过一本,后来出了全本,出版社的未曾见面的朋友送了一本,上一期的《收获》又刊载了十几篇,估计大全本也快出来了。历史不仅存在于大人物的传记中,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最近几十年,口述史兴起,似乎代表了某种觉醒,也是观察历史的视角的转移。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吗?答案可能存在于那些我们听不到的声音之中。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跟冯骥才先生聊聊。“奇人”这个视角固然不错,至少可读性较强,但若是选择那些“俗人”加以记录,也许更能洞察历史的微妙。前两年,我曾计划采访一些“非著名”教师,记录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他们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因为我认为,虽然我们那么看重名师,但支撑教育的恰恰是“非著名”教师。计划流产了,原因很多。
疫情袭来,医务工作者冲到前线,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科学家的专业良知和专业判断,民众给予厚望。但是,还有一些人,就是如你我这样的普普通通的人,既没有战在抗疫的前线,也没有站在科学的高峰,不也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吗?在我们身上,疫情打下了什么烙印?
聆听每一个最卑微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