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365):巧舌如簧——说“舌”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1235篇原创文章

本文约3400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


细说汉字

(365)

巧舌如簧——说“

朱英贵

“巧舌如簧”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意谓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借以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可真够厚颜无耻的了。可见人类的舌头跟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辅助进食辨识各种滋味的工具,更是人类语言的发生器,它相当于灵巧的乐器上的重要机关,可以巧弄出各种美妙的语音来。本文就来谈谈这个“舌”字。

一、“舌”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舌”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舌”字的甲骨文字形就象口中伸出舌头的样子,有的形体则在舌边多出几点,代表唾液,意为帮助咀嚼的器官。舌在口内,故从口。舌如果不伸出来则看不见,便无所取象,于是就在“口”字上加一符号,来表示舌。

“舌”字的金文字形,在舌面上多了一一条向前弯曲的线条,可能是表示舌头可以前伸或者后缩的动态。

“舌”字的战国文字(秦国大篆)形体,则将表示舌头伸缩的线条写作一条直横线,并且省去了代表唾液的小点。

“舌”字的小篆形体,是在战国文字形体基础上演化来的,进一步规范化与线条化了。小篆形体经过隶变与楷化便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写法。

也许有人会对“舌”字的构形提出质疑,觉得它不太像人的舌头,甚至有人认为,倒是像蛇或蜥蜴类爬行动物口中分叉的的“信子”。其实这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联想,因为“舌”字从“口”,必然是跟人的口腔有关。对此,可以用“饮”字的甲骨文字形来做一个参证(参见下图):

“飲”字的甲骨文字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饮”字的构形理据,就是表示一个侧面人形张口伸舌俯向容器饮水的样子。除了个别字形(例如上图第二个形体)没有伸出舌头之外,大多形体都有伸舌的意象,从“饮”字这些倒写的“舌”可以证明它跟“舌”字在甲骨文中的一般形体是一致的。

那么,人和哺乳动物的舌头本是前端稍圆的长条物,可是造字时的初文却没有按实体舌形取象,甲骨文的“舌”字为何前部要采用分叉的构形呢?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前人的造字初衷,因为舌头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伸出口外前后左右移动的,于是造字时便简略地用几笔线条来表现这种特性与动态。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是这样解释的:“舌象张口舌向前伸有所移动之形。”也许这就是“舌”字的基本构字理据之所在。

《说文解字》卷二口部:“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

许慎解释的意思大致为:“舌”,长在口内,是用来言说的器官,也是用来辩味的器官。它的字形采用“口”和“干”两个表意构件会合成意,其中“干”也是表读音的声旁。大凡跟舌头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舌”作为表意偏旁。

许慎对“舌”字字义的解释是不错的,然而对其构字理据的解释则有失偏颇。“舌”字本是一个依附象形字,舌头不便于单独描画,故依附于“口”来表现其构形。“舌”字的构字理据中并不含有标音成分,更何况“干”与“舌”也没有读音相近的联系,所以将其解读为“从干,从口,干亦声”是比较牵强的。

是的,“舌”字上部的构件确实是象古文字的“干”字(参见下图):

“干”字的古文字字形

为此,徐鍇整理《说文》时还为其找个理由说:“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从干。”查《说文解字》:“干,犯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则补充解释为:“(干)犯也。犯,侵也。”他们都共同为许慎的解释为什么要用“干”来表意作辩解,那意思就是凡是东西进到嘴里都要碰到(侵犯到)舌头,所以要用“干”与“口”来共同表示舌头的意思,即“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从干。”就这样,好端端的一个象形字“舌”就被解释成了一个会意兼形声的亦声字了。

    二、“舌”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舌”字的造字本义就是舌头。例如:“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诗·小雅·雨无正》)再如:“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舌,所以司辨五味也。”又如:“张仪谓其妻曰:‘视我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史记·张仪列传》)又如:“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又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由此造字本义可以产生言语和舌状物两个方面的引申义:

其一,由于舌头是言语的工具,所以常用来代指言语。例如:“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论语·颜渊》)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过言一出,驷马追之不及。”再如:“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汉书·娄敬传》)又如:“桂生平日惯听老婆舌的。”(《警世通言·桂员外穷途忏悔》)

其二,常用来喻指或泛指舌状物。例如:帽舌,鞋舌,笔舌,火舌……

由此又可产生如下几种特指的比喻义:

一是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例如:“维南有箕,载翕其舌。”(《诗·小雅·大东》)

二是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例如:“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再如:“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七)

三是指古代箭靶两旁上下超出躬的部分。例如:“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仪礼·乡射礼》)郑玄注:“居两旁谓之个,左右出谓之舌。”

根据上面对“舌”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舌”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舌”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舌”字的相关成语为数不少,其中“舌”字的含义多为字面上指的是舌头,实际意思则是喻指言语(运用舌头说出的话)。诸如:

百舌之声——比喻唠叨、多嘴。语见《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长舌之妇——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源自《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瞠目结舌——瞠目: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源自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唇枪舌剑——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语见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多嘴多舌——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语见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

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缄口结舌——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源自汉·王充《潜夫论》:“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语见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语见《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语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甜嘴蜜舌——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吃吧,吃罢!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咸嘴淡舌——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语见《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

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语见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拙嘴笨舌——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源自清·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相关链接:

细说汉字(364):张口结舌——说“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