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历史传说

山西移民饶阳有个古老的传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省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迁来的。据史志记载:明代,曾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山西榆次、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两次迁民至饶阳,建70余村。迁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各省长期遭受兵祸,造成赤地千里,人烟稀少。蒙古以异族人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帝国,对待汉人极其残暴。到了元朝末年,禁止汉人持兵器。大臣巴延奏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汉人几乎无生存之地。为了死中求生,颍州人刘福通首先起义,河南、两淮、山东从义之民在刘福通领导下与元兵决战,奋斗13年之久,苏北、皖北、豫、鲁之灾民死亡十之七八,造成“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景象。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遂起,复在河南、山东、晋东、晋北、关中等地展开争夺城地的大混战,以朱元璋兵出江淮而告终。在为时16年的战乱中,兵无粮草,杀老弱为食。百姓流亡几尽,北京收埋尸体20万。加之黄河屡次泛滥决口,百姓死亡难以计数,造成了“有田无人种,有路无人走”的惨景。而山西当时是蒙古贵族名将察汗特木耳及其子扩特木耳(王保保)的根据地。利用山河之险统治严厉,社会比较安定,因之山西人口增长较快,而流入难民亦多,形成人稠地狭的地区。朱元璋取得政权后,首先招募流亡,恢复社会经济,而淮北、河南、河北等处成为恢复的主要地区,故迁山西民以实之。山西移民之中,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因地区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被迁群众在起程时,便将目前的大槐树以及树上的老鸹窝入于眼、印于脑,指为告别家乡的纪念。注:古大槐,相传为汉槐,树身数揽,浓荫蔽数亩,因历年久远,心枯枝老,被风吹折,现为第二代大槐树。传说是古大槐树北引根上发芽长大的。现蜂虫穴居,孔隙满身,干枯于右旁。县城两个十字街明朝末年,吏部天官田唯嘉的生母赵氏一命归阴(注:田唯嘉之父田茂春已去世13年),吉择闰十一月十日,田唯嘉之母与其父合葬于城东新坟(注:田家祖坟在北歧河村)。按照封建教,田唯嘉回乡守丧3年,以尽孝义。田唯嘉回乡守丧,就住在城里大十字街东田府里。田府以东是县衙门,以西是城隍庙。县太爷每去城隍庙求神拜佛,都要经过田府门口。按官场惯例,县太爷是一县的父母官,他路过田府门口,田唯嘉要出来低着头迎接县太爷。而田唯嘉比县太爷的官大,县太爷要给田唯嘉叩头,跪着通过田府门前。日子一长,县太爷心想:一个县太爷总在人家面前叩头、跪行,有失县太爷的威风,一次两次还可以,要3年哪!那可怎么办呢?县太爷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何不另开一条街,不过你田府之门。于是另开了一条新路,这就是今天饶阳旧城小十字街。从此以后,县太爷出了衙门口向西走一段路,拐和南行(今党校东),再向西行(今党校门前街),过了小十字街,一直往西再向北,绕道去城隍庙进香。从此,县太爷再不叩头、跪行了。诗经台秦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出现了很多以口头传授《诗经》而闻名的大师,毛苌就是其中的一个。诸家中,独毛公(时人尊称毛苌为毛公)之学传于后世。汉初,毛苌在自己的家乡今南师钦村建了一个台,名叫诗经台。毛苌在此台上给学生讲授《诗经》。村庄以台得名叫诗经,后世讹传为师钦,又以方位分为南、北、中师钦3个村庄。毛苌在家乡讲诗经闻于世,被河间献王征为博士。后来毛苌就到了河间,所以河间有毛苌宅、诗经台、诗经村和毛公墓。《汉书?儒林传》载:毛公,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战国时饶阳属赵,故曰赵人。而河间属燕地。《太平寰宇记》曰:“苌,饶阳人也。今有存宅。”清乾隆《饶阳县志》载:毛苌宅,在今师钦村。可见毛苌确系饶阳人。门神爷鞭打 东 羊唐贞观年间,滹沱河泛滥,饶阳北乡成为泽国。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大搞贞观之治,一听报灾,火冒三丈,立即派身边的大将尉迟敬德(注:尉迟敬德,民间传说中的门神爷)巡视治理。敬德是个火性子人,一到饶阳,听到人们传说河里有只 羊东 羊作怪,于是他昼夜守在滹沱河边。一天午时,羊东 羊又在兴风作浪,尉迟敬德抡鞭就是一下子,没有打死它,只是打下了一个羊角。从此,滹沱河因羊东羊作怪,在南到冀州(今冀县),北至安平饶阳一带地方滚来滚去,危害人民财产。杨六郎大摆牤牛阵北宋时期,我国北方契丹族逐渐强盛起来,并建立了国家?D?D辽。辽国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射,他们经常侵扰北宋的边疆,成了北宋王朝的北方劲敌。由于辽兵的侵扰,北方边境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以杨家将为代表的北宋将领,前赴后继,征战疆场,以捍卫边疆,保护边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积极度贡献。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至今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杨家将抗击辽兵入侵的历史故事。其中牤牛阵和空城计,就是杨六郎大败北国韩昌的两个故事。有一次北国大将韩昌带兵侵入瀛州(今河间),并包围了瀛州城。八千岁赵德芳也被困瀛州城,形势很危险。正在危机之时,事有凑巧,杨六郎贩卖牛到此,八千岁立即召见杨六郎寻问计策,杨六郎献计,摆下了牤牛阵。这就是历史上用动物参战,战胜强敌的一个典型战例。因为要牤牛参战,必须驯练,众多的牤牛要吃草料。于是下令,周围各县募集黄豆、干草供应前方。当时饶阳县东南乡有个姓肖的乘机在通往瀛州的官道旁开了一个店,专门贱买贵卖黄豆,牟取暴利,发了横财。又扩建店房,后来又有一些生意人搬来,形成了一个小村,起名肖店。杨六郎的空城计北宋时期,在今饶阳东部南北空城一带发生一场激烈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方是辽国大将韩昌带领侵略军,另一方是北宋王朝派杨六郎领兵抵搞外族入侵。辽国大将韩昌带领上万人马,气势汹汹,长驱直入。正当韩昌不可一世时,北宋王朝派能征贯战、屡建战功的杨六郎带领精兵,在今南北空城一带摆下一个空城计。韩昌中计,被四面埋伏的宋兵杀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灭。韩昌仅带领身边几百人冲出重围逃走。当地人民为了歌颂爱国将领杨六郎,就以他摆空城计的地方名为空城村,后世分为南、北空城两个村庄。窦尔墩偷驴饶阳县大官亭村,古名蔡家庄。后世因在村东官道上修了一个亭子,招待来往官吏,改名为大官亭。蔡家庄有位姓蔡的老人,武术高强,身体健壮,经常与儿子一起练功夫。因此,他们父子在周围远近村庄出了名。明末清初时,有一天窦尔墩(《三侠剑》小说主人翁之一)深夜来到这里,去蔡老头家偷驴,恰巧被外出回家的蔡老人的儿子发现了,两个人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窦尔墩被打翻在地。正在这时,蔡老人也被惊醒,出来喊住了儿子,问明情况,才知偷驴者是江湖上有名的窦尔墩,于是便放了他。窦尔墩感恩不尽,心甘乐意拜蔡老人为师,从此以后,窦尔墩跟着师傅学艺多年,但蔡老人嘱咐窦尔墩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他的姓名。所以,至今窦尔墩这个师傅叫什么,一直没有人知道。糟糠情汉代曾发生过王莽(实为王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刘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关情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整日闷闷不乐。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说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后来,刘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不胫而走。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y0118我的家乡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raoyang.html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ser/default.aspx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