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最好的安慰,是和孩子一起哭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与孩子一起炼爱》《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
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文字: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个非常牵强又矫情的故事,后面还有一条励志的尾巴。
很多人都有误解,怕看到孩子悲伤,对亲人朋友也一样,看到他们悲伤就难过,就会想办法去阻止这种悲伤,常用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用一些开心的事、轻松的事去淡化悲伤情绪。但这其实是不对的,有时候,与其用轻松的事情去压抑悲伤,掩盖悲伤,不如让他痛痛快快哭一场,把悲伤发泄出来,也就缓解了。父母要做的,只是陪着他,与他共情。情绪也像一个生命,有自己生长和衰亡的过程,我们尊重孩子,也要尊重他的情绪,让这些情绪走过一个完整的过程,该生的生,该灭的灭。
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一个细节。父亲去世,火化。入炉的瞬间,我撕心裂肺。之后我们在外面等着领骨灰。我站在那里痛哭,其他的家人和亲戚也都在悲痛中,大家都只顾着自己哭,没人管我。这时,一位父亲生前的同事过来劝慰我。她的态度是很体恤的,扶着我的肩,说了很多话,都说得很好。但我当时心里真的有种抗拒,希望她离开。我真的不希望有人打扰我,就希望自己一个人待着,痛痛快快地哭。在她的劝慰下,我渐渐收了泪,但心里并不舒服,感觉某种情绪被打断了,不完整了,似乎我和父亲的联系也被打断了,我的情感也不完整了。我心里有些发堵,很沮丧。
现在想来,在那样一个时刻,必须完完整整地哭出来,这件事才有个交待,才能结束,也才是圆满的。对旁人来说,最好的安慰是“接纳”,就是理解我的悲伤,和我一起悲伤,然后一起解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是起不到安慰作用的,反而产生距离。
如何安慰人,这是个很微妙的事,有的人安慰别人反而把人说火了,这不单是技巧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心不在一起。心都没在一起,怎能给人力量和安慰呢?
以这篇微博上的故事来看,外祖父根本就没有感受到小女孩此时的心情,他之所以打开另一扇窗,让小女孩看到另一番景象,不是因为他有多智慧,而是他没有与小女孩站在一起,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视界都是不一样的。小女孩看重的是自己的小狗,外祖父看重的是自己的玫瑰花园,他眼里只有盛开的玫瑰而没有死去的小狗。没有心同此感,就没有接纳和理解,也做不出恰当的举动。
大人对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往往都是如此。譬如大人为了房间整洁而扔掉孩子的“破烂”,或者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朋友,等等,你以为做得在理,说不定却伤了孩子的心。
有时候,当我们极度悲哀时,在外人面前也许还能强忍着,只有遇到最亲近的人,才会抱头痛哭。
“抱头痛哭”是一种境界,体现的是彻底的信任和依赖,是最亲密的关系。这个故事里的外祖父,如果陪着小女孩默默流泪,甚至抱头痛哭,我以为那倒是更美的画面,也能让小女孩心里更感到温暖,更受到支持。而小女孩的情绪走完一个完整的过程,也会自然平静下来。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