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丨我坐在海明威生前去过的酒馆,看着眼下和昔日的古巴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这个春假我从旧金山出发,经迈阿密,到古巴体验了为期一周的自由行。选择去古巴,一方面是图新鲜——在中美洲有很多适合短期游玩的国家,例如墨西哥、巴哈马、波多黎各,但古巴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无疑是它们中最具特色的。另一方面,古巴真正吸引我的是它作为殖民地和革命圣地的曲折历史,以及因其“与世隔绝”而保留完好的独特文化。

事实上,早在登上前往哈瓦那的飞机前,我就在心里演练该如何应对美国海关的盘问。对于此行的目的,我美其名曰观察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但等我真正到达了哈瓦那,走在老城的大街小巷里,还没来得及细心观察或学习,我就被这座城市惊艳到了:连成片的殖民地风格建筑,随处可见的老爷车,当地人不紧不慢的生活……那是我第一次被一座城市的面貌所震撼,尽管在中国去过的所谓“古城”已不可胜数,但都不及哈瓦那老城的千分之一。

然而当这种震撼慢慢褪去,我逐渐意识到,再独特的文化也只能惊艳游客;对于这个国家里的人而言,我们夸夸其谈的文化和历史他们早就习以为常,而怎样利用旅游业来补贴生活才是他们主要的关注点。

古巴人的生活普遍不富裕。据我们这次落脚的住家女主人说,她的一个朋友是经济学家,一个月大概只能挣到25美元,而一个家庭的月平均开销却接近50美元,所以几乎所有古巴人都指望能从外国人的腰包里挣外快,否则光凭工资是无法生存的。以这个住家为例,每间房一晚收150美元,就相当于一个古巴经济学家5个月的工资!这样的例子在古巴比比皆是,老城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比起工作,他们更愿意赚游客的钱,于是有的当导游索取小费,有的在露天餐馆卖艺,还有的倒卖廉价雪茄。

如今的古巴,由于政府对网络的管制,仿佛与世界的主流文化脱了节。在古巴上网需要购买上网卡,每张卡售价两美元,可供上网一小时,只能在有网络信号的地方使用,所以网络对于古巴老百姓来讲算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古巴人热爱足球,街道上经常能看到踢足球的孩子,出租车司机也能熟练背出巴塞罗那俱乐部每个球星的名字(因为队里大部分球星都来自南美),然而因为电视转播的限制,他们只能观看很早以前的比赛录影带。在这个国家里,似乎没人在意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当选,也没人关心世界经济局势,只有陈年的朗姆酒和跳个不停的舞女,映射着人们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生活就像被关在玻璃房里,尽管看得到外面发生的事,却听不到一丝声音;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得以保留,但信息的匮乏也足以让人叹息。

一天晚上我到革命广场散步,偶然发现周围有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听音乐或是上网。回到住所已是深夜,我坐在天台上试着想象这些年轻人的生活,思考良久却毫无头绪。仰望夜空,天台四周被高高的残垣断壁包围,幽暗的墙壁和天台一侧明亮的餐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市井中一片不起眼的景象恰好描绘了整个古巴——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外面的世界”有所耳闻,但是他们依然被牢牢地困在了这座孤岛,无法脱身;而我作为一名游客,来去自如,对于他们的历史和文化,感叹了、学习了,但永远无法理解。

那天晚上我明白了,这与格瓦拉时代的古巴不同:那时的古巴在美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是革命的圣地、风暴的中心,但现在,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古巴都与世界的中心相隔甚远,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却只能隔海相望。接着我想起了在来时去迈阿密机场的路上,一个从古巴来的出租车司机用他蹩脚的英语对我说“Travel in Cuba, good. Living in Cuba, nogood”(古巴适合旅游,不适合生活)。我想他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第二天早上,我坐在海明威生前去过的酒馆里,喝着mojito鸡尾酒,忽然觉得我眼前的古巴也许和半个多世纪前海明威看到的相差无几——它的珍宝只剩下昔日的歌谣,它的时间停留在了大革命。

作者简介:李鲁,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有中文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英文长篇小说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0)

相关推荐

  • 《老人与海》---海明威在古巴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1928年4月,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乘坐英国轮船奥丽塔号,由法国的拉罗歇尔港动身前往美国的基韦斯特岛.经过两个星期的航行,奥丽塔号顺利渡过大西洋,到达哈瓦那.这是海明威初次踏上古巴国土,陪伴他的是他 ...

  • 你知道古巴么?跟我来看看吧!

    小伙伴们,又到周末了~~上次的古巴漫谈之一, 接到小伙伴反映说太短了,不过瘾! 于是,我们决定把二.三.四合并发送~~~ 大家准备好了么? 没有看过第一集滴,可以回顾下面连接: 漫话古巴四日谈①(入境 ...

  • 海明威如何在古巴哈瓦那成立间谍机构?都有哪些人?

    二战全面爆发后,美国驻古巴大使馆注意到了哈瓦那当地潜伏的纳粹威胁.与此同时,自信有着西班牙内战经验的海明威也跃跃欲试再次投入斗争.一段时间内,海明威频频出入位于中城海岸边的大使馆,与工作人员交换意见. ...

  • 马尔克斯丨我所知道的海明威

    我所知道的海明威 文丨马尔克斯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玛丽·威尔许经过圣米榭勒大道.他在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穿着破旧的牛仔裤.格子衬衫,戴一顶棒球帽.惟 ...

  • 李鲁丨小说,我写作的唯一方向

    李鲁和阎连科老师在一起 2018年夏天,我以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双专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却紧接着当起了一名记者.这个职业选择似乎不那么明智,毕竟记者和我的专业毫不相干,然而考虑到我写作上的才能和兴 ...

  • 李鲁丨在硅谷,每颗新星都渴望成为下一个苹果或谷歌

    李鲁在伯克利校园 我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邻近硅谷,身边自然不乏创业者,现成的就有一位好哥们,去年创立了一家叫Lino的区块链直播平台. 开始我并未在意,经常看见他没日没夜在宿舍里写代码,也不 ...

  • 李鲁丨关于写作,我妈教给了我什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在一年多以前,当我第一次得知我妈开始指导其他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我内心十分惊讶,因为记忆中我妈从未正式"教"过我如何写一篇作文.既然她没 ...

  • 李鲁丨毕业典礼,只能给过去一个总结,却给不了未来一个答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关于毕业,我认为大学里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生活如果缺少了一个总结便草草结束,未免显得太唐突.如果说形式上的总结是毕业典礼,那么对我而言更独一无二的总结则是 ...

  • 李鲁丨对留学生而言,节日的意义是模糊的

    李鲁丨文 自从来到美国上大学,我已有三年未在冬天回过北京.偶然间在宋冬野歌的背景音乐里听到"请您抓好扶手,不要倚靠电梯,注意脚下安全,文明乘坐电梯",北京地铁出站的广播,突然觉得甚 ...

  • 李鲁丨唯有思考才是生活的出路

    李鲁丨文 回想起来,这个夏天我似乎度过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我圆满完成了在"NBA中国"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和十余位小伙伴 ...

  • 李鲁丨人生第一次,我独自在一个陌生的中国城市生活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

  • 李鲁丨我终将回到原点(关于公路旅行的执念)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