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过敏性鼻炎特效穴
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鼻鼽。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又称鼽嚏。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
鼻鼽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金代《刘河间医学六书》中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其病因明代《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鼻鼽患者易于清晨起床时发作,或遇寒凉空气则喷嚏不断,并伴有鼻塞鼻流清涕等症状。因为常见病症,在长期调理过程中总结出特别有效的主治配穴。
主治穴
主治穴位:印堂、风府。
如果两脉口寸弱,加任脉玉堂穴宣肺散寒;伴流清涕加鱼际。
如果人迎脉沉弱,加肺俞穴温阳固表,祛风散寒。
灸法:如自汗、恶风则以小火温灸,每穴灸十到十五分钟;如无汗恶寒则以大火热灸,每穴灸十五到二十分钟。
印堂为临床常用治疗鼻病的穴位。临床作用为明目通鼻,疏风散热,宁心安神。此穴位于两眉之间阙中,为《灵枢五色篇》肺部望诊的地方,而肺开窍于鼻,故艾火常灸此穴能温肺扶阳,散寒开窍;此穴又位于鼻梁上端,其穴两旁正为额窦部位,故善治鼻病。
风府穴,位于督脉项部。此穴善治风,尤其善治风寒外侵,而鼻鼽每遇风寒之邪则发作,实为风寒上袭清阳之脑府,盘踞鼻窍所致,常灸此穴可绝其风寒外侵之外因。《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强,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灸此二穴,印堂穴温肺扶正、宣肺通窍以实内;风府穴祛风散寒,以防外邪。二穴一前一后,故能治脑冷肺寒,鼻塞不通。
人迎脉弱,表阳亏虚不足,故取膀胱经之肺俞穴温灸以充实表阳,同时又能助风府散寒通窍。
脉口脉寸弱不及,肺阳气不足,取两肺之间任脉上的玉堂穴主之。玉石者西方金之精气,玉堂者,肺金精气所聚之堂也,又能宣肺止咳,散寒通窍。
临床医案
男,40岁。患者九年前患鼻炎至今未愈。
症状:鼻塞不通而头胀,伴恶心喜呕,头部闷塞不爽,面部觉热,常常感觉压力大,咽干略有白粘痰,胸闷心慌。
看医后经常喝清热解毒泻火药加重脾胃症状,出现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需要吃热的食物,哪怕吃正常温一点的食物也会觉得凉,大便不成形,尤其畏惧再吃寒凉药。
脉象:左右脉口皆沉弦而寸弱无力;左右人迎皆弦而有力大脉口一倍。
舌苔:苔少,舌下略瘀。
辨证:人迎一盛弦而有力,病在足少阳,为胆经气盛不降;脉口沉弦双寸弱无力为肝郁不及脾经阳气亏虚,木郁不生心火,心气血不足。
头胀者胆经不降,咽干喜呕,少阳胆火不降;肝经不升情志不畅压力大,导致心虚而胸闷心慌。
前医开苦寒药太过,导致脾阳亏虚,而喜热食。鼻塞,脾阳气亏虚不足土不生金,导致肺阳虚不能卫外,遇风寒则肺气宣发不及故鼻塞。
处方:以小柴胡汤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合理中汤温补脾肺阳气,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调达情志,三方加减,并随证加小茴香温脾阳、合欢皮疏肝、辛夷花宣肺通窍等。
复诊:三付药后头胀减轻,睡眠食欲改善,胸闷心慌改善,但鼻塞不通头部发闷依旧。自言平时经常觉得风府部位有凉风进入头部就会导致鼻塞头闷不畅。
遂以灸法以通鼻窍:印堂、风府、玉堂。灸后头部前后通畅,鼻塞消失而呼吸通畅,艾灸时明显感觉鼻窍内有气机流通的感觉。但腹部皮肤容易进凉风而脾胃不适,加灸神阙穴。
连续艾灸五次以后,鼻炎症状基本消除。继续开汤药以巩固善后。
按:鼻鼽如果表里阳虚而有寒,笔者经常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药效良好。但此方患者言前医已处此方并喝过一星期而无效;后又改为小青龙汤,亦无疗效。
平脉辨证分析,此证并非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表里阳虚之鼻鼽,也并非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实胆热脾肺虚寒之证。故临床应审证求因,平脉辨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平脉之脉法更是直指病因的法宝,为诊疗提供正确指导,避免出现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