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刻意练习的核心只有两个:知识模块化和知识重组
关于刻意练习,最近几年出现很多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从心理学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但是很多人对于刻意练习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量机械师的重复训练上。这就造成了我们在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仍然停留在初级水平。
刨去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和大量数据我们会发现,刻意练习的核心只有两个:知识模块化和知识重组。
首先来看什么是知识模块化。从表面来看任何一项知识或者一门技能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实际上在它们内部由许多不同的模块组合而成。就像一个系统那样,由许多不同的零部件组合而成。这些零部件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支撑起系统运转。
知识模块化就是把一门知识或技能分割成最小单位,通过刻意练习来熟练掌握。当熟练度提高的一定程度之后,再把这些知识或技能重新组合。这样才是通过刻意练习,实现精进的方法。
比如我们曾经非常头疼的英语考试,有的人从背单词开始,有的人从看美剧练习口语开始,有的人从刷题开始,实际上这些并不是英语这门知识的最小模块。就拿背单词来说,单词还可以细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在这些单词中,还可以根据它们的前缀、后缀等等方面来进行知识模块化。
所以从知识模块化这个角度来看,刻意练习是针对一门知识或技能的最小单位进行重复训练,以提高对知识的熟练程度。
说完了什么是知识模块化,再来看什么是知识重组。对知识或技能进行模块化分割是为了通过专项练习来提高整体熟练度,那么在这之后还要学会对他们进行重组。
还拿学英语这件事来说,当我们在掌握足够多的前缀、后缀之后,有时候看到陌生单词都不用查字典,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词汇量作为学好英语的单项技能,可以让我们看明白大部分英文内容。再配合跟语法有关的单项练习,会让我们英语的整体水平突飞猛进。
看完知识模块化和知识重组之后,各位读者老爷们明白刻意练习的核心是什么了吗?当你们再想通过刻意练习提高知识或技能的熟练度时,就记住这两点:
将知识模块化,分割成最小单位,通过对比练习来提高
将练习好的知识模块进行重组
好目标应该是“踮踮脚,够得着”
关于刻意练习的核心我们已经讲完了,在练习过程中还有另外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合适的目标以及反馈和奖励机制。
先来看看如何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你们还记得王健林那个关于“小目标”的梗吗?当初王健林说出这个梗之后,瞬间就刷屏了。之所以会刷屏,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不接地气。从刻意练习的角度来看,这个“小目标”对于我们毫无帮助,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什么说一个大目标会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呢?不知道各位读者老爷们听没听说过一句老话,望山跑死马。我们需要一个宏伟的目标作为人生努力的方向,比如一个亿的“小目标”可以当成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把人生目标作为短期目标、阶段目标的话,会让人很绝望。
所以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踮踮脚,够得着”的。
那么该如何为自己设置这样一个目标呢?这时就需要之前提到过的,先把知识模块化。再分割成最小模块之后,把提高对这个模块的熟练度作为小目标或阶段目标,这样就会避免自己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无助感。
还拿背单词这件事来说,很多初学者在背单词的时候都是拿着一本单词书开始背。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就放弃了,自己也只记住了“abandon”这个词。如果我们将背单词这件事模块化,先从背前后缀开始。比如–ment接在动词后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过程或结果、–ness接在形容词的后面,构成抽象名词,表示性质,情况或状态等等。
类似的经验还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练习写作,练习阅读,练习编程等等。关键在于通过把知识模块化,将其分割成最小单位,再将提高对该单位的熟练程度作为阶段目标。
建立合适的反馈和奖励机制
建立一个“踮踮脚,够得到”的目标之后,就要开始练习了。但是练习过程是枯燥无味的,为了避免自己的热情被消耗一空,还要为自己建立一套反馈和奖励机制。
为什么这两套机制这么重要呢?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很多人都可以玩一天王者荣耀,但是很少有人会依一整天都在学习。这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游戏有反馈和奖励机制可以,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一直玩下去。
我们同样可以像玩游戏那样,为自己的学习设立一套反馈和奖励机制。有反馈机制,才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在刚开始刻意练习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太清楚哪里做的不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以为“前辈”来指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再知道哪里出错之后,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奖励机制的作用,就像玩游戏拿到装备那样。大脑对短时刺激反应强烈,而学习这件事通常情况下都是长期目标。奖励可以让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收获,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避免自己的热情过早的消耗干。
关于刻意练习的内容就介绍完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套方法的核心。即知识模块化与知识重组,明白这个核心理念,才会避免把刻意练习变成机械式重复。再配合良好的目标以及完整的奖励和反馈机制,我们的精进之路才会变得顺畅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