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与鳖的养殖
鳖俗称甲鱼、团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学名Trionyx sinensis(Wiegmann)。此科有6属20余种,中国现在养殖的是中华鳖。鳖自古以来被视为滋补食品,在医疗上有滋阴除热、破结软坚的功效。
形态特征
外形扁平,椭圆形,眼小,颈长、可缩入甲内,吻长,先端有鼻孔。上下颌为角质状喙。背呈暗绿或黄褐色,腹面白里透黄。同一种鳖,往往因分布地区、性别、年龄的不同,体色有明显的差异。背甲和腹甲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真皮形成骨质性的骨板。表皮构成胶质裙边。(见图)
鳖
生物学特性
鳖为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适温(25~32℃)季节,常间歇地浮到水表交换气体。性胆怯,稍有声响就潜入水底,栖居于安静环境中。低于20℃时,有晒日的习性,以提高体温,增强代谢;超过35℃时,喜藏于阴凉处。低于15℃时,开始停食,降至10℃时,处于冬眠状态。
食性
野生鳖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螺、蚌、蠕虫、节肢动物及鱼等。人工养殖时,除投喂动物性饵料外,还可辅以植物性饵料。鳖不主动追食饵,而是在水底蹑步、潜行时,遇食饵即伸颈张嘴吞入。鳖的消化能力很强,可摄食腐臭食物。
生长
体重50克以下的稚鳖生长较慢而艰难,要经受第一次越冬期疾病和死亡的考验;体重超过50克以后,养殖就较顺利。体重300克以下,雌鳖比雄鳖长得快;300~400克时,雌雄鳖的生长速度较接近;体重达400~500克时,雌鳖达性成熟阶段,故生长速度比雄鳖慢。3~4龄时,个体体重在250~400克之间是鳖的生长优势阶段。
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鳖4龄进入成熟年龄,雄鳖尾长超出裙边,雄鳖不超出。生长在长江以南的中华鳖第一次进入生殖年龄时,通常在4月至5月交配。交配前有明显的戏水追逐表现,然后进行交配,于体内受精,进入输卵管的精子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至8月仍保持受精能力。受精卵为多黄卵,无气室,在卵巢中发育。翌年5月中旬,水温上升到28℃时进入产卵季节,6月至7月为产卵高峰,产卵活动一直延续到8月份。通常一个生殖季节产卵2~3次,或4~5次。产卵次数和产卵数量与个体大小有关。刚产出的卵近圆形,直径1.5~2厘米,重3~5克。发育适温为22~36℃,最适温度为33~34℃,高于38℃胚体死亡,低于21℃发育停滞。发育时的相对湿度为81%~82%,沙床含水量7%~8%。最适温时,40~45天可孵出。25~28℃时需60~65天;22~26℃时为80~90天。
按照鳖生长、生活特点,大多采用稚鳖、幼鳖、成鳖(或叫食用鳖)、亲鳖分级饲养法。有的与鱼种或成鱼混养。
养鳖池
包括:
①幼鳖养殖池。为建在室内的水泥池,面积5~1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7米,池底铺3~5厘米厚的细沙。四周建防逃墙,有向池内突出的压檐5~8厘米。池两端设出、入水口,用铁丝网封口,出水口有7%~10%的坡度,出水口一端设饲料台。
②成鳖养殖池。可建在室外,多为土池,也有用水泥池,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7~1.0米,四周有防逃墙,内出檐10~15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细沙,池南端设饲料台,饲料台长度为边长的80%。
③亲鳖养殖池。为面积667~2000平方米土池,池深2米,水深1.3~1.5米,池底铺20~25厘米细沙,池四周设防逃墙,墙高60~80厘米,上设内出檐15~20厘米,墙根入土20厘米,池边与墙之间留有1.5米宽的空地,建成30°斜坡,以利鳖的“晒背”。池内朝南向一端设置40~60平方米的产卵场,坡度为30°,铺25厘米细沙,种上高秆宽叶植物。
稚鳖饲养
稚鳖表皮细嫩,容易被咬伤或受机械损伤,导致病菌侵染而患水霉病;过多地投脂肪性饵料易引起消化不良,亦会造成稚鳖死亡,在饲养中应加注意。
一般将出壳的稚鳖放在沙盘中自由活动2小时,让其自然摆掉胚胎时期的胚外组织,如浆膜、脐带,待卵黄吸收完,脐孔封闭后,转入瓷盘饲养,投以糊状开口饲料。为防止病害,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对已患水霉病的稚鳖,则用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投入稚鳖池;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0~8000只,每天按鳖总重量的5%定时定量投绞碎的鱼、虾以及蚯蚓。
若投喂人工混合饵料,可用鱼粉、淀粉、肠衣皮各28%~29%,贝壳粉加蚯蚓10%,另添加3.5%~5%的植物油和适量生长素。饲养中要特别注意水质的调节,当室外气温降到10℃以下时,可将稚鳖从室外转入室内,放在铺有湿润细沙(厚30厘米)的木箱中越冬。室内越冬要特别严防鼠害,室温保持在10~15℃。如在室外池越冬,可在棚架上加盖杂草防风、防冻,池底添加5厘米细沙。
如在秋冬季,将稚鳖移入温室(水温30℃左右)饲养,翌年夏初,稚鳖可长到100克以上。再经一个夏季饲养,到秋冬季节可达到商品规格(500克左右)。这样从稚鳖养至食用鳖,只需15个月左右,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
幼鳖和成鳖饲养
稚鳖越冬苏醒后进入幼鳖饲养期。幼鳖的放养密度每平方米为5~8只,经一年饲养,体重可达50~100克。于翌年春进入成鳖饲养期。
成鳖的饲养管理与幼鳖相同,只是放养密度要稀,以每平方米投放2~3只为宜。在饲养过程中,除按龄分池养殖外,还要根据个体大小进行分养,因为大鳖争食力强,小鳖弱。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大鳖吃小鳖的情况可能发生。饵料台的位置要固定,不宜随意变动,并要保持清洁卫生。鳖类喜欢晚间出来活动,下午4点以后是投饵的好时间。
亲鳖饲养
成鳖从冬眠中苏醒后,开始觅食,也较活跃,这时挑选体质健壮的个体进行专塘饲养。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300只。雌雄比例4∶1。合理投饵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雌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除越冬休眠期卵巢发育停滞外,几乎常年都需要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转化到卵母细胞中,以卵黄的形式积累起来。同时需要大量钙质形成鳖蛋。一般4月底至5月初投喂活体螺鰤,每667平方米投放250~300千克。
活体螺鰤除直接供亲鳖吃食外,在池塘中自然增殖。还应经常投喂一些肉类加工后的副产品,例如肠衣皮(粘糊组织)、鱼类及其内脏等。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南瓜等也是亲鳖喜食的食物。日投量根据摄食的强度决定,一般是每天一次的投喂量相当于鳖总体重的5%~8%。饵料可投放在饵料台上,或用水泥制成的长3米、宽70厘米、深20厘米的饵料槽内,槽的一端被水淹没20厘米,饵料就放在此端。这样可防止饵料满池漂流或沉入池底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
在亲鳖池中,每隔1个月要用生石灰消1次毒,也可增加水体中的钙质。每公顷用量450千克。若亲鳖池中混养鱼类,在冬季干池起鱼时,务必及时灌水。池塘断水过久,池内淤泥表层干涸,会使钻入淤泥休眠的亲鳖爬不出来,无法呼吸。此时往池内灌水,则有可能将鳖淹死。因此,鳖在越冬休眠期稳定水位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休眠以外季节,特别是在亲鳖交配期间,经常向池中灌注新水,可以促进雌雄鳖发情追逐交配。池中透明度宜控制在20~25厘米,使保持淡绿色或茶褐色,这样的水色也适合于鱼和螺、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