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论坛:浅论“中正平和”精神在语文课堂的教学
“中正平和”意思是为人处世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性情温和,心态良好。这一精神是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曾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后这种精神引申为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的一种原则。儒家认为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于己能中正平和,于人可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便洁身自好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中正平和”这一精神在中华大地已延续二千多年,曾为无数贤人志士敬重,视为修身法则,也曾对人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无疑,这一精神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然而,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精神逐渐被“淡忘”,人们更多想的是追名逐利,心态普遍浮躁,社会矛盾增生。反映在教育领域,更多的为升学考试,或者找工作压力,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讲专业知识,上完课就走人,对学生的心灵的关注与疏导极少。尽管我们提倡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至今并未得到根本好转。教育的功利化、浮躁化仍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这也导致学生有心理问题者大有人在,产生了许多过激行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学生心理扭曲,不能够很好地为人处世,便是德行有亏。这算不得是成功的教育。因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尤其是品德高尚的人,从小学到大学,语文教师都有至关重要的职责。
或许有人会说,学生有心理问题不是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吗?这固然可以,但是综观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咨询现状,不仅师资相对匮乏,而且有些教师心理辅导水平不够。另外,我国许多学生从小就缺乏心理咨询的意识,许多人存在顾虑,害怕被别人知道内心的秘密,而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这导致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化,不能够深入具体落实。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兼人文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是实实在在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担当学生的“心灵导师”。从现在我国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来说,尤其应当将“中正平和”这一精神很好地教授给学生,要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培养一颗“中正平和”的心,成人成才,要让他们即使在进入社会遭遇挫折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调节好自身的行为。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体现“品学兼优”。国家社会才能文教普育,长治久安,社会才能更加美丽与和谐。
那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中正”精神的教学呢?以中职语文上册(高校版)中《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为例。因为中职学生以学职业技能为主,任课教师更重视职业技能的教授,而容易忽视人文性的关注。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典型性。
《离太阳最近的树》讲的是中国西藏高原阿里地区生长着唯一的树——红柳,有了它,沙漠里才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流沙才会集聚成较为固定的沙丘。可悲的是,这个抵御恶劣环境的“斗士”和保护高原生存环境的“卫士”,却遭到了人们无情地砍伐,甚至是炸药的轰炸。这不仅是红柳的悲剧,更是人类的悲剧。
一般来说,课堂上,语文教师会对红柳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所遭遇的命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出这是惨痛的悲剧,以及产生悲剧的原因。顺带提一下应当爱护我们的环境。课文讲解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
其实,还应从“中正”的精神角度去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难道因为人类要做饭,为了节省开支,就必须滥砍滥伐红柳吗?要引导学生明白红柳在高原上的重要性,那是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其实,以当时的条件来说,要保护环境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因为人类的自私,极大地破坏环境罢了。这是一种极端的涸泽而渔的行为。
那再让学生思考,保护环境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要砍伐了呢?就让树木自生自灭呢?但是,要知道人类活在世界上终究是消耗资源的。比如,人不吃饭不喝水就会死,不用木材做纸张也不行。那究竟怎么办呢?这时候要启发学生思考。思考完后,请几个学生回答。学生很可能会得出“适度”的答案。这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并顺势引导。“适度”也就是“中正”,不偏不倚。人类要活在地球上消耗资源是必须的,但是心要摆正,要以一种“中正”的态度为人处世,不消极不偏激。按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就是顺应天道,适当索取,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此不仅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人与社会之间也能达到和谐状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学会“中正”的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就是一种道德修养。
那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平和”精神的教学呢?
以中职语文上册(高校版)中《项链》一课为例。众所周知,《项链》说的是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体面地参加一场舞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项链,舞会上她大出风头,不幸的是她丢失了这串项链。为了赔偿朋友的项链,玛蒂尔德与她的丈夫节衣缩食、辛苦劳作,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当她们为还清债务而如释重负的时候,却得知这串项链是假的。这是多么大的悲剧和讽刺啊。
一般来说,课堂上,语文教师会对小说的情节艺术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讲解,然后指引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悲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会得出她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渴望跻身上流社会的结论。但是,当分析到这里的时候,这堂课也就差不多结束了。毕竟,小说基本的内容都讲到了。也有的可能会稍微提一提做人不能过分地“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等”,也算是达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再花时间深入扩展。应当仔细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贪图享受、渴望跻身上流社会”的心理原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就是没有做到“平和”。课文一开篇便写到了玛蒂尔德没有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而经常以泪洗面,经常不切实际地幻想。她本来的生活算是中层,还能过得去,但是偏偏要想着往上爬,可惜又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这就是心态的“不平和”,导致心灵扭曲,最终造成了悲剧。
课文扩展到这里,还应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譬如2017年11月发生在湖南的杀SHI案,尤其触动人心。要给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灵扭曲,心态不平和。社会上此类悲剧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讲一些经典案例。由此及彼,便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如此,再告诉学生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日常生活中就应当学会平和地为人处世,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好就行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心灵肯定会受到触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便会种下“平和”的种子。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和”精神便是教授成功的。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中正平和”精神的教授,有条件还应当具体实践。譬如,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碰到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亲人之间的冲突怎么处理?是大发雷霆,甚至吵架打架,还是先平静下来分析原因,再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让人难过的事情,比如失恋、学习成绩下滑等,又该怎么去处理?通过学生的表演,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要将“中正平和”精神与实际相结合。如此,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才能掌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等。这从国家层面确定了要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要深入贯彻落实。“中正平和”精神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在新时代,作为语文教师尤其应当充分认识到这种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具体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