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坐在书房里的风险

梁东方

坐在书房里的风险是,随手拿起一本书就可以读进去很久,随手又拿起另一本来,又读进去很久。这样时间就如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回过神来才意识到正事儿还没有干。所谓正事儿,当然也不过是读计划中要读的书、已经读到了中间位置的书而已。

如果碰巧这书房还在周围环境绝对安静的麦田之侧与远山之下,那这种危险就会加倍。因为在一种太过理想的自然环境里,在一种几乎是不现实的仙境状态之中,人对于计划的不以为然、对于自由自在的状态的实现,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了。人就像是田野里的草和花一样,会随着季候的适宜而舒展出生命本身本应该有的自由之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开社会甚至自我加诸自己的强制的乃至自觉的束缚。这就是住在郊外的家里的好感觉之一。

尽管有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看下去了的风险,其实我还是愿意同时开启几本书的阅读:只读一本书还是太单调,不够丰富。这样同时读几本书,分别做笔记到不同的本子上,或者是同一个本子的不同位置里;互相就都是休息,都不累,也都更有趣。

有人说读什么书也都是关在屋子里,不如纵身到屋子外面的自然里去直接啜取大自然的抚慰吧。我也一直这么认为,至今也觉着人总是要有至少一半时间置身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才不枉一世的生活的。这一半的时间就是那些气候颐和、天气好、无污染的日子;不过,在屋子里读书与这样的目标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直接从风景中、从对象物中获得感受是一回事儿,从阅读中受到启发、丰富自己的感觉角度、获得更多的表达方式乃至知识,则是另一回事。在这个网络时代里,知识已经变得俯拾皆是、唾手可得,在网络上查询一下即可明白。所以主要是感觉的角度和表达的方式,这个表达方式包括语言文字本身,这是阅读的大作用,也是阅读依然是并将永远是人生中每一天都不可或缺的佳酿的重要原因。

任何现实中的无聊寂寞无所事事都可以用阅读来打破、击碎。或者说因为阅读,因为在阅读中个寻找到了自己当下人生的线索,人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超越现实的羁绊,少有无法逾越的无聊与乏味。

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恰恰是我搬到了郊外,更多地和自然环境并置并且融入其中的时候。这里有山前平原上广阔的麦地,有暂时还没有完全被建筑覆盖的田野,有高楼大厦的高度没有将一带西山淹没的天际线,有鸟鸣啁啾的早晨,有夕阳的光辉久久不去的黄昏,有山石与荆棘的气息直接弥漫到卧室里来的好空气。

早起是一个珍贵的时间段,可以精力非常集中地书写。下午回来又是一个珍贵的时间段,洗澡以后喝着茶做一会儿笔记,然后再进入书写时间。还有上午上午十一点左右的小睡,15分钟也能进入深睡眠状态,醒来一如孩童般喜悦。

总之每次回来,每次睡醒,每次刷新以后,都会一再沉浸在新家的好感觉中。

雨后黄昏,清凉自来。麦田的香气与晚霞的辉光在山峦的背景里让人沉醉。坐在这里临窗的位置上看书,实在是神仙享受;我相信在别的地方,不管多么高级的房子也换不来这样的超级享受。房子好不好,其实主要是所在是否有风景,是否有大自然相伴;房子本身倒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不过,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几乎看不了书,因为一看窗外就沉醉、就分心,干脆就进入到了投身自然的出行状态中去了。并且,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在享受天上的美妙而就担心时间过得太快,或者一会儿会有什么事情打扰,结果时间果然就过得特别快了。

比如今天有蓝天白云的好气候,回来想画画,想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但是却又习惯性地想先写字,犹豫之间,便先看了一会儿稿子,同时用小盏喝了一杯茶,每一盏都那么有滋有味儿……在一项一项的任务转移里,美妙的时间便如流水一样脉脉而去了。

除了北京这样极个别的城市之外,全国的城市都在向市中心集中人口,要做大做强房地产,要让土地更值钱,其代价必然是将城市里的自然气息全部挤占。而郊外的环境质量比城市里好很多,大多还没有到完全切断和自然的联系的程度,也就是还宜居。还不必像城市里那样过一种失去四季、失去自然的异化生活。而这几乎是人类正常情致情感乃至知识教育发育生长的基础。

住在郊外才意识到:至少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或者创造者来说,不生活在自然里而只是聚集在失去了自然的城市中,损失太大,会丧失多少妙不可言的自然感受,会错过多少物候对人的抚慰与启发。

而与此同时,我们又经常抱怨我们生活的城市不好,雾霾挥之不去,规划朝令夕改,建筑过于密集,人口过于集中……其实往往不是一个城市不好,是你没有到这个城市的郊外去住。即使要离开一个“不好”的城市,也不需要走太远,只要到十五、二十公里之外的郊区,一切也就改变了,改变成坐在书房里时间过得太快的“风险”状态了。

(0)

相关推荐

  • 精文馆‖史育闻《我与书房那些事儿》点评

    我与书房那些事儿 约读书房靖江校区 史育闻 有人云:"一花一世界",我云(说):"一书一世界". 书,在我的词典里,是大山,知识(就)是石径,只等你去攀登,好书 ...

  • 围着书房和厨房转的女人

    女人与书房.厨房 文/百里墨魂 母亲经常骂我,把太多的时间放在吃,还有看书和写字上了. 父亲也经常骂我,这么爱读书,当初为什么不好好用功上学啊. 女儿也(责备)我,天天做这么多好吃的,想要瘦身材真难, ...

  • 心居。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网络」 首圖 |「誰最中國」 新搬的家有间朝南的屋子,不大,但窗子很开阔,外面守着一棵高大的泡桐.第一次来这里,看着阳光透过枝叶,把斑驳的树影印在地板上,心里就在想 ...

  • 互联网时代,职场人还读纸质书吗

    小编的问题是"读纸质书",不是"阅读",因为在这个智能手机不离手的年代,人人都在阅读,只不过不是沉浸式阅读,而只是浏览信息. 以前是只有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才有 ...

  • 晒书房:一屋子的书大致60k,可能算是入坑被坑了

    晒书房 花了很久的时间整理,也就这个样子了. 一屋子的书大致60k,可能算是入坑被坑了哈哈哈. 喜欢古籍,喜欢哲学,喜欢艺术,喜欢中医,喜欢道儒,喜欢原版,也喜欢绘本. 有点杂,不太好分类,反正都是草 ...

  • 终于图书馆关闭了,又。

    预料中的暂停图书馆还是来了,刚好在图书馆完整的上了一个上午的自习. 小朋友特别喜欢这个地方,说在这里效率非常的高.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阅读新的书.一会儿就搞定了. 这座城市现在已经建成了204座城市书房 ...

  • 属于自然的屋子

    属于自然的屋子 在线条与色彩之中,寻觅和谐适度的美感,在慵懒与华丽之中,找寻完美的平衡点.

  • 难忘·城市书房

    难忘·城市书房 凉风习习,我们伴着欢乐的歌声前往了城市书房.城市书房位于山水名都小区的商业街旁,馆内藏书高达8000册,是一个利于老百姓读书看报的休闲场所. 进入城市书房,里面灯光柔和,宽敞的书房给人 ...

  • 贾家抄家后,贾政、王夫人的结局会怎样?荣国府的小书房里有答案

    贾家抄家后,作为首罪之人,贾政和王夫人将面临何种境遇,他们最终要走向何处,又有什么样的结局?似乎关注贾宝玉出家的同时,很多人忘记了他的父母将何以自处.其实贾政王夫人的结局,原文有过三个线索,非常重要. ...

  • 郊外的家:两位坐在村外菜地边上的老人

    梁东方 这两位老人不仅夏末傍晚还长的时候坐在村外这片菜地边,而且在秋末寒意越来越重,短到黄昏已经成了一瞬间的时候,也一点不改这个习惯.日落以后很久,他们才会在黑暗下来寒凉很重的天地中慢慢离开,各自回家 ...

  • 郊外的家:秋天里纯粹的一天

    梁东方 早晨的冷雾从水面上丝丝缕缕地升起,阳光衰弱到无力将它们驱散.河里的水温高于早晨的地表温度导致的雾气升腾,是这个季节里的一种不大不小的奇观.这样貌似自然而然的现象早已经在北方干旱的大地上消失了很 ...

  • 郊外的家:伏天里的连绵雨

    梁东方 早晨醒来的第一个瞬间里,甚至还没有完全醒来的那一刻,就听到了外面刷刷刷的雨声.雨声像是一种襁褓之上母亲的手有节奏的抚慰,让人愿意立刻再沉入睡眠里去. 雨声的节奏,特别是这样没有风只有雨的情况下 ...

  • 郊外的家:早晨,生活里的另一维

    梁东方 每天早晨,尚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早晨,郊外的家,气温都会后退或者前进一个季节:春天的早晨像是冬天,夏天的早晨像是春天,而秋天的早晨已经像是冬天,冬天的早晨比冬天的白天还冷. 这是因为郊外的家没有 ...

  • 西篱//诗经曾坐小书房,蝴蝶长春梦里香

    作者/西篱 编辑/梅傲雪 梅雪诗临屏二十七首 小令东风媚酒欢,人间儿女两清安. 因诗念念卿名字,独坐梅花几树寒. 修得浮生琼玉花,与君同醉小天涯. 初心不改绮时梦,一管青箫吹到家. 暗许芳心已是春,天 ...

  • 坐在文物里听相声,天津大学让文物建筑焕发新生

    天津讯(记者赵晖 摄影田滨)五一小长假,天津最火的是相声.德云社天津分社五一正式开业,引爆了天津人的假日热情,自开票以来一票难求,分社所在地"民主剧场"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德云社天 ...

  • 冬季干燥+打雷,坐在车里安全么?闪电劈到车,会坏么?

    最近大胡子去电影院看了最新上映的大片<紧急救援>,里面有一些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飞机在遭受雷暴天气时候的救援情节. 这不免让我联想到,现在正是冬季,天气干燥不说,部分地区因为对流现 ...

  • 嘉庆帝抄和珅家,看到地窖里的东西,才知道乾隆为什么放纵他

    想必心中都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腻心思,听故事可以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可以跨越历史年份,去追寻不一的感觉.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实关于和珅的故事,一听到此,大家脑海里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贪官,这样想的确没错,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