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要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
时下正值开学季,有很多家长反映,学校要求学生在入学之初填写父母职务等信息,不少家长担心此举会引发不公平现象。对此,北京市教委回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一般认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是否会造成教育不公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思考取消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的作用效力,以及如何把握家校信息互享的边界。
学校收集新生信息的做法非常普遍。在新班级组建之初,笔者也会向学生发放信息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兴趣爱好、是否有意愿担任班委工作、家庭成员情况及父母职务等,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喜好,并根据学生意愿确定班委候选人;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有无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从这个角度来说,采集学生家长信息无可厚非。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家庭环境,教师才能在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帮扶等方面对症下药。
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是否应该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职业信息,而在于教师在知道这些信息的情况下,能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取消对学生家庭情况和父母职业信息的收集,或许能够避免一些问题,但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防止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现象,还需从职业道德入手,否则,所谓的公平可能只是形式公平,而非实质公平。
制定教育政策或制度,要符合平等的原则,但这只是第一步,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还要赋予其具体内容,并出台完善配套措施,实施全面管理。比如日前北京发布的大面积、大比例推进校长、教师轮岗制度,是推进师资均衡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若要取得实效,还需不断关注背后的潜在问题,系统施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也愈发强烈,很多“小事情”都隐含着“大愿景”,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在注重形式公平的同时,还要在实质公平上下功夫。
(作者强德平,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