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孩子确立“为己而学”的态度

01

春节期间,接触了些在中小学读书的孩子。通过交流后,我感觉他们学习很刻苦,即使是在别人安心娱乐的春节里,他们依然要花大量时间心猿意马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

作业是做了一大堆,可他们似乎并为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是无奈地忍受作业带来的痛苦。正如网上一则新闻报道的那样,一个四川绵阳的孩子见自家店铺失火时,不但不紧张难过,还幸灾乐祸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把书包也甩进去了。”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厌恶学习的心态呢?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找到学习的意义,根本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故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就被动而痛苦地应付着学习。

02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孔子认为,古人因为是为自己而学,能够在自我提升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自我提升、自我认可,所以就能够好学之、乐学之。

孔子还认为,现在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因为是为别人而学的,所以学习的内容未必是提升自己修养和能力的。学习的乐趣也不是因为自我提升,而是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誉。一旦学到的内容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就会失望、沮丧,也会丧失学习的动机,更不会感觉到快乐。

二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话依然适用。在这几天,我已经看到好几位家长兴致勃勃地让孩子当众背诵古诗、表演英语、展示舞蹈、演奏乐器等。有时孩子并不乐意,可是经不住家长的恫吓引诱、软磨硬泡,勉强地表演了才艺。家长开心地炫耀了一番,然而却不知,孩子对这样展示的厌恶增进了一层。

其实,让孩子展示本身没有错。展示是让孩子有一个练习和运用的机会,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和孩子沟通,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表演的真正价值,就容易让孩子误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称赞和认可。一旦孩子过于关注别人的认可与赞扬,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会慢慢消失,就需要不断地依靠外在刺激。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外在刺激渐渐减弱,他就不再有学习的动力了。

我们都知道,内在驱动力是推动人前进的重要动力,要让孩子能够持久快乐地学习,必须强化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和夸赞,而是为了自我提升和充实,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手段和途径。

当孩子明白了“为己而学”的道理,就能够成为内在驱动型的人,就不需要父母和教师再殚精竭力、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学习了,孩子也不会把学习当作痛苦的事情了。

03

让孩子确立“为己而学”的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那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的这段话意蕴丰富、内涵深刻。从字面上解释,意思是经常练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是一件让人内心愉悦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切磋交流和提升是一件令人欢欣快乐的事;学习为了自己修炼和提升,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会抱怨,因为自己学习并不是装饰给别人看的,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和称赞。

这样的解释也只能浮于表面,不能完全表达这段文字的深刻内涵。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去在意别人的评价。

学而时习之,可以让孩子内心愉悦。这里的“学”是学习,“习”是练习和运用。要想让孩子学习愉悦,就应该给孩子创造练习和运用的机会。如果只让孩子学习知识,却不让他练习和运用,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前天,我在饭店看见酒桌上摆放着一盒火柴,我考虑到萌萌没有见过火柴,就特地拿给她看,并告诉她那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她看后就很好奇,问我如何让火柴燃烧起来。我示范给她看,划着了火柴,并让她也试着划火柴。当她点燃了火柴后,她就十分开心快乐。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了这样的学而时习之,今后她读到课本里关于长征故事的《七根火柴》时,就会对火柴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了,不至于像现在读了多遍《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还不知道什么是火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让孩子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尽可能让孩子和“直、谅和多闻”的朋友在相互切磋、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以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如果能够让孩子“无友不如己者”的话,孩子就能够快乐地同朋友一道学习和成长。

人不知而不愠,则启迪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帮助孩子培养定力,让孩子内心安定从容,不轻易为外人的评价而迷失自己。当孩子在学习中能够坚持自己的方向,能够采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抱怨,内心坦然地应对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将来也就能够成为一个有修养和有作为的人。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不知而不愠”,有不知我们的人,定然有知己的人。对不知己的人不愠,对知己的人,则可以和他们共同享受愉悦和快乐。如果孩子在外面没有知己,父母必须要成为孩子的知己,这样他才能愉悦快乐地学习。

《论语》开篇的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该如何学习,如何快乐地学习。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练习和运用这三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愉悦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也能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04

学而时习之,学了就要练习和运用,不仅要练习和运用,还需要学会举一反三。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的意思是,学了知识如果不能举一反三,不能灵活运用,那就是等于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的必要了。

当我们帮助孩子确立“为己而学”的态度后,也许孩子就能“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了,也逐步以“知之、好之、乐之”的态度来学习了。

公众号

安享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