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居然是厦门,将北上广深甩在身后
晚上有网友发来图片
透过屏幕,我看得出这位网友欣喜的表情。
国内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百里不存一,而在美国西雅图,生存率却高达50%以上。
这种巨大的差距正在于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与AED的配置。
这种人生能够重来一次的好机会,没有理由不去重视。
上月11日,广州著名餐饮品牌炳胜集团创始人之一的卢润炳先生,在越秀山体育场举办的2017广州“双鱼-长虹杯”人元老足球赛中,突发心脏骤停,据说在医院抢救长达6-7小时,终因抢救无效逝世。
越秀体育场现场
差不多同一周,在台北市一家羽球馆,6位消防队同仁在打球,诸位应知道,台湾院前急救是由消防队负责,他们经过急救培训可以获得相应资质。
其中一位突发倒地,同伴上前查看没有呼吸脉搏,即刻开始心肺复苏,并大喊“这里是否有AED。”恰好在体育馆入口处有一台AED,有人冲去拿AED,有人拨打急救电话,5位消防员合力高质量心肺复苏,辅以AED电击,在5分钟后,急救车来之前,同伴已经恢复了呼吸脉搏,在救护车送医途中,他已经能开口说话。
“还有什么比亲手救活自己兄弟还要令人感动”一位消防员兴奋不已。
台北一体育馆现场
在急救课上,我经常说,“你们今天自己来学习急救,并非最明智的选择,最好是你出钱让你身边的闺蜜、死党、兄弟来学,这样在某些危急时刻,才能帮助你自己。”
实际上,很多时候,面对心脏骤停,我们需要靠谱的兄弟,也需要能迅速获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2016年,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倒在北京呼家楼地铁站里,虽有人现场心肺复苏,却复苏质量不高、也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暴露了地铁这个人流密集场所的急救系统性缺陷。事件之后,多方要给北京地铁呼家楼地铁站安装AED,北京地铁愣是没敢接招,这种懒政的思维实在令人心凉。
实话说,广州地铁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反而是上海迈出第一步,在部分地铁站安装了AED,并在今年6月12日挽救了一位20岁小伙子的生命,地点在上海地铁世纪大道站。
世纪大道站的AED
我常听一些AED企业说,为打开急救市场局面,想捐赠部分AED给机场、地铁,但管理者不敢接,因为“反正我们也不是专业急救人员,没有这东西,也没多大责任,有了这东西,反而多了很多责任,甚至惹上大麻烦。”
这次厦门迈出了一大步,将在整条1号地铁线铺设AED,这在国内环境下,需要不小的勇气。这需要地铁管理方对自我原有的安全体系进行很大的修正,并需要定期标准、规范化的急救培训。
为厦门地铁加油,1号线有了,2号线也会有的!!
你也要为你的城市打call。
靠谱急救
关注夜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