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友:峥嵘岁月铸人生——记敦化籍抗战老战士王焕章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陈凤友

敦化,是一个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壮举,时刻鼓舞着后人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不懈的奋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吉林名人》杂志采编人员专程来到辽宁省抚顺市,对敦化籍抗战老兵王焕章的家属进行了深入采访。
来到抚顺后,王焕章的女儿和孙子首先向我们展示了老人在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的遗物。一枚枚奖章,记录着王焕章老人不凡的英雄壮举;一本本日记,记载着各场战役胜败经历和教训;一件件实物,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那尘封已久的故事……

国难当头家破散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全境陆续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好吧,哥哥,你走吧,我听你的”,妹妹眼含热泪哽咽地说。1939年的一个深秋,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阴森森的有些吓人。
这时,在吉林省敦化县额穆街(今敦化市额穆镇)的一个低矮的茅草房里,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死离别。
“好妹妹,听哥哥话,我在黄泥河给你物色一个好人家(当童养媳),你去吧”。
当年,王焕章16岁,弟弟王焕文13岁,妹妹王淑贤只有9岁。安置好妹妹的事情以后,王焕章及弟弟分别开始出去闯荡,一方面去寻找失踪的父亲,一方面找点事做解决生存问题。
王焕章的父亲原来是额穆街的乡村教书先生,识文断字被当地百姓称为“土秀才”。他懂得一些地理知识,对地形地貌的形成有些研究,除教学生学文化外,平时还应别人相求,做一些看风水的事情。日本人正是看重了王焕章的父亲的这一特长,被强行抓去当差,从此便杳无音信,父亲被抓走后,母亲每天以泪洗面,由于过度忧郁患病,一年后离开了人世。
王焕章知道,父母已经不在了,兄妹三人已无靠山,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饭,这也是无奈之举,不然都会饿死,兄妹约定,等我们都能安身立命,生活稳定下来时再见面,谁知这一别就是18年。
后来,到了成年的王淑贤也参军投入了火热的部队大家庭,并在攻打四平时的一次战役时身负重伤,昏死在同时遇难的战友中间,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苏醒过来,这时部队早已转移,已不知去向。在寻找队伍未果的情况下,王淑贤回到额穆街,不久就与老实当地厚道的当地青年于涌泉结婚成家,共同经营着这个小家庭,尽管生活还是极度困难,但毕竟有了家的温暖。
闲暇的时候,王淑贤经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哥哥,望着仅有的哥哥的一张照片发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泪水中不知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1957年,兄妹在在分别18年后在额穆曾匆匆的见了一面,大家欢聚一堂,并同王淑贤大儿子照了一张相。
在以后的日子里,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各自的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焕章从部队转业不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妹妹一家也被下放到平安屯。显然相互的沟通和来往受到了人为地限制。兄妹又进入了第二个18年的漫长等待,由于王淑贤积劳成疾,患上了许多慢病,身体一直不好,对此作为哥哥王焕章也记在脑里、急在心上,总是寻找机会回吉林老家看望妹妹。
1975年,又一个18年后的冬天,王焕章到长春出差,他想一定利用这一时机,去看看妹妹。此时正是“三九“天,北风呼啸。通往乡下的道路已被积雪掩埋,连个走路的道眼的没有。王焕章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里走了近3个小时的山间小路,终于来到了平安村的一个低矮的茅草房前,这才长长的松下一口气,心想可下到了,就要见到妹妹和妹妹的一家人啦。
当身高1.80米的舅舅王焕章,低着头迈进低矮的屋里那一刻,其外甥、外甥女立刻拥到王焕章的身边,大家抱作一团痛哭起来,见状他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淑贤她走了,今天已是第七天了。”王焕章的妹夫于涌泉这时有些愧疚的说道。“没想到,她走的这么快,我要去她的坟上去看看”。
在妹妹王淑贤的坟头,王焕章长跪不起,没想到18年前的相聚又分手竟成了永别,家里所发生的一切仿佛又出现在眼前:父亲被日本人抓去当差,一去就音信皆无,一年后母亲每天以泪洗面忧郁而死;弟弟焕文四处流浪给日本人当“小打”(佣人),失散多年,至今没有下落;如今,善良懂事聪慧的妹妹经不起多灾多难生活困扰,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就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亲人不得相见,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兄弟失散后不得团聚,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些勤劳的百姓没有好日子过,是老天不公吗?
不是,这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普遍境遇。这时的王焕章越来越感到,只有国家的独立强盛才能有人民安全幸福,国富才能民强,才能安居乐业,国家的命运与老百姓的命运紧密相连。

浴血奋战当先锋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抗战中,敦化既是战役频发的地域,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既有名扬中外的杨靖宇、王德泰、周保忠、童长荣、陈翰章等一大批杰出抗日将领在这里留下赫赫战功,也记录着一些默默无闻的老战士在中国土地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宝贵足迹,还有许多敦化籍老兵复员转业在他乡,默默无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是敦化的骄傲,敦化不会忘记他们,敦化39万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王焕章,1923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额穆街(现敦化市额穆镇)。在他懂事时起,就饱受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苦日子,国破家亡的生活使他很快萌发起参军报国、奋起抗日豪情壮志。在通过不同的领域为抗击日寇做了一些工作后,终于在1945年7月,王焕章光荣加入革命队伍,开启了他漫长的革命生涯。
走进部队,也意味着走进枪林弹雨。王焕章先后在八路军东北军区七支队、东北第四野战军九纵队、四十六军一三七师,先后担任排长、副连长、团参谋、炮兵营参谋长。1951年1月随部队入朝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王焕章先后参加了攻打天津、沈阳、锦州、黑山、营口、沟帮子等较大战役。由于王焕章作战勇敢、指挥果断而屡立战功。
在一次战役的进攻中,王焕章有两次受伤,一次是面部被子弹划伤皮肤,幸好不重。紧接着右臂被子弹贯通,鲜血湿透了衣襟。这时他全然不顾,越战越猛,越战越强,忘记了伤痛。简单包扎后又投入了突围。战友见此都劝他撤离都无济于事,他的倔强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最后硬是被几个战友抬离战场。
王焕章在各次战役中,表现得非常勇敢,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沟帮子战役。1948年深秋的一次战役,王焕章主动请缨,独自承担了侦查一股敌人驻地这一艰巨任务,他机智勇敢,消灭了两个敌人,缴获了机枪两支,还有三匹马。此举受到了所在团的嘉奖,这一战果在部队干部战士中广为传颂。
在南下剿匪期间,王焕章跟随部队在许多山区开展了游击战,埋地雷、炸汽车、拆铁路,参加了许多剿匪突击战。剿匪期间由于地方不熟,尤其是山区地势险峻,给作战带来许多困难,在每次执行任务时,王焕章总是按照上级的作战方案,认真研判不断变化的形势,做出许多预案,得到了上级首长的充分肯定。
剿匪期间另一个困难就是许多地区都是山区,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与老百姓的语言沟通成了问题,针对这一实际,王焕章与战友们首先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兄弟的信任,引导他们与部队共同消灭敌人。
后来,许多剿匪任务的胜利完成都与当地老百姓的密切配合分不开的。

智勇双全显才华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951年王焕章随部队进入抗美援朝战场。在这场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较量中,中国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巨大劣势的情况下坚持浴血战。在抗美援朝的几年间,王焕章先后任团作战参谋、副股长、炮兵营参谋长等职务。
在此期间更显露出他的精干、细腻、勇敢、顽强的一面,是一名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出色的参谋助手。他在刚刚入朝不久,就在日记的首页写下了:“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世界的和平而奋斗,消灭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确立长期持久方案,争取最后消灭敌人。”这充分表达了当时王焕章对抗美援朝正义战争的决心和信心。
据王焕章的日记记载,在朝鲜战场,美国飞机的精准度高,破坏性大,很多时间,战士们需要躲进防空洞,但防空洞里面不通风,阴冷潮湿,而且没有阳光,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气味。但是为了抗战,再恶劣的条件也要忍受,白天要是在洞外随便行走,不但自己发生危险,整个防空洞的的目标将会暴露,是人命关天的事。在朝鲜境内,见到的都是一片片的废墟,几乎看不见一栋完整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残垣断壁,被炸死的老百姓到处都是。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的斗志从未泯灭。
在王焕章的日记里,入朝作战后有许多细节记载得清清楚楚。一次战役中,负责通讯的小分队要人背肩扛沉重的电台通讯设备。晚上行军打仗,要和部队一起战斗;白天部队休息,还要安装通讯设备、架设通讯线路,有时候连续十几天都无法睡觉。为通讯的畅通,战友们没有一句怨言,一心只为打败敌人,坚持工作。
在朝鲜战场上,王焕章按照主管首长的要求,都能周密的做好每场战役的行动方案和预案。这是王焕章1952年12月记载的一段战役部署:“阵前反击要依据坑道里有大量的敌人救伤,主要是巩固我们的阵地,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兵力。如果敌人爬上我们的阵地,就分组与敌人斗争,不叫敌人在我们阵地上建工事。要保护坑道口,坑道口不在坑道就不在,坑道不在阵地就不在,坑道口要有战术设备。力量的使用问题,反击兵力使用不能过大,要短小精干灵活,反击的时机要掌握的准,夜间敌近了要看准时机使用武器。捉俘虏问题,防止假投降。”
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比的不仅仅是勇敢,还要有足够的战略战术。在王焕章的战斗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反空降、陆地及海上战术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在战斗组织上要有火力队、突击队、守备队密切配合,手段上采取空歼、速歼、围歼,做到'四快一慢’。二是反登陆艇及战车在行动时,注意给敌人设置障碍,把对方阻止在海岸线上歼灭。三是在连续反击和独立作战时,采取炮灰反击,一种时阵前反击,一种是深入或跟踪反击,根据不同方向、不同道路,实施预备队反击,但兵力不应过大。四是独立点的作战,组织好精干队伍,熟悉好地形、道路,要有足够的后勤和装备保障,要在加强调度统一指挥的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通讯保障。”
不论是在国内战场,还是赴朝参战,王焕章得到了锻炼,在理论和实战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在朝鲜战场上,王焕章做了大量的笔记,记录了多次战役的实际经过,今天看来这些资料对回顾那段历史和军事研究都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王焕章1948年在沟帮子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951年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三级国旗勋章;195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解放勋章。在历次战斗中,王焕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其右手、右前臂、右腿及面部共有7处受伤,轻伤不下火线,顽强坚持战斗。后经有关被部门鉴定,评为二等乙级伤残。
战争年代的炮灰硝烟已经远去,但关于战争的记忆伴随着王焕章的一生。
他经常对自己的子女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是幸运的,他们没有等到解放的那一天,更没有看到和享受到现在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不能忘记是他们为我们打下的天下。”

严于律己好家风

在战火烽烟的年代,正是这些老兵,他们勇赴国难,历尽枪林弹雨的洗礼,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和平建设的年代,他们虽无数战功在身,却没躺在“功劳簿”上,一直在兢兢业业、无愧无悔地继续为国家富强而奉献;在白发苍苍的暮年,他们为弘扬革命传统,不辞辛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个人功名,为党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选择低调和质朴,坚守和奉献,用坚定的行动,为后人树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1955年12月,王焕章从部队转业到抚顺煤矿工作,先后在抚顺煤炭电气安装工程公司、抚顺煤矿运输部电务段工作。从部队转业以后,王焕章不以功臣自居,不论在领导岗位上,还是在一线职工岗位上,都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不论在顺境时还是受到挫折时,都能做到不忘初心,尽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王焕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他的家人,对待子女做到严格要求,从来不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去为自家的住房的改善、孩子的就业、自身的待遇等要求组织照顾。
每当提起王焕章对待家庭对待子女的严格要求,孩子们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据大女儿王雅丽回忆,自己从小就有一个参军梦,1977年高中毕业后,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穿上一身绿军装,去当通讯兵、去当文艺兵,央求爸爸以自己的身份去找人通融一下。可是遭到了爸爸的婉然拒绝,他跟女儿说:“你已经长大了,想当兵、找工作还是求学,应该靠自己的实力去闯。”这样王雅丽只好一边待业,一边寻找工作。
在这不久,远在吉林省长春的一位战友前来抚顺看望王焕章,这位战友在部队时曾给王焕章当过通讯员,在部队时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关系非常密切。当时他的这位战友已是驻长春某部队的司令员。席间这位老战友主动问老领导有什么事需要他尽管吩咐,是否有子女要参军我都可帮你。可是大女儿想要当兵的事王焕章还是没有说出口。
王焕章总是坚守着这样的信条:“不论自己的处境如何,不向组织提要求,不给朋友添麻烦。”
在计划经济年代,老百姓的住房是被普遍关注的的民生大事。提起王焕章“两次让房“的事情,如今王焕章的二女儿王雅芬还是对父亲的举动而钦佩不已:“父亲刚转业时,按照规定政府给了一套住房,可是父亲考虑到当时政府经济并不宽裕,需要照顾的家庭还有许多,就推掉了。到了1978年,政府考虑到王焕章的居住环境,又一次在抚顺市黄金地段给了一套,他经过再三考虑,又推迟掉了,并说我住房困难还能维持,分配给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吧。”就这样,王焕章的六口之家在20多平方米的住房里一住就是20多年。
平时,王焕章对待儿女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哪个孩子放学或出去玩耍回来带回一件物品,一定要问出从哪来的。要求自己的孩子爱护公物,不动邻居的一针一线。同时鼓励孩子从小学习雷锋多做好事。
大女儿王雅丽现在还记得:“自己小时,曾多次去位于抚顺市望花区的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并聆听过雷锋的亲密战友乔安山的学雷锋报告,从此扎下了勇于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根基。爸爸总是要求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办,养成能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无情未必真豪杰。每当4个孩子在学习上或工作上取得哪怕很小的成绩,王焕章总是表现得非常高兴,大加赞赏。在常人看来,王焕章对待自己的儿女只有严厉的一面,其实他对子女的爱,只不过是深沉的是内在的。后来在他的遗物里,有一本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分别记载着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儿子的出生年月日,同时还特意标明农历时辰。
“雅丽 56年12月初4生 农历
(雅)芬 59年4月初2生 农历
(雅)娟 62年10月12日生 农历
(海)波 65年12月初8生 农历”
可见他对子女是多么细心,他是深深爱着自己的每个孩子的。
王焕章在抚顺煤矿一个单位负责劳保用品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一线工人,因为他们是最需要关心爱护的。从不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工人的使用。也正因为如此,曾经得罪过欲要克扣工人劳保的一个上司,后来也因为这名上司怀恨在心,编造谎言对王焕章进行诬告,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王焕章因此招来横祸。

家国情怀保本色

人的一生难免有一些沟沟坎坎。在60至70年代之交,王焕章受到人生的一大重创。由于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他,因此受到了下放当工人给机关干部烧开水,下农场种粮种菜,但对待家人他没有更多的解释,对待所安排的工作还是尽职尽责。
这个在战场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而冲锋陷阵的勇士,对待这样的境遇却显得很无奈。这个在保家卫国中流血流汗的七尺男儿,从未因艰难困苦和危险落下一滴眼泪,可现在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泪流满面。
对待这样不公正的遭遇,王焕章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他坚信: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弄清真相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
1980年6月26日,这是王焕章政治生活中的又一重大转折,这是王焕章终生难忘的日子。一纸党委组织部门的红头文件出现在他的眼前:经审查,决定撤销关于对王焕章的所有的错误的处分,恢复其工资待遇、党组织关系和党内外职务。
这一迟到的结论公布后,王焕章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一是申请党组织接受这么多年未交的党费,主动要求为党、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二是这么多年愧对了这个家庭,大家为他的处境忧心积虑,他表示在今后的生活里要倍加爱护这个家。
王焕章的问题得到平反昭雪后,党组织找他谈话,征求他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他激动的表示:“这么多年,我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我始终坚信会有这一天的,我的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的,我对党是充满信心的。党组织能够恢复我的党籍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渴望的,我没有其他任何要求,能继续为党的事业工作是我最大的愿望。”
在困境中,许多当年的老战友通过写信的方式,互相安慰,更多的是鼓励。
这是王焕章在沈阳的战友张健在1980年给王焕章的来信:“尊敬的焕章大哥,我自从1954年转业来到沈阳市公安局工作,于1961年受到诬陷(右倾)被下放去工厂劳动工作了整整18年之久。去年经组织审定认为,当时对我的处理完全都是错误的,从而又调我回原来工作岗位上。如今,我已50多岁了,斑白的头发,眼也花了,神志衰退,思想精神有些不振,在形象上已不是当年您心目中那个'四弟’了。”
受同样遭遇的王焕章,最了解战友的此时此刻的心情,立刻回信勉励这位战友要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发扬当年那种冲锋陷阵精神,投入到新的生活工作之中。
王焕章的问题被彻底纠正解决后,学习工作的劲头更足,紧迫感更强了。
在1985年12月开展的整党活动中,他经过学习写了这样的一篇日记:“自己在整党开始时,对此信心不足,认为整不整都是一样,学习座谈时也不爱发言。经过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次整党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我们的党的声誉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今后,我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不讲享受,克己奉公,对党忠诚老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这些年来,王焕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神圣使命,他对党和人民做出得庄严承诺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王焕章于1982年12月离休,享受副处级生活和工资待遇。由于身体虚弱,于1989年在抚顺因病去世。他的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多年来,都能严于律己,以父亲为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烽火硝烟已远去,伟大的抗战精神却历久弥坚,以不怕牺牲、功而不傲、奉献终身为集中体现的“老兵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气节和脊梁。正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继承“老兵精神”,将爱国的热情和报国之志化为圆梦中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

作者简介

陈凤友,男,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为《吉林名人》编辑部记者。系吉林省及敦化市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从部队复员后曾在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党建及宣传工作,后到吉林省《敦化报社》从事记者工作多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陈凤友:小狗识途 爬山涉水返家;主人惊喜  左邻右舍称奇

陈凤友:春天的故事(另:诗一首)

陈凤友:特色旅游成为敦化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

陈凤友:春天的脚步

陈凤友:难忘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

陈凤友:献给植树节

陈凤友:乔安山的雷锋情缘

陈凤友:旗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0)

相关推荐

  • 【湖南】何轩《我心中的英雄》指导老师:小何老师

    我心中的英雄 江永县第三中学七年级 何轩 今年的国庆节又到了,但一想到国庆节,我又会想到曾经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心中不免泛起崇敬之情-- 英雄,这个词对我来说很遥远,但却时刻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

  • 镇江“上甘岭”老兵的故事

    大约1944年前后,镇江宝堰镇的孤儿毕小毛参加了新四军,这时他大约17.8岁左右. 经过在家乡一带的短暂集训,他被编入了新四军挺进苏北纵队,多次参加在苏北的对日寇的作战后,他迅速成长,成为了一名英勇的 ...

  • 《上甘岭》的“连长”,走了......

    不求青史流芳, 只因一片丹心. 2021年6月15日,这本是一个普通的夏日. 却因为一则消息,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电影<上甘岭>连长张忠发原型, 原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 ...

  • 秦基伟回忆上甘岭:由于我方的错觉和判断失误,给了美军可乘之机

    秦基伟回忆上甘岭:由于我方的错觉和判断失误,给了美军可乘之机

  • 上甘岭战役中的“神炮手”唐章洪,不可思议的战斗经历

    (唐章洪) 唐章洪1935年2月出生,1951年2月参军,4月份就入朝作战了,当时他只有16岁.唐章洪直接被补充进了炮兵部队,成了一名迫击炮手.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唐章洪因为" ...

  • 孤胆英雄坚守阵地三昼夜,击退联合国军17次进攻,授二等功臣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 ...

  • 陈凤友:特色旅游成为敦化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

    文/陈凤友 吉林省敦化市素有"长白山天然立体宝库"和"千年古都百年县"的美誉,是渤海古国和清皇室的发祥地,更是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国民救国军活动的革命老区.旅游资 ...

  • 陈凤友:历史遗留的景观传说

    文/陈凤友 敦化人杰地灵,在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心怀敬重,并付诸在不断发现.保护.利用和传承之中,人们深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而由衷的高兴.这里所提到的两处景观,尽管就 ...

  • 陈凤友:哈尔巴岭战绩地

    文/陈凤友 中华民族具有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富于英勇足谋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哈尔巴岭的一仗,就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就是值得赞颂的战例 ...

  • 陈凤友:小狗识途 爬山涉水返家;主人惊喜  左邻右舍称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陈凤友:春天的故事(另:诗一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陈凤友:春天的脚步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陈凤友:乔安山的雷锋情缘

    文/陈凤友 你曾是雷锋的同班战友 你曾是雷锋的亲密弟兄 对待一次意外的失误 你曾长期处于沉默迷茫之中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使你为之大振 从此你走出家门 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责任 学习雷锋 ...

  • 陈凤友:献给植树节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二刊""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 ...

  • 丹凤晒晒‖跌宕的人生,俊逸的书品——记商洛书法家武侃槽老师

    2018年,真的是很神奇的一年,我认识了好多商洛书画界名人.他们或者艺海纵横驰骋,或者墨山寻幽探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机缘巧合,我和武侃槽老师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在丹凤万香湾书画联谊会上,一次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