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开播“王炸”,结局烂尾?

文/如海

在流量明星当道的当下,久违的反腐剧《扫黑风暴》杀出了重围,观众“用脚投票”,把它推上了神坛。《扫黑风暴》从一开播,就悬疑丛生,布局缜密,细节耐人寻味。观众大呼过瘾,上一部如此大尺度的剧,还是很多年前的《人民的名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再次回荡在心间。

然好景不长,《扫黑风暴》热播一个月之后,高开低走,剧情陷入拖沓和仓促,后边的处理越来越草率,虎头蛇尾的嫌疑明显,最终,它成为了一座令人无比遗憾的烂尾楼。

在遗憾此剧之前,我始终还是认为这部剧已经赢了

《扫黑风暴》是根据真实发生的案件改编,包括了轰动全国的操场埋尸案、孙小果案、海南黄鸿发案、湖南文烈宏案等事件。有些地方考虑避免给原型人物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会有所克制。“基于事实改编”既是它的一部分天然流量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它的掣肘。

《扫黑风暴》从播出开始,就备受关注和热议,观众的震撼和期待同样深刻。观众寄予厚望,而剧有着不太完美的收官,如此落差之下被人诟病,也就在所难免。

客观地说,一部演绎出现实社会黑暗和罪恶的好剧,在国内影视剧严格审查制度现状之下,其实已经算得上大尺度、大突破了。它能够把几个真实、凶残的案件揉碎和蕴含其中,而且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凸显复杂残酷的人性,已经相当不易。

不过,或许是观众的期望足够高,它仓促的大结局,严重影响了这部剧成神的水准,还是令人惋惜。我还是忍不住,想说说它的一些瑕疵。

其一,黑社会势力强大,落败太容易,博弈激烈程度不够。

一手遮天的长藤资本,和能量巨大且阴狠凶残的高明远,不会轻易就被扳倒。而剧中,高明远被抓之后,几乎没有像样的挣扎和反扑,就彻底落败,无论是现实里还是影视剧中,都显得不太真实。

我觉得,起码应该有高明远的几进几出,有正义人物更惨重的牺牲,有敌我更惨烈的殊死搏斗,冲突和矛盾处理不够。简单地说,要将高明远盘根错节的黑社会势力彻底扫除,代价很大,人也会死很多,他的垂死挣扎一定是鱼死网破。

其二,保护伞之罪,绿藤市政府内部的贪污腐化,人民警察的堕落和变质,揭露不足。

黑社会的猖獗和一手遮天,来自于姑息养奸的纵容和保护。高明远能够藏这麽深,掌控能力这麽强,足见政府体系和组织的已经彻底崩塌,权力腐朽下从上之下的一丘之貉,已经烂到骨髓。而剧中,观众感受不深,仿佛就几个个别的警察,因贪婪或情感控制而如此而已。

胡笑伟一个派出所的所长,对高明远唯命是从,董耀一个区长的仕途之路,全部依靠长藤资本的运作和操控,既如此匪夷所思,又真实震撼。警匪一家的绿藤市天空,已经污浊黑暗,看不到光明。

贺芸办公室的“警魂”字样,曾多次出现在镜头,混警之意不言而喻。那些应该为人民服务的人,站在人民最前面,保护人民生命和安全的公安警察,形象已经模糊不清,他们混在人民的中间,为虎作伥,危害更大。

显然,类似的揭露明显不足。扫黑除恶里,猖獗的恶势力背后,一定还有更为猖獗的保护势力。

黑社会的狂妄和凶残固然可恶,为他们提供保护的力量更让人心寒。为了钱,出卖良知和正义的人,竟然是本该惩恶扬善的人。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那些伪善的嘴脸,在剧中不够深刻,也没有太深挖。

政府和公安警察系统,沦为了黑社会的帮凶。我能够理解,如果剧中体现的过多,显现出整个系统的腐败,是很不妥当的。但《扫黑风暴》最终给人的印象,唯有黑社会的黑,仿佛绿藤市的苦不堪言,是那些天生的邪恶一手造成的。保护伞的坏,淡然而过,如过眼云烟。

其三,人物的结局处理,落入烂尾。

绿藤市的天亮了,观众的天还是塌了。

比如,麦佳最终还是彻头彻尾的傻白甜。自己的父母被高明远残害,她帮着仇人数钱。不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而是在侮辱麦自立案原型邓世平的女儿啊!

王政作为高明远最大的保护伞,是位高权重的中江省副省长,面对高明远出事,王政云淡风轻,但最终如何一手遮天,却并没有体现。

诸如此类。

最后,引用一句评论。"《扫黑风暴》就像一只迅速膨胀的气球,人人都在等待它一声响亮的爆破把气氛推至高潮,殊不知它已经在慢慢地泄气,然后一声不响地瘪了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