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云浮各县市区50年前的卫星图

机缘巧合之下,德庆文史组成员何福良得到一批拍摄于1967年12月18日的航拍地图,其中就有肇庆云浮部分(清晰度具体到村,由于版面限制,仅展示市区及县城,若想看到自己村50年前的卫星航拍图,欢迎留言)。对比最近的谷歌地图(点击图片可放大),看看肇庆云浮两地50年的发展。下列图片灰色为1967年卫星航拍图,彩色为近期谷歌地球卫星地图。

1.德庆

德庆县人民政府设在德城街道。德城街道位于德庆县的西南部,乐起白沙山,西至企岭,西北靠香山,南临西江,中间一片狭长冲积平地,正当古端溪(今大冲河)出口。东西北三面均接新圩镇,南面隔江为郁南县南江口镇。

德城街道很早就形成居民点。自汉元鼎六年(前111)设立端豁(溪)县(德庆县的前称)以来,历经2000多年的朝代更迭和行政单位名称的变换,一直为县(州/郡/府/路)治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德庆建县以来,作为县(州)级行政单位,即端溪县~德庆州~德庆县,其县(州)城皆在今德城镇。

汉元鼎六年(前111),设立端溪县,据康熙《德庆州志》载:端溪县治“在州治东八十步,儒学之左,汉置”,“今为民居”。县衙故址约在今镇一小至药材公司之间。

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端溪县,直属德庆州,考之康熙、乾隆、光绪等《德庆州志》,州衙故址在今县公安局。

民国元年(1912),德庆改州称县,县政府仍设在清代州衙。民国34年,县政府改设书院塘街陈家祠(今县印刷厂)。

1949年12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以东豪东街原天主教堂为临时办公地址。1954年3月,迁朝阳中路新建办公大楼(原址在今县委大楼),1981年迁今址。

德城镇不但是县治所在,而且较长时间还是县(州)上一级的郡、府、路治治所。南北朝宋大明中(约460)至宋升明三年(479)、梁天监元年(502)至隋开皇九年(589)为晋康郡治;唐武德五年(622)至宋绍兴元年(1131)为南康州(后改称康州)州治;宋绍兴元年至明洪武九年(1376)为德庆府府治,其中从绍兴十四年(1144>至宋末并为永庆军节度使节镇,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至元末(1368)为德庆路总管府所在地。郡署、府署即清代的州署。

《方舆纪要》及旧州志记载,“州旧无城”,“宋皇祜六年(1054)侬智高乱,始筑子城,高一丈,厚八尺,周二百三十丈,环以濠,辟南门,仅容廨舍仓库”。明洪武元年(1368) “以旧城狭隘,改立城址,瓮以砖石,高三丈,厚一丈五尺,周一千一百丈,外环以濠,城上置串楼七百二十,敌楼三十有九”,为明清时期县(州)城奠定规模。县城有3厢,城内为内坊,城东为东厢,城西为西厢。至清末共有6图16坊,街41、巷11、市2。城内4坊谓:澄清坊、儒林坊、永宁坊、乐善坊。城外12坊谓:孝康坊、永康坊、城西寿康坊、城北寿康坊、锦福坊、锦波坊、介福坊、福寿坊、仁寿坊、登云坊、演滨坊、太平坊。即东起大桥,西括西湾,南至西江,北尽塘尾村,都是县城管辖范围。民国16年(1927)拆城楼,民国18年平城垣修公路,无城内城外之分。

民国20年(1931),推行地确治,县城划为第一区,辖城西、城中、城东、登云、皆春5乡。民国27年施行县、乡(霸自治两级制,县城名附城镇。民国31年实施新县制,县城名三厢乡。民国35年缩乡,三厢乡改名新民镇。

2.封开

县城江口镇位于县境西南部,北纬23°26′,东经111°29′,西南面临西江,对岸为江川镇,其余各方均与封川镇毗邻,总面积24.28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过境内,贺江由北而南,将城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因处贺江出口而得名。贺江又称封溪,故又有封溪水口之名。山环水抱,乃形胜之地。

自南朝梁至隋末唐初(503〜620)100多年间,江口曾是县、郡、州治。唐宋以后为埠为圩,但仍属兵防重地,晚唐设贺水镇使,拥兵万人,战舰多艘,明代置贺江巡检司。“埠为富(川)贺(县)怀(集)开(建)四县必由水道,商贾辐辏。”素有“两广咽喉”之喻。明嘉靖以后至清代、民国,兵事频仍,江口工商业起落无常,到解放前夕,依然是--条半街100多家商店的小圩,一些柴竹炭商行和百货日杂饮食店铺,以及竹器、打铁作坊等。

3.郁南

都城镇地处西江中游,临江筑城,是两广水路出入要冲。

都城镇建于晋初年间。太康元年(280年)为都罗县治。南朝宋元嘉年间至宋开宝五年(972年)为都城县县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都城乡。明成化六年(1470年)设都城巡检司署。民国24年(1935年)属郁南县第十三区。民国30年(1941年)恢复为镇,并为第一区驻地。1950年4月,郁南县人民政府迁驻都城镇(原在建城镇)。自此,都城成为全县政治、经济、信息、文化活动中心。

都城镇原为都城县县治,北宋开宝年间撤销都城县后,变为一般小圩镇。至清光绪年间,主要街道有锦香坊、甘棠坊,均为石条、石板铺设,宽3米左右。民国19年(1930年),把甘棠坊等7条小街巷改建为中山路和中正路,改建木鱼书巷、竹朗轩为后朗街,街宽5.33米,自此基本奠定都城城区轮廓。

4.怀集

据旧县志记载,怀集县城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始建土城墙,墙高1丈2尺,周长329丈,濠深、宽均为3尺。立城门4个,南叫定怀门,北曰保集门,东称永安门,西名临江门。成化四年(1468年),都御史韩雍檄令修治,包砌砖石,墙高2丈2尺,周长339丈,城濠沟深、宽各3尺。成化七年(1471年)重建4门城楼。此后,城墙曾凡次被洪水冲圮,几度修复。至解放时,仅剩残墙几段。解放后,由于城镇建设的扩展,城墙和护城濠沟已不存在。

旧县治(县政府所在地)在今环城西路25号中旅社处,元至正六年(1346年)毁于乱,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杨定省重建,正统二年(1437年)知县李瘩重修建,此后曾几度重修。县署设正堂3问,中称公座,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称亲民堂。正堂后面为日新堂,左为典史署,右是预备仓,前面为仪门,仪门前有大门,门内东为土地祠,西为迎宾馆。元朝至民国均以此为县署。

5.广宁

位置:县城南街镇位于县境中部,地跨北纬23°30′,东经112°25 ′,四周与东乡镇接壤。南街河与扶楼河在城区中部汇合后注入绥江。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县,始设县城于此,当时属大圃都地。因县署南面有一街道为物资集散地,熙攘繁华,故名“南街”,沿称至今。清道光元年(1821),全县划分为17个民铺,南街属寺前铺,下辖2甲。民国26年(1937),全县划为35个乡,南街属兖文乡,直至民国34年。民国35年11月,全县分5个指导区,下辖18个乡,南街属治西乡,直至民国38年。

6.四会

旧志载,初置县时治某所不可考;明代以前无城。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在县置绥建郡;唐武德五年(622)置南绥州,郡、州治所在石涧(今属广宁县)。唐贞观八年(634)改为贞洲,治所移金鸡岗下(今四会镇,据《太平寰宇记》)。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县设千户所,始列木栅为城(.址在今四会镇)。天顺八年(1464)在栅城址修筑砖城,砌砖石包土,城周深挖护卫濠堑,至成化三年(1467)完成。数百年来,城墙屡坏屡修,后因县城扩大,逐渐破城墙建民居。最后一个城门——镇安门(即北门)及两侧城垣,于1985年10月因改造旧城而拆毁。至此,旧城遗迹已不复存在。

县署,旧尉司地在宋元之前规制不可考。明洪武初年,知县岳镇始创公署,设正厅、幕厅、廨舍,置知县私衙、县丞衙、主簿衙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县董文驹在绥江义学址建万寿宫为县署,并设典史署、值日馆、监狱、羁候所等。

民国初期,政府(县署)仍沿用清代廨署。日军侵华飞机滥炸会城期间,县政府迁移到慈惠医院。四会沦陷时,又迁移到二区(地豆)大坑口。日本投降后,县政府才迁返县城,初时设在第一区公所内,后再搬迁到怡斋吴公祠,直至解放时。

7.大旺(高新区)

大旺区位于广东省中部,肇庆市东部,北江和绥江下游。地跨东经112°47′~112°52′、北纬23°15′~23°24′。东与佛山市三水区隔江相望,西与四会市毗邻,北与三水区大塘镇接壤,南临北江、绥江交汇点马房渡口。是珠三角与大西南“东引西连”的重要结合部。东距广州市区50公里,西离肇庆市城区40公里,南距三茂铁路和321国道2公里,属广州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区境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16.6公里。全区总面积96.7平方公里。

8.鼎湖

坑口街道坐落在国家风景名胜地鼎湖山脚下,东与桂城街道为邻,西与端州区黄岗镇相连,南临西江,北接凤凰镇,为区政府驻地,因鼎湖山天溪、云溪水系在山口处汇合,而得名“坑口”。

建国前,坑口为高要县第一区文园乡和第四区河旁乡的一部分。建国后,坑口先后归属高要县第八区、肇庆市渔业大队、肇庆市水上人民公社、肇庆市黄岗人民公社、广利镇。1988年4月,设立坑口管理区办事处,11月,更名为坑口办事处。1992年12月,改设坑口街道办事处,辖蕉园、迪村、苏村、罗隐、后沥和万福居委会。总面积95.5平方公里。

9.端州&高要

肇庆城,古为端洲治。宋皇祐中侬智高反,始筑土城以加强防守。政和三年(1114年)把土城拓为砖城。

明洪武年间,城内街巷有东门内大街、北门内大街、道前街、福建巷、塘基头、县前街、米仓巷、文魁坊、南门内大街、西仁里、府前街、西门内大街;东厢坊巷有东门正街、麒麟街、旧街、新街、豪居里、睦民里、水街、明直里、近圣里、学前街、高墩里、镇南街、五经里、禹门坊、摧桂坊、火攻营、北门大街;西厢坊巷有左图富安坊、祝家巷、西门大街、沙街、黄巷。

民国12年(1923年),两广军队争夺肇庆时,东门正街、水街、新街等毁于战火。同年开始筑正东路、天宁北路等。

1949年,肇庆主要马路有:新街路、天宁南路、朝圣路、南溪路、正东路、江滨二马路、豪居路、睦民路、睦民横路、天宁北路、明直路、崧台路、镇南路、迎祥路、塔脚路、城中路、十字路、城南路、府前路、城西路、忠勇路、牛皮路、草场路、城北路、祝家路、梅庵路、厂排路、环城北路、水师营路、三祃路、江滨东路、江滨中路、江滨西路、环城南路、南溪横路、公园路等。

高要区府南岸街道位于西江南岸,南倚大象山,东处新兴江的出水口,与肇庆市一桥相连,隔江相望。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高要县政府驻地肇庆从市区迁往南岸镇。

10.罗定

罗定市中心城区原为罗城镇,1993年10月,改设罗城街道。罗城街道位于罗定市中部偏北, 北面与附城镇(后改附城街道)、东北面与双东镇(后改双东街道)接壤,东、西、南三面同素龙镇(后改素龙街道)交界。地处罗定红盆底部,西江支流罗定江绕城而过。距广州市243公里,距云浮市城区80公里。

罗城镇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初为泷水县治。明万历五年(1577年)起,为罗定直隶州治所。中华民国元年起,为罗定县治所。

元初,罗城属泷水县建水乡。明万历五年起划为罗定州城一图。清末为罗定州一区附城团。民国初年属罗定县第一区城内乡。民国24年(1935年)改设附城镇。民国28年(1939年)改称罗城镇。1949年10月,隶属罗定县附城区。

罗城镇自元大德八年(1304年)成为泷水县城,明万历五年(1577年)成为罗定州州城,经150多年建设,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城内有街巷28条,城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至民国初年,城门街巷增至48条。至1949年底,全城有街巷51条,其中最宽的中山北路只有6.7米。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

11.新兴

新城镇地处新兴江及其支流东门河的冲积盆地。距肇庆市区59公里。

新城镇历史上曾称为竹城、筠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临允县治。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为新宁郡治和新兴县治。南北朝的梁普通四年(523年)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新州州治和新兴县治。明洪武二年起,新州撤销,新城镇为新兴县治。民国时期为第一区附城东镇。民国20年(1931年),县政府设在南城外金台寺(今县人民医院)。1949年4月,新兴县人民政府成立, 10月20日,县人民政府机关迁至县城旧警察局(今东街城隍庙旧址)。

明朝,县城有4条主要街道:南街、东街、北街、西街。清代后期,增设州学街。民国时期,主要街道有水街、仁义街、仁寿街、青云路、开泰街、北街、州学街、西街、署前街、南街、桥尾街;民国20年(1931年),将城墙基辟为环城路,署前街改名中山路,南街扩为镇南路,卖鸡巷扩宽后改称模范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关镇有街道13条,总长4.65公里。

12.云浮

云浮市城区为原云城镇,1994年改设云城街道。

云城街道位于云浮市中部。街道办事处驻兴云东路。距肇庆市区64公里、距广州市163公里。东至罗沙村与河口街道交界,西达长营岭、大绀山顶与云安县高村镇交界,南至云安县天马山与南盛镇、茶洞镇交界,北至罗斗岗岗咀桥(今罗桂桥)与高峰街道交界。

云城街道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建置东安县以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民国22年(1933年)设东安镇。1952年改称云城镇。1958年4月,横岗乡、高峰乡、大绀山乡并入云城镇。同年9月11日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1962年划县城东街、西街,设立云城镇,城郊农村改为附城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附城区)。1985年,附城区并入云城镇。1994年,云城镇改为云城街道,设街道办事处。

13.云安

云安区府坐落在县境北部的六都镇,位于东经112°07′,北纬23°05′。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西江。千吨级的西江客货轮可上溯广西梧州,下达穗、港、澳。公路云(安)苍(梧)线经郁南,达广西苍梧,云(城)(六)都线连接云浮市区,通达罗定、肇庆、新兴、阳春等周边市、县。

六都镇辖地,清乾隆五年(1740 年)设石龙堡、王疆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设王疆堡;民国15 年(1926 年)改堡为乡,后设六都乡、石龙乡、王疆乡;民国36 年合并为镇北乡。建国后,六都镇的辖地设置多次调整:1958 年4 月,南乡、大庆、六都乡合并为六都乡,9 月高村乡并入,10 月成立烘炉人民公社。1961 年3月,分设六都人民公社。1983 年4 月设六都区,1985 年4 月设六都镇。1992 年10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六都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4 平方公里,是广东省9 个试验区之一。1994 年9 月,设立地级云浮市后,六都镇改称云城区六都街道。1996 年1 月9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云安县,六都街道改称六都镇,辖13 个村民委员会(大河、上六、下四、六都、黄湾、富强、南乡、谷塘、佛水、光明、庆丰、大庆、冬城)、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六都居委会)。县政府驻六都镇。


本文历史沿革部分仅记载到建国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