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您就是一座丰碑

宝贵人生不过百年。听说到了百年,死者就作古了,或将投胎转世。由于种种原因,大都人不到百岁就已去世。所以,人的百年诞辰非同寻常!有幸健在,值得隆重庆贺;不幸去世,勿忘祭祀缅怀!

生者欣逢百岁寿诞,堪为生命圆满,悦纳亲友祝贺;逝者到了一百冥寿,子孙告慰亡灵,铭记先人遗训!所谓“光前裕后”,给祖先增光,为后人祈福。昭告后世勿忘宗亲,激励子孙有所作为。

今天202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二十一日),正值吾舅樟藻公的百岁冥寿,应表哥邀约,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缅怀先人,珍惜当下;修身齐家,孝悌仁爱;教育后代,光耀门庭。

外婆生吾母兄妹三人,按照外公家的长幼排行,称三兄(樟藻)、四弟(在藻,后改名杲卿)、五妹(丽藻,后改名非)。我习惯称呼三舅、四舅。

两舅舅与父母合影 1984年春于泰州

比较而言,对四舅更熟悉些。那是因“文革”结束后,他重返教坛,就在家乡教书,亦短时间教过我。一度他常去咱家走动。

三舅则不同,虽说他也从教,感觉中就常年在外,小时候都是春节才见上一面。三舅退休回归故里,又担负起照料瘫痪在家舅母的生活。作为外甥,逢年过节总不忘登门探望,表达敬意感受亲情。

要说与三舅还是很有缘的!一来,熟人都说我与三舅长得像,应验了“外甥像娘舅”这一谚语;其次,三舅母与吾妻是同乡,当年谈亲那阵子,三舅的内弟(舅爷)恰回故乡小住,亲事有他撮合之劳;再说,1987年前后,三舅已退休回家,应约协助我校管理财务一段时日,也算曾经“同事”吧!

三舅给人的印象是,亲切厚道友善,举止从容淡定。有时别人闹不明白的事儿,经他画龙点睛的一两句,会让你顿时恍然大悟。我想,这就是他的知识阅历与讲话水平啊!

三舅家育有四子一女。成年后他们分布在不同地域,从事不同职业,但五人中没有做教师的。值得称道的是,他们个个有为人人出色。其背后饱含着舅舅舅母的教导有方,更有他们自身的奋发自强。如今老表们均已退休,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三舅的第四代曾孙辈均已出世,最小的都上幼儿园了。承袭祖德,子孝孙贤,家风淳朴,家道兴旺。

三舅樟藻公,在塘头于氏家族中列17世,生于1921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一日,卒于2012年1月4日,享年逾九旬。

百年人生,可有令后代景仰的功德业绩?又给子孙们留下什么“财富”?今借助表哥彬提供的资料信息,分三个阶段,简要回顾三舅九十载风雨人生:

1、早年继业持家

旧时塘头有个油米店,店名叫“震泰恒油米店”。当年已传到外公手上掌管,看着自己日渐衰老店铺需人接班,外公外婆想做三舅的工作。刚成年的三舅,特别能理解父母的心思。老大已另一门户,老二又刚英年早逝,子承父业非他莫属。毅然决然,弃学经商,协助父亲打理店铺,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二十岁的三舅,成了外公的得力助手,不到三十岁,他已能独当一面,成为油米店的新掌柜。

他秉持外公朴实厚道的处世风格,经商有德,诚信为本;经营有道,赚取薄利;与人为善,周济穷人。同时不忘与舅母一道持家教子!

或是早年这段从商经历,熟悉财务,通晓账理,为他日后从事财会工作奠定了基础。

2、全力献身教育

解放后,国家重视教育,亟需大批师资。三舅受朋友指点投考了泰州白马师范,这批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乡村任教。

经过两年的培训学习,1953年,三舅被分配到高邮县湖西的闵塔区(今属金湖县)教学。穷乡僻壤,从零起步;只身一人,创业打拼。从此开启了他三十年的教育人生。

1954年,1955年高邮地区接连遭遇洪灾,这使得三舅所在学区的孩子们无法到校上学。

耽搁孩子读书怎么办?他别出心裁,把学校拆成几个教学点,亲自登门接学生到教学点上学。他生活简朴,不辞劳苦;他甘愿付出,不计名利;他忙碌穿梭于教学点之间,为孩子们复式教学,连续数月之久。有道是:辛苦他一人,成全孩子们!

他的美德善举,他的坚持不懈;他那爱岗敬业的精神,他那爱生如子的情怀······令家长感激,受社会赞誉。他坚持灾区教学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在高邮、在江苏、在全国性报刊上,被宣传报道。

正是出色的工作业绩、广泛的社会影响力,1956年底,三舅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后享有省劳模待遇。

上图,1956年颁发的奖状

下图,1981年补发的证书

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三舅的工作几经变动,他顾全大局服从分工,干一行爱一行。从小学到中学,从乡村到城镇,从教学到后勤。不管在哪,他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他熟练精湛的业务能力,他友善宽厚的为人品德,赢得了领导与同事的高度赞赏。1982年,他从金湖县吕良中学财会任上光荣退休。

3、陪伴侍候病妻。

早在1964年,三舅母因脊椎病动手术,术后落下半身残疾,差不多二十年时间,都是儿子或儿媳侍候母亲的生活起居。1982年三舅退休,侍候病妻日常生活,就成了这个花甲老人的“新工作”,新常态!

每天照料老伴的吃喝便溺等,还要买菜做饭,搞家里卫生整洁,真太辛苦他老人家了!难能可贵的是,他无怨无悔,过得愉悦充实,彰显常人少有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就这样持续了28年,直至2010年8月老伴去世。

此后,三舅随二子彤仍在老家生活,倒是享受了短暂的悠闲时光,子女及孙辈都懂得敬孝,常来老家陪伴或探望。无奈,耄耋之年的他身体日渐衰弱,病患不断,多次住院,体质每况愈下,终因心肺衰竭,2012年初于不幸去世。

今三舅百年诞辰之际,缅怀老人家90年的人生历程,深受感动,充满敬意!尤其为他的高贵品德所震撼并折服:

孝老爱亲、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

与人为善、低调谦和的处世品德。

这些美好德行,仿佛与生俱来,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将永存后世激励后人,成为子孙后代奋发前行的不竭动力。

三舅,您是子孙心中永远的丰碑!

在父亲百年祭祀之际,四子彪回顾慈父的百年人生,撰写了一篇抒情长诗《家父百年祭》,文辞工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0)

相关推荐

  • 【滋水 · 散文】 程宏远:追忆三舅

                        追忆三舅                      文/程宏远 最近几晚上经常爱做梦,梦见我的三舅,向我要吃要喝,说天气冷了,他没有过冬的衣服,时间飞逝,一晃三 ...

  • 家事春秋: 改变一生的拿错骨至鸡心——吾舅小传(作者 张相义)

    吾舅,外祖父之养子也. 公元1942年春,豫奇旱.是年夏,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母携其姐弟俩自开封乘火车沿陇海线向东求生,至碾庄站.母视其骨瘦形销,气息奄奄,久之,予一白馍 ...

  • 出行

      周末,去乡下看望住在那里的两位舅舅.二舅正在原来外公外婆居住过的旧址翻盖房屋.母亲很是惦念,这几日总是不停地说起此事.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趁着休息,于是买了礼物,开车前去探望. 路程不是很远, ...

  • 曾瑞 | 一双小脚走断了岁月

    ◆ ◆ ◆ 文丨曾瑞 1 多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外婆死了,像猪一样挂着,被人们一块一块剁下来.弗洛伊德说,梦是现实中的残念刺激了潜意识中的梦念之后,一种邪恶欲望的伪装表达.当时,幺叔去世没多久. ...

  • 道不尽 对外婆的怀念

    外婆,清明节快到了,无论天气怎样,我都会回乡下去祭拜您的. 您4 岁时就被父母送与外公家做童养媳,6 岁时被外祖父一根扁担挑着,一头箩筐里装着外公,另一头箩筐里装着您,从山东逃荒来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一 ...

  • 三号矿坑:一座倒立的山峰

    西域都护 新疆在地观察家.公众号:西域都护2020-06-27 22:11 说起可可托海,所有人大约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那座酷似巨钟的山峰神钟山.而我一直觉得,在可可托海这个地方,其实还有着另一座巨大 ...

  • 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下联一出成经典绝对!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看过黄渤主演的影视剧<亲爱的>的小伙伴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一些小伙伴自然而然的就对出了"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

  • 舅舅出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外甥下联够牛

    小时候看历史类书籍时,总是不太理解:那些才子们天天为对了对对子,搞得茶不思.饭不想的,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长大了,自己尝试着对了一些对联后,才发现汉字果然是博大精深.一副副小小的对联里,藏着大大的智慧 ...

  • 舅舅出上联“他大舅,他二舅,他三舅,都是他舅”,外甥下联够牛

    小时候看历史类书籍时,总是不太理解:那些才子们天天为对了对对子,搞得茶不思.饭不想的,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长大了,自己尝试着对了一些对联后,才发现汉字果然是博大精深.一副副小小的对联里,藏着大大的智慧 ...

  • 大车后轮腾空,三舅猛施腿功!

    大车后轮腾空,三舅猛施腿功!

  • 我的三舅王慶祓曾任西南聯大英文教員

    龍起濤    撰寫 我的三舅王慶祓是外公王熾昌小兒子,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三月十三日寅時生,學名慶祓,字蘭修,號展辰:他生於北京,在京城讀完小學中學,於1930年考入北平國立師範大學外文系,攻讀 ...

  • 江西、安徽、浙江三省交界,有座秘境古村,美女西施在此终老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徽州. 位于江西.安徽.浙江三省交界的婺源县,是古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整个婺源县城仿佛一个大景区,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自然美景散布其中,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慌了神: ...

  • 齐帆齐微刊:《三舅》

    我的三舅也是我的岳父,我母亲兄妹六人,四男二女,母亲排行老五,大姨排行老三,三舅排行老四,由于男子排行他是老三,所以就喊三舅. 由于兄妹情缘深厚,母亲亲自出面把他的小女儿,我表妹,要了来!我们也没有举 ...

  • 3年前,这对夫妻用21亿票房为小片竖起一座丰碑,今拍了部更强的

    影史上有很多凭借小成本斩获超高票房的例子,每次说起来都让人津津乐道. 比如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大白鲨>时,成本仅有700万美元,但狂揽4.7亿美金票房,还重创了美国沙滩旅游业. 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