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农村教师真的没有出路吗?
和一位朋友谈读书,我觉得利用假期应该好好读一读书,朋友反驳我,农村教师哪里有什么出路和光明啊,读书有什么用?
一句话说的我很心塞。
把一只苍蝇和蜜蜂放进一个圆形的透明玻璃瓶子中,瓶口敞开着。蜜蜂用尽力气向着透明的玻璃瓶壁撞,因为它看到一束光亮,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跌落到瓶底之后,又继续。而苍蝇呢?东一头西一头乱撞,居然找到了瓶口,飞了出去。
看似笨拙的苍蝇,做了很多无用功,误打误撞,居然飞出了牢笼。而自以为看到光明看到出路的蜜蜂,不愿意尝试其它方向和路径,最后自己被折腾的奄奄一息。
教育是良心活,需要用心去做。
偏僻的农村学校,作为教师,我们做的工作很多时候不为人所知,不被人理解。其实,不用像祥林嫂一样四处哭诉你的遭遇。
当我们遭遇误解时,一味的辩解根本不起作用。理解万岁,说的轻巧,可是不身临其境,谁知个中滋味。唯有默默忍受,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不抱怨苦和累。教育如同农民种庄稼,遇到风调雨顺,毫不费力就收获的盆满钵满了。可是,遇到灾年,就要多下功夫。
以前,在老家,山坡的地,有十几块,总共也就不到二亩地。一两米宽,十几步长,牛拉着犁在地里都拐不过弯来。只有半尺深的土,再往下就是石头。一小块地,充其量也就是能打三五十斤粮食。别人早都不种了,爷爷都开成荒地,撒上庄稼。
可是,爷爷说,地无赖地,戏无赖戏。地靠人种,戏靠人唱。再赖的地只要用心管理,总要有点收获。就靠着这些薄地,家里不仅能吃饱肚子,还养了两头牛,十几只羊,一群鸡,两头猪。后来还盖了房子。
教育,也是如此。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难免会有程度参差不齐的,多一点耐心,多付出一点时间和汗水,看着孩子们慢慢成长。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修炼技艺。
复杂的知识,怎样把它变得通俗易懂?怎样把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欲罢不能?确实,这是一门教育艺术,需要我们不断修炼自己,才可能掌握这门技艺。
教育是系统活,需要团结协作。
教育需要各学科老师,家长和社会力量一起努力,任何人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团结协作,同事之间一定要相互支持理解,不能相互掣肘。
管建刚老师说,教师要先教好教师子女。这是一种情意,不仅仅是惺惺相惜。
教育是终身的,需要你去发现乐趣。
教育是终身的,是长期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长期跟踪。李镇西老师经常给已经毕业的学生写信,交流关于人生发展,职业规划,甚至包括择偶标准。
教学生一年,为学生一辈子负责。随时学生有成长困惑,老师都会义无反顾的去帮助。
农村教师,一定要善于规划自己的职业。夜晚,宁静的校园正是读书学习成长的时光。有的年轻老师在乡村学校工作,居住在城市,每天通勤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细想起来很不划算,这三个小时用来读书,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
一个人的成长关键期就在参加工作后前五年。错过了,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弥补。郑州职业学校的李迪老师,正是在乡村学校时潜心学习,听讲座,读名著,写反思,“十年磨一剑”。不要以为身在乡村,就没有用武之地,其实,只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别管周围环境。
俞敏洪说,自己才是成长的关键。
作为乡村教师,我们自己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出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