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 | 关于在中国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思考

【内容摘要】艺术硕士在中国已经设立了10余年,为中国高端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对高端专业艺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关于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讨论到了进行理论论证的关口。文章分析了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原因,并对艺术专业博士的性质作出了预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艺术博士的设立拓宽思路。

【关键词】艺术硕士 艺术博士 学科属性 学术理论 艺术实践

21世纪,中国艺术经历了社会声誉与学科地位的巨大变化,无疑,第二个十年(2011年)所设立的艺术独立门类,将艺术的学科属性确认为独立而重要的存在,极大推进了艺术在社会文化生活和学科领域的发展速率。目前,全国每年本科招生报名总数超过一成是艺术考生,而大学生中接近一成是艺术生。在艺术学科门类进展历史中,除了艺术学术学位已经较为完善外,设立10余年的“艺术专业硕士学位”为中国艺术教育高端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艺术专业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从单独招生的在职人员MFA单证学位,到全日制艺术专业硕士双证建设开展,已经在高端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上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毫无疑问,艺术学科建设已经进入完善化改进的阶段,由此凸显出扩大艺术发展路径问题的重要性,除了根据情况不断充实学科点和调整学科建制外,关于中国艺术专业博士学位设立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在全国已经有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程专业学位博士等相关专业性博士学位设立外,针对艺术专业实践性人才的高端博士专业学位设立的呼声日渐高涨。随着艺术专业硕士10年发展取得了出色成绩,专业领域的认可度日渐提高后,艺术专才培养需要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议论,到了应当进行理论论证的关节口。

2016年12月,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设立十周年广播电视类型优秀作品展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一、设立艺术专业博士的原因

艺术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设想,是笔者在第二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上(2012年)率先提出的,但似乎人们还比较陌生而没有得到更多呼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开始得到反响,尤其是随着艺术专业硕士毕业人数积累,热度也随着上升。设立的基本动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学位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社会需求日渐提高。在艺术成为学科门类后,艺术各学科理论建设和学科领域发展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延续于文学学位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转型到艺术学学术学位的调整顺理成章,但对专业学位的认知还处在调整期,许多学校在摸索过程中慢慢适应实践性学位艺术人才培养,有了基本认识后,开始增强更为高端的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渴望。

第二,各类型专业学位的设立,促发了对于艺术实践创作高端人才培养的信心。在中国,包括中医专业博士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博士学位、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兽医专业博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等,针对性的指向注重实践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已经取得较好经验。而艺术多个领域的表演展示等创作实践性强的行业,迫切需要提升素养和水平。艺术院校受到其他实践性强行业专业博士培养的启发,发挥艺术专业型特点,对于艺术专业博士的设想开始强烈。

第三,艺术家职业的意识增强也是专业学位认知高涨的因素。在设立艺术专业硕士的时候,设计者强调的是西方对于实践性强的艺术领域以MFA作为可以匹配理论行业的终极学位来看待,比如所谓大学教职一般需要博士学位,但艺术行业只要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即可以相匹配在大学任教。终极学位的认识让艺术专业硕士培养获得了极大发展,也给予一些艺术院校以西方为参照的艺术家硕士学位获得必要的留校或吸纳人才的资格。但对于中国大部分高校而言,水涨船高的人才学位观,导致一方面大学缺少艺术实践师资,一方面艺术专业硕士难以进入大学教职序列。因此,足以匹配的艺术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呼声开始得到响应。

第四,艺术专才自身期望提高学位要求也是触动的原因。10年来,中国艺术专业学位发展培养了5万余人,在艺术创作领域成绩不可谓不显著。根据资料:“中国艺术硕士专业设立10年,共招生约5万人,其中超过15000名毕业生已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设计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6年,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的首批32所试点院校开始招生。2008年艺术硕士毕业生人数为448人,2014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数已经达到6159人。10年来,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已从最初的32所增加到如今的202所,招生也从最初单一的全国联考、毕业获得单证的在职攻读方式,发展增加了全国统考、毕业获得双证的全日制学习方式。其毕业考核更强调实践技能展示的水平,学位论文主要是对作品创作与表演等实践展示内容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①面对初衷是终极艺术创作学位的大量人才,的确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初始招生中,多数是艺术创作行业的佼佼者,也为艺术创作带来出色效应。但随着新一批人才的加入,无论是年龄还是专业成绩,逐渐由突出到相对平常。自身的行业认可度与专业艺术水平都促使他们期望更高的学位学习提升,面对社会认可学术博士学位的传统,以及一些艺术工作者对自身专业理论水平提升的期望,人们对于艺术专业博士的热望明显高涨。

第五,对世界艺术专业学位认识的深化促发。一般而言,各国艺术专业学位认知是以专业硕士作为艺术家学位的最高代表,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发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专业性的艺术学位和哲学学位可以并立,比如表演艺术博士(Ph.D in PerforMing Arts)与 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后者自然注重理论研究学习。一些国家的音乐创作领域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而区别博士学位明显,即所谓的常态学位是Ph.D,侧重理论研究,另一种是DMA,侧重表演。Ph.D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写大量的文章,以论文毕业;DMA更重表演,需要论文和表演结合来获得学位。研究者发现这在音乐领域最为突出,在高等院校的学位制里面,艺术创作型音乐系里,已经有为表演型的学生设置的“Master of MuSic Art ”,缩写为“MMA”,而更高的就是“Doctor of MuSic Art ”,缩写为“DMA”。从事于音乐理论的研究则是 Ph. D in MuSic Art。无疑表演型的学位,比如MMA 和 DMA都注重表演方面的训练。课时要求大多在表演技能方面的提高(如声乐和演奏),同时也有相应的理论课程。毕业时要求一定场次的音乐演出。但是Ph.D in MuSic Art则没有音乐会演出的要求,而必须有论文的答辩。由此可见,表演类的学位主要是学生演出技能的训练,而研究型的学位与其他领域一样注重研究能力、理论分析和学术水平。资料显示,在绘画、设计、建筑等艺术科系里设有类似的学位。MFA一般是创作类最高学位,可以满足艺术职业的要求,甚至可以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担任教授的职位。尽管有研究者认为,西方大学的艺术专业一般很少设置Doctor of Fine Art (缩写为DFA) ,而且DFA往往都是名誉学位,但美国有少数大学设有DFA。比如耶鲁大学设置有戏剧评论DFA。其他高等院校设置有电影、视觉艺术、文学创作等专业的博士学位。如果已经拥有MFA学位的人希望在高等院校竞争相应的教职,也会考虑获取DFA。总之,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需要去读哲学博士学位 Ph.D。然而问题在于,西方艺术家身份的学位MFA在中国难以实现高校教职;而西方艺术专业学习人数也无法和中国的众多人数相比。依据西方艺术专业博士设立的现实,期望中国效仿的要求也开始升高。

第六,当下艺术型博士学位是唯一的学术型规则下的培养,时常呈现着培养画家、音乐家、影视创作者的职能,于是,一方面许多学校让艺术家服从理论研究性学位要求,无法宽容其艺术家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艺术家攻读博士学位很难做好学术理论研究。而许多艺术高校的艺术博士培养实际上无法培育出经验提升的学术研究的理论人才,只能暗中改变学术博士的要求,公开或者暗中去按照自己的专业性人才培养要求塑造艺术学博士。这里的痛苦和尴尬是多重的。所以基于现实的境地,催逼出创设艺术专业博士的呼声和动力。

总之,多重情势推高了对于艺术专业博士的认识。设立的多重动因也强化了关于艺术专业博士的建设需求。

二、艺术专业博士性质的预测

某种程度上说,艺术的实践性要求的确具有合理的寻求专业博士建设的期望,当将常态的学术性哲学博士推进到专业博士层面进行思考时,不能不进行关于必要的学科学位要求的性质、任务、培养模式、招收对象、学习方式、学位获取,乃至于社会认可问题的思辨。

首先,艺术专业博士是为了培养专业表演创作的高级学位,也许人们对此的疑惑在于表演和创作需要博士学位吗?按照前述的学位需求,一般而言,艺术专业硕士已经为表演和创作类人才设置了学位,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学位制度已经认可了MFA的存在价值。但显然,在传统习惯中,博士是一种精神的学术探讨性研究学位,和理论研究的开拓性密切相关。表演和创作的专业特殊性,让艺术家文凭认可即可,一定要和博士挂钩会产生歧义:一是减损了博士学位的理论含量,比如已经存在的艺术高端人才在国外获得的研究型哲学博士学位或者在中国得到的艺术博士学位等的严肃性和高端价值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有人格外担心,艺术专业博士将艺术专才的特殊性所在屈服于学位需要,艺术将不复存在个性,被“招安”的艺术家变成了理论的附庸。有人认为艺术家为了获取博士学位,消磨个性,丢去艺术灵性创作而学习未必有助于艺术创作,多样性的固定课程和研究将伤害艺术原发性的价值。有意思的是,当年艺术专业学位只有研究型的清华大学,也开始了自己的培养画家的专业博士的一种“偷梁换柱”的实践,邀请的专家如陈丹青先生却最终愤怒地退出培养者队伍,因为他认为无法找到艺术家的被培养者,而制度却要求按照学术性的外语等来招收培养,却又不是艺术专业性人才能通过的,而可以进入考试制度的又时常不是专业佼佼者。这一情形不仅表现在专业博士招收层面,在不少专业性艺术院校,其按照招生制度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很多人的“专业性”水平不如院校自己培养的本科生。故此,在艺术专业博士设立的前提上,先要破解需不需要专业艺术博士,艺术家是不是需要专业博士学位,艺术专业博士针对性是在哪里,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在艺术人才培养上需要怎样的合理认识。

其次,如何培养也是一个需要精细分析的难题。已有研究型博士学位培养目标比较清晰,学术理论培养是学位获取的目标。其实,根据资料,博士培养在学校性质上就已经确立了差异,比如在美国,一些州的公立院校分为三个大的体系:其中研究性大学UC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nia,简称UC),教学型大学CSU系统(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简称CSU),这两类学校都提供本科和硕士学位,但是博士学位基本只有UC系统的学校才能提供。可见对于学校要求的差异。而现代大学逐渐开始注重专业性学位,有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留学经验,认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设置音乐艺术博士(DMA)的国家,至今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在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系统科学、教学形式多元灵活、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值得借鉴。但如何借鉴才能适应中国现实依然需要研究。而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开始做表演艺术研究的人采用实践为引导和基础的研究方法。这些国家的艺术专业博士学位要求和传统的论文博士不同,根据留学人员的描述,有实践和论文两部分,论文的初衷和最后的阐释都与实践相关。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新的表演形式或方法,或对现有的表演艺术概念做新的延伸和诠释。整个研究过程注重实验性,考官看重研究过程多于结果。在网上搜寻较少的经验阐释来看,一般认为无论是对于艺术创作类的学位和理论研究性学位,显然课程的种类与培养的标准都有本质性的区别。比较容易产生的歧义在于,只要是博士(Ph.D),则都与其他领域一样有相似的标准和要求。这要求就是博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训练,而且要求深厚的理论分析水平。而理论水平的提高显然是以阅读原著、学术文章的能力为基础的。“研究”的要求是不是对于无论何种博士都是一种基本的要求,因为需要博士在研究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理论分析。然而这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就有了本质不同。我们如何来实现高端的艺术专业博士在艺术创作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想象力、敏感度和具体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让攻读学位的艺术家在或者作曲的技巧上,或者表演的深入理解上,或者绘画技巧的娴熟精深上,或者演奏水平的圆满上得以实现超于一般?

再次,招收谁和如何招考?艺术专业博士理应是艺术创作的顶尖人才的培养,作为艺术家已经取得了出色成就,再进入重点培养,进入一种学校创作与理论结合的体系来重新思考自己和艺术的世界视野,提升创作的文化含量。由此,观念设计极其重要,矛盾分歧也集中在此。通过调研,一种思路是专项性招录,另一种思路是通过考试录取。显然,某种意义上的推荐制度可能更为符合录取出色艺术创作者的目标。此前的艺术专业硕士MFA的最初招生对象,就是在艺术行业蛰伏已久的出色人才,包括有的已经是艺术学科的教师、演员、导演、主持人和画作已经受到追捧的艺术家等。既然如此,推荐就应当是艺术专业博士最初开拓的更好的方式。可以由艺术各行业重要专家来举荐,再经过考核小组确认;也可以自己报考张榜公布,让专家打分推优录取;还可以通过必要的作品展示,让推荐考核小组确认录取。于是,如何推荐成为一个难题。但只要有明确的录取目标、注重专家作用、公开公正进行,无论对于录取者还是培养者,相信都可以选出行业出色的人选读专业博士。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考试录取,也许对于排除当下的人情世故和专家择选的难题,考试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可行方法,但其考试本身就要避免习惯的书面设计的繁琐和不符合艺术专业人才的死板方式。直接考、间接考、推荐考核、推荐制度等,各有利弊,但艺术专才在比较中选择也是必要的举措。其中,最为需要预先考虑到的是:1.开始阶段什么学校有资格招考?2.是国考还是试点学校开始招考?3.是全国限定性名额还是指定性学校或专家专项名额?4.发展后如何防止招收滑坡的问题。

最后,如何设定课程与如何毕业,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提醒的是,注意培养过程还是注重结果?是期望通过学习提升思想观念和视野来促发博士的艺术创作,还是对艺术创作出色者总结创作影响他人?按照一般博士的要求,创造性的理论和方法的要求是不是需要作为专业博士的基本要求?在一些英语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除了鼓励表演艺术研究的人总结实践为引导和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艺术做出新鲜创造性的总结、分析、示范等,并且兼顾实践和论文两个部分,只是强调论文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阐释实践,期望高端的专业博士经过学习有研究能力的提升,包括提出新的表演形式或方法,或对现有的表演艺术概念做新的延伸和诠释。课程就是研讨和与导师艺术家一起探究创造的过程,而整个研究过程必须注重实验性。毕业学位的获取也就以此逻辑延伸。在一些院校,专门聘请的专家是跨学校、跨地域的国际艺术专家结合,客观性判断是首要之举。至于艺术的多类型如音乐演出、作曲、舞蹈的专场表演、画作的系列化判别、影像或者装置的展示方式等,都要具体规范与差异化结合。此外,答辩的公开化是必要的,让社会来监督从招考到毕业答辩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人情世故的左右。

未雨绸缪地探讨是必要的,但谨慎提出问题和思考才是重要的。中国艺术专业学位既要比照世界大势,又要结合中国实际去探讨自己的路径,这才是提出此设想的主要意图。此文意在抛砖引玉,让社会尤其是艺术专家来展开讨论,以求防止缺陷而设计较好的思路。

注释:

①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十年招生5万人[I].华夏经纬网,2015-11-27.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17年3月号(总第297、298期)】

(0)

相关推荐

  • 燕亢生:从谢飞导演的“网”下留人说开去

    演员翟天临事件已经沸沸扬扬地热吵好几天,笔者本不想说什么.今天从微信看到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谢飞先生呼吁对翟应该有颗宽容的心,并对大学艺术创作专业是否需要开设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表示商榷 ...

  • 艺术硕士MA学位和MFA学位的区别

    即将赶赴英国读艺术相关硕士的同学们基本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因为后缀是MA或者MFA感到困惑,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戴老师带着大家进行一个分析! //  一.文学硕士(Master ...

  •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创建于1984年12月,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5年2月,原国家教委组织全国33所试办的研究生院进行评估,浙江大学等十所研究生院受到表彰,并正式挂牌. 作为全国重要的 ...

  • 教育部:2021年这44所高校新增艺术类博士点、硕士点!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对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共44所高校新增艺术硕士.博士点.其中,4所高校新增美术学.设计学博士点,8所高校新增美术学.设计 ...

  • 学位授权审核制度

    学位授权审核是指向学位申请人授予学位的资格和能力的审核,包括学位授权单位(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审核,学科.专业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 ...

  • 学术观点 || 关于在中国设立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思考

    本文于2021年9月10日被"学习强国"APP转载 [内容摘要]艺术硕士在中国已经设立了10余年,为中国高端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对高端专业艺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 ...

  • 周星主任在“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代表发言

    周星主任在"中国艺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的代表发言 (以下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授演讲全文:) 吸纳.融合.适应新阶段的新文科建设需要 教育部高教 ...

  • “艺术专业博士实施相关问题的思考”研讨会云端开启

    2021年10月9日晚上7点,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 ...

  • 侯样祥 | 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四要点

    <中国美术报>第128期 美育·艺教 [编者按]近年来,教育部对毕业生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加强了复查工作,有一定数量的论文被查出不合格.大致而言,不合格论文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选题问题 ...

  • 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艺术鉴赏

    第一编 音乐鉴赏 第一讲 序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品欣赏 第二讲 组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品欣赏 第三讲 交响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品欣赏 第四讲 协奏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品 ...

  • 周 星 张黎歆:对当代中国电影三个前沿理论构架的评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1年第3期  总第208期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

  • 周星 | 开启新局面:新文科建设动力下的新型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发展

    在抗击新冠肺炎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率先通过线上会议方式聚会,研讨关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建设发展问题,感谢委 ...

  • 《艺展中国》艺术名家邀请展——周虹岐中国画作品赏析

    编辑搜图 青年女画家周虹岐 周虹岐,原名周洪锦,河北省美协会员,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进修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王乘山水高研班,主修山水花鸟,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民进书画院副 ...

  •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周海醄

    大家星座 档案 周海醄:职业画家,中国职业画家协会会员.祖籍河北,现居北京宋庄.200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师从著名雕塑艺术家黄兴国.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高级研修班,师从王宏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