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二)

五:阿姆利则

1.锡克教

阿姆利则是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的一座城市,靠近巴基斯坦边界,距离巴基斯坦边境只有几十公里远。这里是印度边境的要塞,也是锡克教的圣城。“锡克”一词,是学生、弟子、信徒的意思。锡克教奉行上师崇拜制,上师共十任。后来为了安抚民众,把集中于上师的权利平均化分给了锡克教社团,于是从第十任上师后就废除了这种上师制度。第十一任“上师”是圣经《阿底格兰特》。

锡克教诞生于印度教的“虔诚运动”,当时印度教森严的种姓制度和繁琐的教规,引起了一部分印度教徒特别是处于种姓制度底层的贱民的极度不满。公元8世纪左右,随着穆斯林对北印度的征服,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印度,为了彰显入侵者的优越感,穆斯林强迫大量的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这使本来已经尖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和复杂化。面对这些复杂的种姓问题和宗教矛盾,印度教内的一些人提出了宗教改革的建议,于是出现了改革热潮,开展了打着改革宗教旗号的“虔诚运动”。

印度教本是个信仰的大杂烩,混合了数不清的派系或信仰。其实印度教从一开始就有各种改革运动。从文明出现时,就有反对正统宗教的各种改革派运动。印度教的特殊性注定它不可能像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改革那样带来一套新的价值观,而仅仅是在本来就已很长的教派名单中增加了一个新教派而已。当一些较敏感的印度教徒发现并开始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时,他们得出的结论通常不是变革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诸条件,而是心灵深处的自我反省。印度教的这个问题一直到近现代依然如此,例如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甘地把印度教最低等的贱民称为上帝之子,但是面对这些经常受到压迫和歧视的群体,他从来没有否定种姓制度的不合理性,而是设法唤醒高种姓的人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叫他们不要再歧视贱民群体。不过甘地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实际上是不可瓦解的,种姓制度是印度教存在的根基之一。

(盛装的锡克教徒)

(锡克教徒)

(准备用餐的锡克教徒)

印度教文化强大的嵌入能力让它的每一次改革运动都衰退成一个教派,例如佛陀造反诞生佛教,耆那教的创立者大雄也是因为造反而创立的教派,同样的,锡克教的创立者那纳克也是从反对印度教的运动中诞生。他们造反,创立了新教派,然后变成和先前正统的教派一样正统。锡克教可以说得上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合的产物,主张信奉唯一真神,是严格的一神教,反对反复的祭祀仪式,反对偶像崇拜等。

生于旁遮普邦的一个刹帝利家庭的那纳克是锡克教的创始人,那纳克年轻的时候曾在拉合尔的苏丹政府中担任过会计这一职务。有一次,他在失踪三天后回来宣布,他在一条河里洗澡的时候,找到了一种既非伊斯兰教又非印度教的宗教,这就是现在锡克教的雏形。那纳克宣称他是永恒之神的奴隶和仆人,是神在命令他传教。于是他把自己定为锡克教的第一代上师,创立了锡克教,在这之后,他开始云游四方,传播自己的学说。

后来经过几代上师的发展,到第四代上师拉姆达斯手上时候,锡克教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团体,之后拉姆达斯指定他的儿子阿尔琼为继承人,即第五代上师。从此之后,上师便成了世袭制。阿尔琼把锡克教教区组织改为行政机构,并开始向信徒征收赋税。这一举动在莫卧儿帝国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它显然具有分庭抗礼的意味。阿尔琼还在阿姆利则建立金庙,作为锡克教圣地和行政管理中心。锡克教过去一直标榜自己为一个和平的宗教团体,只关心传教,从不干预政治,但是阿尔琼却卷入了莫卧儿皇室的纷争,从而遭到贾汗吉尔国王的嫉恨,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金庙书摊管理员)

(正在撕开的锡克教徒)

(年轻的锡克教徒)

从此之后,锡克教和平发展的时期宣告结束。此后经历几代上师的发展,至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格时,教徒中已有反对教内上层人物的特权地位的倾向,于是戈宾德辛格进行改革,把以前集中于上师手中的权力逐渐的分散化。后来为了和正统印度教徒划清界限,加强教徒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一种叫做“五K”的习俗,即留长发、加发梳、穿短裤、戴钢镯、佩短剑。因为长发在劳动或战争的时候行动不便,于是就把长发盘在头顶上再包上厚厚的头巾,也就是我们今日经常看到的包头印度人。在戈宾德辛格的领导下,锡克教军队多次打败莫卧儿帝国和印度教土邦的联军。最后戈宾德辛格遇刺而亡。

锡克教认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他们反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繁复的仪式,并且反对偶像崇拜、禁欲行为和在恒河沐浴,或者往麦加朝拜。实际上锡克教可以看成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一个结合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从而产生出来的一个教派。锡克教的教堂,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一般都是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自带有一种神圣的氛围。锡克教因为反对偶像崇拜,所以在教堂中没有设立神像,他们朝拜的是经典。一般在教堂的祭坛上会放有大箱子,里面放的是锡克教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旁边会有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在祭坛前面的大箱中投入金钱,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大厅中面向“经典上师”打坐,或者在教堂旁边的书柜中,拿出一些印有经文或者诗篇的小册子来念诵。

(年轻的锡克教徒)

(锡克教徒)

(祈祷的锡克教徒)

锡克教认为宇宙起源于唯一至高之神。神无形无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万物都是其力量的表现,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种姓分立是违背神意的,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仪是多余的,对神的崇拜不能采用崇拜偶像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对神冥思和虔信的方式。对神的冥思是达到与神融合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只要是个人的灵魂与至高之神相融合,就能获得解脱。同时锡克教中也有业报轮回,不过和印度教有较大的区别,印度教中的业报轮回是绝对的、无情的,但是锡克教认为,之所以会有业报轮回的存在,是由于人们内心都有一个“自我”,只要人们内心自我完全臣服于神的意志,一心一意的追随着神,那么,死后通过神的慈悲和佑助,就会消除一切业的结果,业报轮回也就不复存在,人便可进入极乐的世界。这和印度教中苦行僧的修行成果有点类似,对于锡克教徒来说,在入教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是修行的开端。

锡克教相对于印度教来说,是一个更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教派,他和印度教追求灵魂的洁净不同,锡克教更加注重的是世俗的生活。锡克教内禁止教徒进行乞讨的行为。不允许看见教友落魄而不管。如果一个锡克教徒的家庭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教徒无论是否和这户人家认识,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绝不会睁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锡克教徒乐善好施、勤劳亲和、好学勇敢,是我最喜欢的一群印度人。

(锡克教徒)

(金庙书摊管理员)

(和蔼的锡克教徒)

2.边境降旗仪式

在金庙门口进出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群印度人围上来问:“要不要去巴基斯坦边境?”边境降旗仪式,是游客来到阿姆利则必去的一个旅游项目,一般只需要100卢比就可以乘坐一个小时左右的车到达目的地。下车后,需要把全身的行李花高价钱寄存在一个地方,然后在途中经过两次严格的安检,总共走大概两公里才能到达降旗的地方。和印度其他的旅游景点一样,这里也分为外国人和本国人专用通道。观看降旗仪式的观众席有点类似于运动场的观众席,开阔的观众席至少可以容纳上千人次在此观看。

在这里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在印度的国门处,顶部中央悬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圣雄甘地照片,用照片代表国家的象征,这是何等的荣耀!甘地是印度最出名的人,毕竟人们日常使用的钞票上面都是甘地的头像,同时甘地也是印度最伟大的人,印度民族解放的领导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但在国际上他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甘地虚情假意,专门用道德说教为手段帮自己提高声望,说印度的独立主要是英国人的关系,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无关。然而不管别人怎么说,甘地在我的认知里面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人。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受到邀请去参加甘地的演讲,听着他在上面洋洋洒洒的讲了好几个小时的非暴力理念,一直没间断过,此人听得相当佩服,于是向坐在一旁的甘地的同事询问,说这演讲是怎么准备的,为什么可以如此打动人。那人回答说,因为这些真的都是他心里面所想的,他只不过把它们说出来罢了。

(拍过的最漂亮的小男孩)

(拍过的最漂亮的小女孩)

(排灯节上的小孩)

我曾看过甘地的自传,发现他真的是在内心有一种非暴力的倾向,并且是一个真正能把非暴力当作生活理念来过的人,不过甘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把非暴力理念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政治力量。正如他本人所说:“这种力量既可以被个人所用,也可以被团体所用。既可以用于政治事务,也可以用于家庭事务。它的普遍适用性就足以说明它是永恒的和战无不胜的”。

印度独立之前,在甘地看来,印度人的主要问题,是他们太不愿意反抗了。实际上印度教本就是一个反暴力的宗教,再加上几千年动荡的历史还有种姓制度的麻痹,使这里的人面对压迫的时候,更愿意选择逆来顺受,而不是起来斗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甘地只能选择一个对印度人来说最合适的抗英模式。最终甘地也用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的让自己国家脱离了英国人的掌控。

英国人说:“甘地,你们就这样站着任人宰割,会全部都给杀掉的啊”

甘地说:“这是我们的命,我们自己决定,你让我们死就行了”

实际上,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更多的是针对印度人的一种政治手段,他是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刺激麻木的印度人的反抗意志。让他们意识到社会中所存在的暴力和压迫,这些都是来自于英国殖民者残忍的掠夺所致。甘地就是要唤醒这些浑浑噩噩的民众,让他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关于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绝食行为,很多人都迷惑不解,也是甘地生平中最惹人争议的一点。有人曾问过甘地:“甘地,你的这些奇奇怪怪的绝食手段,为什么每次都有成效呢?”甘地说:“这招只能在爱你的人身上使用,才能产生意料之中的效果,而且百试百灵,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讨厌你的人,他巴不得你去死呢。”

(锡克教女人)

(锡克教女人)

(锡克教女人)

所以绝食手段不是一种冲动的行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经过精心计算的行为。这就是我心中的甘地,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极度自制的人,一个终身素食主义者。每次看到甘地照片的时候,都不禁心疼起这个瘦弱的小老头来。相对于甘地对印度人的付出,我觉得印度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亏待于他,甘地死后居然给神话成了神灵,但是甘地他只是一个很努力的普通人啊,人们推崇的应该是甘地的精神和理念,而不是甘地本人,这样才不负甘地毕生的付出。在我想着关于甘地生平的时候,音乐声突然响起,这就证明仪式快要开始了,这时候只见观众席上发出的阵阵尖叫声真的有如在观看一场足球赛,只不过下面的足球运动员变成了印度的官兵。

官兵上场之前会有一个类似啦啦队的表演,不过啦啦队员由身材妙曼的女郎变成了学生模样的女生。拉拉队员们由领队在前面举着印度国旗围绕着一个圈子奔跑,后面的队员紧紧跟着。只见她们热情高涨,一边跑一边大声尖叫,就这样转了几分钟后,当观众席上的人们即将要进入疲劳状态的时候,她们就开始换一种方式来调动观众们的情绪,音乐声转变之后她们在下面跳起了印度舞蹈,观众们也跟着节奏扭动了起来。

到了降旗规定的时间后,印度官兵会迈着夸张的大步伐走向旗杆,然后和对面的巴基斯坦官兵作出各种打斗的姿势,在这途中他们貌似都在尽量的表现出凶狠和威猛,观众席上的印度普通民众也不甘示弱,他们的民族情绪持续高涨,各种尖叫声呐喊声连成一片。和这些热情高涨的印度人不同,在外国人区偶尔会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其实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置身度外的外国人来说,官兵们这些稍显夸张的动作,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喜剧表演。我觉得举办这个降旗仪式的目的,除了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还有一个原因是以这样令人忍俊不禁的方式,来化解印巴人民之间的矛盾,他们那些过度夸张的打斗动作,也不是说真的在向对方挑战,只是让气氛更加的活跃一些。其实印巴双方的人们都知道,之前的几次印巴战争,让多少地方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锡克教男人)

(锡克教男人)

(车夫)

经常性的在新闻上看到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冲突的新闻,他们这种势不两立的状态,还是得从这里的历史说起:1947年3月,蒙巴顿到达印度担任总督职务。在同各党派接触中,他看到印度国内人们的民族情绪高涨,已经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因而决定提前移交政权。6月3日,他提出具体方案,即著名的“蒙巴顿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先就孟加拉、旁遮普是否各划分为两部分,各部分的归属问题分别进行投票,并且授予了各邦以自由选择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域的权利。

这个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毕竟印度境内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而穆斯林联盟的领袖真纳更是宁愿发生内战都要让穆斯林独立出去。方案的荒唐之处在于英国人在划分国土界线的时候,居然请了一个叫拉德克里夫的英国律师前来进行,而此人对印度可以说是毫无了解,甚至之前从未踏进印度国土半步。据说拉德克里夫之所以会被选为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原因有两点:一是他响亮的名气,曾在英国留学过的真纳和尼赫鲁都曾听说过他的大名,二是拉德克里夫对印度一无所知,这本来是个应该被无限放大的缺点,反而被英国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点,他们认为拉德克里夫肯定不会在这件事上面偏向任何一方。最后也是根据这两点,真纳和尼赫鲁一口答应了,毕竟那个时候的情况紧急,也容不下更多的考虑。当时拉德克里夫的任务是在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根据手头上的一堆乱七八糟的资料和一份早已过时的1943年人口统计表,来对旁遮普和孟加拉这两个人口众多的地区来划分国界,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经过实地考察,所以在划分的时候产生了非常多不合理的地方。从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来看待这件事,拉德克里夫重新布局的南亚次大陆,改变了数亿人的命运,也为这之后几十年间印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埋下了祸根。

(父子)

(正在写字的男人)

(正在做饭的锡克教男人)

印巴分治当时遭到印度的圣雄甘地及印度部分国内人民的强烈反对,但最后还是执行了。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宣布独立。如果可以按照蒙巴顿等人的意愿那样独立后就完事了的话,这就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在之前预料的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就在这时候爆发了,双方开始无限制的抢夺和争斗,国界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充满恐怖甚至一度陷入瘫痪之中。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至死方休,街道上到处鸿哀遍野、血流成河,图谋不轨的人们到处进行烧杀抢夺之事。

印巴分治在这块南亚次大陆上上演了一幕罕见的种族大屠杀,据官方统计,仅在独立后几个星期,就有50万人死于仇杀,他们中的任何人如不幸站错了地方,就成了被杀的靶子。一个难民说:“我们印度教徒一定要把每一个穆斯林教徒都赶出印度。他们已经得到了巴基斯坦,现在让他们滚回他们那边去。”据估计,在整个印巴分治时期,总共约有100-20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大部分难民涌入了加尔各答、德里、孟买地区,在这些地方搭建了大量简陋的贫民窟,给这些本来生机勃勃的大都市加重了负担。

虽然英国政府当时说“印巴分治”是为了印度的和平,以缓解民族和宗教的尖锐矛盾。但是就从实际的效果来看,他们理想中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并没有和平发展,而是诞生出了新一轮的更剧烈的矛盾。

(年轻的锡克教徒)

(阿姆利则火车站)

(厨房)

(0)

相关推荐

  • 印度修仙记〔卷一〕: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上)

    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上) The Incredible Adventures in Hindostan[1] Leon君 印度修仙记 | 1.16-2.1, 2019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 ...

  • 印度中古时期历史资料简介 印度中古时期大事典 印度历史文化

    笈多帝国 印度中世纪第一个封建帝国.8世纪时印度分裂为许多小国,西北部受贵霜帝国统治.4世纪初,在恒河下游摩揭陀国境内有个叫旃陀罗笈多的人称王,即印度史上著名的月护王(320-335),他征服附近的王 ...

  • 9号和平者:甘地

    看<甘地传>这部电影,你可以看到什么是感召,什么强大的内心,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爱. 一个真正活出神性的人, 印度的国父, 人类的精神父亲. 自然,从九型人格的 ...

  • 人口只占印度百分之二的锡克族,为何成为印度最具影响力的民族

    印度是一个宗教繁杂的国家,这种多样性使得其国内大大小小的民族达到一百多个,其中较大的民族有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等,而锡克族,却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民族,仅有人口两千多万,连印度总人口的零头都不到.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二十二)

    十:焦特布尔 1.到达焦特布尔 凌晨0点45分在杰伊瑟尔梅尔上的火车.因为时间短,又是冬天,就选择了没有空调的SL车厢.后来发现SL车厢和空调车厢的差距并不只是一个空调那么简单,而是所有硬件设施都相差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二十三)

    4.参加了一场婚礼 因为旅游业的发展,焦特布尔政府鼓励梅兰加尔古堡附近的房子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刷一遍蓝色漆,以符合蓝色之城的名号,但是在远离古堡的地区就没有这个规定,因此蓝色的房子就比较少.虽然这些房子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二)

    在这一大段等待的时间里面--外面灰暗的天空逐渐发红,接着猛烈的太阳光照亮了半个大厅,但大厅依旧点上日光灯,暗淡的灯光单调均匀,让人迷迷糊糊的.从他们的行为举止来看,我已经对这次的入境不抱多少希望,只希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九)

    6.他们的恋爱观念 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白与神圣,于是乌代普尔的纯白色特征,使这里变成了一座恋爱之城,一座蜜月之城,据说印度生活条件稍好的新婚夫妇都会选择来这里拍婚纱照和度蜜月.在这里的大街小巷走着的时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八)

    3.有关乌代普尔 乌代普尔是拉贾斯坦邦的一座小城,在首府斋浦尔西南方向的403公里处,因为城市大部分建筑都使用了洁白的大理石和砂岩建成,于是得名白色之城.这里的建筑物普遍都设计得雄浑大气,自带有一种优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六)

    4.废钞行动 这次来到孟买,在街头走动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间或大或小的银行要么就是大门一直紧闭,要么就是在前面排起了几十米长的队伍,后来才得知,这都是拜印度奇葩的废钞行动所赐.关于废钞行动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五)

    七:孟买 1.有关孟买 印度的半年商务签证每次只能允许停留三个月,到达蓝撒拉的时候,眼看着签证已经快要到期,于是在印度这个vip级别的休息室停留十天后,乘坐大巴到了德里,然后在德里直接飞回了广州.回到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四)

    5.印度的流浪狗 在阿姆利则街巷中拍照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很多阻碍,这其中最为严重的要数在这些地方占地为营的流浪狗了.有时候突然的在黑暗中发出一阵狗吠声,或者远远的在流浪狗附近路过,它们都会作出攻击的 ...

  • 我在印度旅行了九个月(十)

    四:德里 1.关于德里 德里(Delhi)这个名称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最能得到大家认同的是:德里是来自公元前时期有一位名叫Dhillu的国王在此地建造了一座城市,然后用自己的名字命名,Delhi是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