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孤独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这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一首著名的《减字木兰花·春怨》。

作者笔下深闺少妇的寂寞形象,至今还感人至深。 其实,孤独感对于"病起萧萧两鬓华"的老年人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岁晚所接诊的那位声泪俱下的老妇人……

那是腊鼓频催、寒风冷雨的年廿九,街上尽是行色匆匆的过客和挤购年

货的人潮,整个下午诊室都是空荡荡、冷清清的,说真的,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急病重病,谁又会愿意往医院跑呢? 想不到临下班时,心理咨询门诊竟来了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年女病人,她在证实今天仍开诊,医生会像亲人那样乐于倾听她的心声之后,竟如释重负地长长吁了一口气……

患者诉说失眠已两个月,近十多天来心境更是恶劣,吃了普通医生开的药固然无济于事,咬咬牙花了三万元港币买了一张日本出产的的磁疗床也不见效果。 细问之下,她才握着医生的双手哭诉了其中的原委:她是一位退休的英语教师,老年性白内障困扰她已一段时间了,最近,任高工的老伴被有关单位急召去协助解决一项重大工程的难题,在外地读大学正在实习的独生子偏偏又不能回家过春节,形单影只地面对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及豪华的陈设家电,日间尚可勉强打发,晚上更是数着钟声,度"夜"如年,越是辗转反侧越是百感交集,越是百虑丛生,越是彻夜不眠,因而那种万念俱灰、孤立无援的抑郁心情便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严重了。

老年人的心境本已寂寞,现逢佳节,目睹家家团聚欢乐,又怎么不为自己的孤独而伤感叹息呢? 我表示了理解和给予好言相慰之后,建议她不妨试试:

①拨通长途电话,与丈夫、儿子详谈一下心事,从而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疏泄;

②争取到相距较近、关系较融洽的姐姐家里过年;

③春节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来接受系统的治疗。 听到我这些话之后,她满脸的愁云才露出一丝喜悦的阳光……

上述这位老师所遇到的情况就是一些学者称之为"空巢"的现象,这在一些"白发浪潮汹涌"、已进入老年社会的发达国家来说更是普遍的,那里的老人尽管有了后代,但由于年长的子女均自立门户,远走高飞,所以仍感膝下空虚,没有含饴弄孙的乐趣。笔者数年前就曾接触过一位女物理教授,刚升职的丈夫跟她离婚了,身边又没有子女,心境悲凉的她就像日本电影《望乡》里的阿崎婆一样,日夕与猫为伴,寻求感情的依托,以致一人养了九只猫,一只猫一只钵地去喂养……

专家认为,老人的孤独感产生跟下述因素有关:

一是因离退休而离开了长期的工作和并肩作战的同事,从开放的大范围退缩到封闭的小圈子;二是自身生理机能的衰退,引起心理上的求静与避外;三是亲友、家人忙碌,无暇与老人接触。 孤独使老人忧郁,感到痛苦;忧郁又加剧了孤独,使痛苦更甚。美国一社会学家的研究曾指出:"孤立于友谊和家庭之外,会使一个人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也有研究表明,孤独对男性的影响比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下述这些措施有助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

①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②子女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

遗弃的感觉。

③办好老干部之家、老人娱乐中心等,让他们有一方充实自我的活动天地。

④老年人也要善于自我解脱,在量力而行的垂钓、书画消遣中,做到物我两忘,自得其乐。

清晨,每当我在挤车匆匆上班的途中,见到那位把鸟笼挂在树丫,怡然自得地在草坪上打太极的老人;或那群满头白发,像小学生放学那样吱吱喳喳,"叹"完早茶的"祖母级"人物时,总是无比羡慕,心中不由得升腾出一句赞语:"美哉,老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