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安历史拾掇(之五)‖ 云浮岭

前 言

由于明万历年间纂修的《东安县志》已经失传,今存最早的志书是建县后95年即康熙十一年出版的《东安县志》,致使明代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区)的历史缺失,令人遗憾。近日山人觅得万历三十年出版的《广东通志》,从中拾掇出一些明代万历年间的东安历史,并撰文叙述,于本公众号连载,敬请关注。

云浮岭

1995年《云浮县志·大事记》载:

民国三年(1914年)5月6日,广东省民政长令,因广东省东安县与直隶、湖南、四川等省东安县名重复,又因为该县境西南有云浮山,极泉林岩石之胜,定名为“云浮县”。

“县境西南有云浮山”,究竟是如今哪一座山呢?该志《第一篇建置·第一章沿革与县境·第一节沿革》载:

中华民国3年(1914年),本县因与直隶、四川、湖南等省东安县同名,又以本县西南有云浮山(即云雾山),故省令改名云浮县。

大云雾山(来自网络)

云浮山即云雾山!

关于云雾山,1995年《云浮县志·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形·第一节山地》:

云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富林镇崛起,西南延云浮、罗定县界,东北沿云浮、新兴县界跨南盛、(石字旁一个达)石、腰古等镇,连绵40公里,好像一道屏障,横亘本县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主峰大云雾山东北坡与大绀山脉相连。

云雾山主峰  称大云雾山,坐落在富林镇和托洞镇交汇地区,东北距县城26.5公里,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展布,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数个,最高点海拔1140米,是本县第一高峰。……

小云雾山  位于富林镇云舍村之南,东北距县城28.4公里,海拔622米,山体呈现南北走向,北端高峰大山尾海拔578米。

大云雾山下的云雾山村(来自网络)

康熙十一年《东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山川》:

云雾山在县西南五十余里富霖、铁场之间,高可千仞,周六十余里,四时云雾不散,上有徭蛮聚落,故地柱、础尚存,进剿时多戮群蛮于此,至今登者拾有遗物,往往昏迷,不知所出。

康熙二十六年《东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志·山川》所载与此同。

乾隆五年《东安县志·卷一·山川》:

云雾山在城西南五十里许富霖、铁场之间,高可千仞,周六十余里,四时云雾不散,向为猺蛮盘聚,处歼戮后,柱、础尚存,登者拾有遗物,往往昏迷不知所出。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卷一·山川》:

云雾山在城西南七十里许富霖、铁场之间,高可千仞,周六十余里,四时云雾不散,为本邑发源之祖。山上烟村相望,田畴鳞叠,而茶、柿、橙、粟,居民尤赖利焉。

万历三十年《广东通志》云浮岭记载

除了云浮山(云雾山)外,明代东安还有一道云浮岭。万历三十年《广东通志·卷志六十二·郡县志·四十九·罗定州·山川》:

东安县……东南五里曰云浮岭(上产异竹,山上有塘,神鱼出没)。

这道在东安城东南面,距离东安城5里的云浮岭,在此后的康熙十一年、二十六年,乾隆五年,道光四年的《东安县志》均没有再出现。

后文还说:

西南一百里曰罗银水(源发于云浮麓)

罗银水发源于云浮岭脚。此外再没有其他信息了。

云浮山在城西南五十里,或曰五十余里、七十里,云浮岭在城东南五里,方位不同,距县城的里程差异也很大,它们显然不是同一座山或同一道岭。

这道距离东安城5里的云浮岭是到底如今哪一道山岭呢?山人翻阅1995年《云浮县志·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形·第一节山地·大绀山脉》,有这么一段:

大绀山主峰  位于云城镇石板坑村之西北、高村镇金山之东,是两镇界山,东南距县城7公里(直线距离,下同),海拔1086米,是本县第二高峰,峰峦叠嶂,气势磅礴,云霞常覆其半,“绀岭层峦”是东安八景之一。

大绀山(来自网络)

这道云浮岭会不会是大绀山主峰?一、方位都是东南,吻合。二、距离县城也没差很远(古代估算的距离多不准确)。三、也称岭(绀岭)。

如果大绀山是云浮岭,东安县改称云浮县,是因为云浮山还是云浮岭,可能还会有一番争拗。

希望识者有以教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