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古戏台之殇

古戏台之殇

作者   I 雪堂小舟

编辑 I  西湖雨

图片 I  来自网络

出品 I    文化宁海工作室

雪堂小舟

今天上鲁迅的《社戏》,我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

我们村是宁海“袁”姓的发祥地,我们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习生活,是在村子的老庙里度过的。这座记忆中灰扑扑的古庙,是我们毗邻的两个“袁”姓村庄的祖庙。庙不小,照例是两层,可以容纳两个村庄的近十个班级,以及厨房、教师宿舍等配套用房。

庙里有个戏台,坐南朝北。我们读书那会儿有些破烂:灰蒙蒙的台板,黑乎乎的台柱,破旧的藻井。记忆中,粉碎“四人帮”前后,常有学生或宣传队来庙里演戏,我们坐在正堂或挤在天井里,仰着头盯着戏台上的“迎来送往”。

不知道戏台是哪个时代的建筑,只记得父辈们提起这个戏台,个个骄傲得不得了。他们说,我们村的戏台,是整个宁海县最好的戏台,因为所有的戏班子的演员,都说这是他们碰到的最好的戏台。直到现在,我还常听到村里的老人夸那个早已不存在的戏台。我在他们的絮叨中,清晰地明了这个戏台的优点:戏台顶上的藻井构造,就是一套一流的扩音系统,演员在这个戏台上,不管唱多少天戏,嗓子都不会坏;这个戏台吉利,从来没有演员在台上受伤。父辈们还一遍又一遍地叹息:戏台上原来有的雕栏彩绘,在文革中被“破四旧”了。

应该说,宁海是一个戏曲特别盛行的地方。记得父辈们说,我们村子里原来就有戏班子,开始是“乱弹”班,后来演“革命样板戏”,再后来散了。我们小时候,农闲之时,大人们常聚在一起给孩子们讲“书”谈“戏”,自己的谁谁在哪出戏里演过什么角色,成了孩子们常常攀比的话题。当然,他的谁谁演过皇帝的是最骄傲的,好像他自己就是皇帝似的;而如果祖上曾经演过要饭的和汉奸,肯定是要被伙伴们嘲笑的。

记忆中,我们在庙里看的最多的是“唱走戏”,我们村某户人家一个远迁外地的盲人侄子,带个搭裆,每年固定来村里演出。道具照例是一张围着布帘的桌子,两把椅子,一块惊堂木,一把二胡,一把折扇。 晚上,“小太阳”把戏台照得雪亮,“唱走戏”开始,盲艺人坐在戏台正中的桌子右侧拉二胡,时而拍一下惊堂木,时而帮着唱;他的女性搭档在戏台上,既做又说且唱,一人兼演所有的角色。她手中的那把纸折扇,一张一合地舞着,特别招惹孩子的目光。记得每夜讲到要紧关头,就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大伙儿只得极不情愿地散去。

八十年代初,我们已经搬到了新学校,村里安装自来水,请了宁海的平调班来演出。大伙儿觉得庙里的戏台小,不足以衬托县剧团的大气,也不足以表达乡亲们对县里来的演员的敬意;更嫌庙小,招待不了四方来客。于是按照县剧团的要求,在村子里的大晒场搭起比古戏台大好几倍的戏台,并用毛竹在戏台前的空地上扎出一排排简易的座位——这些最好的位置是留给各村的看戏客坐的。我们村的村民搬着自家的凳子,绕着这些竹凳子围出了个“U”形,或坐或站。那一场盛大的演出,村里人极尽地主之谊,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骄傲而祥和的光辉之中。

我们小学毕业那会儿,为了承“祖业”,与我们同宗毗邻的外袁村的那些老艺人们组建了一个戏班子,请了师傅,招募年轻人学戏。于是邻村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纷纷辍学学戏。戏班子首演,特意放在祖庙里的古戏台上,大伙儿一致认为这样才更有纪念意义。我们一边看戏,一边热衷于谈论戏台上这个角色是谁谁演的,而父辈们则倾向于比较台上的小演员与他们那个时代的谁谁,哪一个扮相更好,谁演技更好,谁唱腔更好。于时,两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

八十年代中期,我们村富了,把祖庙搬迁到村里的千年古樟脚下,并在庙址上扩建起了一座看起来雄伟气派的大礼堂,礼堂北面建了比老戏台大几倍的戏台。新戏台空旷,演出时可以布置成豪华的舞台,但必须安装电子扩音系统。

后来,有大礼堂的村子越来越多。近年每每回家,看着在时光的侵蚀下日益陈旧的大礼堂,依稀看到了多年前的祖庙和那个古旧的戏台。

有资料说,宁海现存有一百多座古戏台。宁海村村有祠堂(或庙),大村祠堂里一般都建有戏台。这些戏台的命运如出一辙,大多原先建筑精巧,雕刻精美,它们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却没能逃过历史风暴的席卷,能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就不多了。倒是近年,听说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新修了一些仿古的带戏台的祠堂。

我对学生说:我们村里的那座古戏台的命运,也正是许多古戏台的命运。我感慨:文革,褪下了它们精美的外衣;“人类文明”的进程,让它们成为一堆废旧的木板,继而在灶膛里灰飞烟灭。

这些古戏台,第一次毁于政治狂热下的愚昧;第二次毁于披着进步外衣下的狂热。后者是全盘否定,他的破坏性更甚于前者。古戏台之殇,这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之一斑呢?

这世界变化快,人们似乎更加留恋那些车、马、邮件都慢的旧时光。

(0)

相关推荐

  • 一场皮影戏

    一场皮影戏 作者:宋木人 故乡,是每一个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无论一个人走多远,关于故乡的那份情怀始终都如影随行.我的故乡在孝义市上令狐村,这里位于黄图高原最东边吕梁山区和汾河谷地的临界处,村子坐落在两 ...

  • 再回姥姥村

    再回姥姥村 文/杨洋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大慈大悲的形象深入人心,民间相传,农历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今年九月十九,有缘随着繁峙县五台山佛乐队,还有几个作协文友一起去庙里参加佛乐队演出, ...

  • 平和潮剧,最亲切的童年记忆

    平和潮剧,最亲切的童年记忆 笔者按:本文原名<家乡戏事>,写于2002年,曾发表于<厦门日报>:2004年参加"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比较研讨会"收录<研 ...

  • 【岁月撷珍】七星庙的传说

    一.引文 一道道沟来一道道梁 七星坪的莜麦窝实在香 妹子挑菜哥放羊 阳婆落山相跟上 七星庙的鬼怪实在多 青面獠牙大耳朵 妹妹看得浑身抖 拽住哥的衣襟身后躲 山曲唱罢情未休 相依相偎魂儿丢 山盟海誓说不 ...

  • 破庙有事:寻访终南山上被遗忘的野庙

    田栎从 2018 年的夏天开始走访西安周边的一些 "破庙",这些庙宇散落在靠近终南山北麓一带的长安.鄠邑等区县,它们有的藏匿在山涧瀑布之间,有的坐落在险峰山顶之上,有的就分布散落于 ...

  • 姚健:我的永胜园

    我的永胜园 姚健(小名建平) A people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their past history, origin  and  culture  is like  ...

  • 方言与民俗(音频)| 陈胜凯:一年一度的狂欢:陈岙村的春日社戏和那天特有的灯盏糕 (温州瓯海泽雅镇)...

    一年一度的狂欢  -- 陈岙村的春日社戏和那天特有的灯盏糕 01 再见灯盏糕 前两天出门,难得一见地看到瞿溪的横街还摆着小吃摊.要知道,最近几年在城管叔叔们的奋力追赶下,想在冷冷清清的大街上找个路边摊 ...

  • 郭西明丨三月三老家的庙会

    古人云: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在人们的记忆中阳春三月正是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的好日子,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盼着三月的到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三月三是我们村里的祖师庙的庙会.每年的三月三,村里的人们会从 ...

  • 民间故事:鬼鸣冤

    文/乔沐 北宋仁宗年间,关中地区先遇大雪,又遭蝗灾,难民流离失所,其中一个叫张慈的小伙子,一路逃难,来到了京畿开封附近. 开封城外有个叫河下的小村庄,张慈在经过这个小村庄的时候,觉得村里风气比较淳朴, ...

  • 浙江古戏台对联集萃

    2019-04-19 21:45:34未知文化绍兴游 剡人喜歌,剡人善舞.嵊州不仅是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也是几百年来各种民间戏曲表演的繁盛之地.这里的古戏台亦如散落的珍珠,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建筑之精, ...

  • 谈古论今话云南2021-27 沙溪 ​古戏台 石板路

    古戏台,石板路,悠闲地晒太阳,这就是沙溪的寺登街.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古戏台一景  2021.3摄 沙溪 ...

  • 木水格调(二十五) ▎山塘雕花楼古戏台

    木水格调: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 木水格物:建筑遗产工程领域 木水格论: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观点 山塘雕花楼中,一座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古戏台临池而筑,与走马楼南北相对,前后呼应.戏台分为上下两层,典雅的 ...

  • 赵芳梅||古戏台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南高"古戏台",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29平方,据背檩题记载,建于清同治(1864)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檩后廊式架构,斗栱为一斗二升交 ...

  • 古镇古戏台,李旭丹唱《葬花》

    4月10日,上海越剧院王派花旦李旭丹在"荡口梨园情锡潮正当时--中华戏曲新秀公益演唱会"中为无锡的观众演唱<红楼梦·葬花>和<忠魂曲>. 4月10日,上海越 ...

  • 600年古村落曹家庄:豪华曹家大院,神秘小姐绣楼,明代古戏台

    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输出原创作品的不竭动力,请您关注[文旅太行]并分享,举手之劳,支持原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博主微信:[shexianhanjiang].曹家村的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请看下期视频.

  • 中国民间诗人‖赵平老师作《剑川沙溪古戏台》

    诗人简介:  白族野夫, 原名赵平,号半僧.世居云南大理上关镇大排村,农夫渔夫樵夫而已.闲暇爬山拜庙,迎风邀月,不时咏怀. 有诗作不时在<唯美诗刊><新视界文化传媒><中 ...

  • 江家大院的前世今生(三):关帝庙正对着古戏台,名字真现代!

    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输出原创作品的不竭动力,请您关注[文旅太行]并分享,举手之劳,支持原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永兴寺古戏台

       戏台位于昌平区老峪沟乡(现在合并到流村镇)长峪城村的永兴寺内,戏台建于寺庙之内的不多见,大多建于寺庙的山门前,和寺庙相对.古戏台建于明代,清代重修.06年去时寺庙濒于坍塌,不过戏台保存完好,并且 ...